论资源的社会性理念对我国空置房制度的完善

2016-02-01 05:48
法制博览 2016年17期

周 键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论资源的社会性理念对我国空置房制度的完善

周键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人类文明走到今天,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人口的增加、工业需求的增大、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扩大。开发利用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合理利用等现象,资源的社会性理念要求我们坚持公共利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我国空置房在资源利用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用资源的社会性理念来规制和完善相关制度法律,有着必要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资源的社会性理念;空置房;法律制度的构建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更是人们长久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随着三次工业革命取得的进步,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和工农业大发展、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远远超过前人,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发展必须要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资源应对空置房现象,显得至关重要和有着现实意义。

一、现实中对空置房的界定及其产生的危害

从古至今,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从古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操到今人重视“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住房已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带动经济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各个城市大搞房地产开发,推动经济的短期快速发展,但背后隐藏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在人们买房占房的思想作用下,一人可以买几套房,从而导致大量的空置房在城市中出现,单不说其中的经济利益驱使,就资源的浪费方面已经严重影响资源的社会性利用,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里我们讲的空置房仅指已经为住户所买下,而没有充分和合理利用的空置房,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好了准备“待售”的房屋。②资源的社会性要求克服资源的个人利益损害公共利益,地球上的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在。当然,大量空置房的存在更会带来严重浪费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首先表现在土地资源的隐性浪费,空置的房屋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部分少数人占有大量空置房,影响整体利益。最后大量空置房的存在,对资源既带来浪费也不利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扰乱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国内外现有法律制度对空置房的影响

空置房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资源和经济发展,现有的国内法律制度和政策对其进行规制,政府为此出台了房地产“限购令”,但从现实实践中看出效果不太理想,难以有效对其进行治理和引导,而现有的法律层面,一定意义上来说,对空置房现象出现进行了“帮助”,比如,在民法上更多的保护的是私人权利,与资源的社会性中追求的公共利益背道而驰;让我们看看国外如何应对空置房问题,并从中借鉴和学习别国优势、成功经验、制度等来更好的完善和解决我国现有的问题。英国实行个人不动产实名化,系统化、信息化来应对空置房,大家知道,英国是工业发展较早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空置房现象肯定存在,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钟摆式运动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实名制、信息化能更好规制空置房,是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总结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情,在应对我国空置房问题上。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登记制度,完善房产税改革,及时更新和准确提供信息查询系统;其次,实行重税抑制空置房税制,对空置房经通知后依然在一定时间内不使用者加收重税。最后针对空置房现象,加收高额罚款制度,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克制市场对资源调节不利的方面;维护和保障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

三、我国应对空置房的法律规制

面对日已严峻的空置房现状,减少空置房资源浪费促进其合理有效利用。为此,在法律制度方面:第一,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法律制度,确保交易的安全,并结合二零一五年三月一日国务院实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③,对不动产的登记范围、程序、信息、违法的责任制度等进行规制完善;确保有法律制度的落实;第二:改革房产税法,实行对空置房税费改革,坚持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来规范和减少空置房;第三:出台《住宅法》,保证社会成员平等享有住宅,在公民住宅平等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四:加大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更好了解和支持国家法律政策。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健康运行。

[注释]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M].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②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16日通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一部分第一条第二项.

③国务院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相关内容,2015-3-1.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M].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黄锡生,峥嵘.“论资源社会性理念及其立法实现”[J].法学评论,2011(3).

[3]联合国大会1966年12月16日通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一部分第一条第二项.

[4]<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

[5]国务院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相关内容,2015-3-1.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215-01

作者简介:周键(1988-),男,陕西咸阳人,甘肃政法学院,2014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