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洋
(青岛市市北第一文化馆,山东 青岛 266000)
合唱音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李东洋
(青岛市市北第一文化馆,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音乐,是一种优雅的艺术,是创造美、发现美的艺术。音乐作品往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许。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当下,人们对音乐的追求也逐渐高标,尤其是对合唱乐团的整体乐感的高标。本文将就合唱音准的各项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解决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合唱乐团的音准训练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合唱音准;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音准是指歌唱与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高音,能够与律制的高音相符。音准的获得,与当时的演出环境,乐器使用以及演唱者的听觉能力密切相关。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演奏方式,听众可以通过合唱多层次、立体化的感受到和声的色彩性。鉴于此,如何把握合唱音准就直接制约着合唱水平的发挥。而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形形色色,我们要充分了解各项可能潜存的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解决好合唱音准问题。
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析如下:
(一)主观因素
1.合唱成员当时情绪、健康问题
合唱是一种需要团队协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因素都会影响合唱的最终成果,包括视觉感受与听觉触动。其中,尤其是成员的情绪问题与健康问题对音准的干扰作用更为明显。比如在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这首歌曲时,因为歌曲本身的基调为欢快、明亮的,因而一旦合唱成员情绪低落、或是情绪波动较为明显时,则无法完全、准确地将歌曲应有的音准表达到位。同时,成员的健康问题更是影响合唱音准的第一“杀手”,如各种流行性感冒、咽炎咳嗽、声带损伤等,直接在听觉感受上的表现会差强人意,健康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合唱现场的诸如破音等“车祸”问题。
2.合唱成员自身音乐综合素质
合唱成员的自身情绪问题与健康问题,尽管影响合唱音准的发挥,但毕竟个人情绪问题与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意外情况,而成员间的自身音乐综合素质则是影响合唱音准的硬性指标。其一,声部特色。合唱讲究的是一种多声部的组合,因此高音部、低音部、中音部、次中音部四个层次的乐感都不同,在一首合唱曲中,每个声部所负责与担当的部分不同,如果低音部唱高音曲目的话,不仅无法掌控其节奏,还会因达不到音准而影响整体视听感觉。其二,声乐技巧。包括气息和呼吸支点的掌握。气息会在很微小的范围内影响音高,气息的足够与否关系到声音的方向性。气息不稳定的话,长音就会飘,整体声部会出现瑕疵。其三,作品投入感情力度。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情境与生活故事。合唱尤其要充分地表达歌曲所蕴含的内在因素。合唱成员对演唱作品的感情投入力度影响着合唱音准的高水平发挥。
3.指挥人员发挥水平
指挥人员是整体合唱团队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团魂担当者。因为各种外部条件、自身综合专业技能、演出时间安排等因素可能会出现指挥失当甚至错误的情况。其对合唱音准的影响是直接性的、连续性的。
4.合唱姿势、站位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合唱时也有自身的严格姿势要求。太过随意的站姿、坐姿不仅影响整体合唱的视觉效果、精神状态,也影响着音准的发挥。尤其是不合理的坐姿会影响合唱成员的自身气息吐纳,在高低音的转化中无法完美表现。
(二)客观因素
1.演唱作品速度
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旋律都是不同的,节奏、速度都风格迥异。在合唱中,演唱作品的节奏速度也是影响合唱音准的重要因素。如《保卫黄河》的合唱就需要持续快节奏的发声,而一旦控制不好速度,每一句歌词可能无法完成表达以致声音发虚、偏高,出现抢拍、慢拍的状况,影响合唱音准。
2.外界环境干扰
外部环境对音准的干扰主要集中于演出场地的设置、突然的天气变化等等因素影响了演唱者的心律,包括情绪变化与健康问题等。演唱成员因为对发生的状况毫无准备,以致在合唱中的表现出现偏颇。
农业灌溉用水占世界总供水量的70%,每年约为28 500亿m3。此外,雨养农业每年用水量为64 000亿m3。农业用水被认为是造成世界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在20世纪世界用水量增长的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一方面,世界上粮食不安全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同行业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灌溉用水常常会受到严重挤压。
(一)了解合唱成员音准声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和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时,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把各种优美的音调都一起融合在一起,就能使各种行为缺陷转化为美德。尽管夸大了音乐的教化作用,但也告诉我们合唱能够发挥的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对合唱音准的控制,首先要区分各成员的声部特色,根据其自身的特色合理安排合唱曲目与合唱部分。
(二)科学训练成员、提高综合音乐素质
合唱成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影响合唱音准的核心部分,因此科学训练成员对于提高合唱音准是十分必要的。
1.情绪练习
情绪练习不仅仅包括成员日常生活中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还包括对任何外部环境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专业对抗。比如因个人因素而引起的情绪不稳、低落、无精打采等状况,合唱成员个人首先要明确意识到合唱的重要性与团队性,并且迅速调整状态,以最佳的情绪迎接合唱,对整体合唱音准发挥负责任。
2.声乐技巧练习
个人的声乐技巧练习是提高合唱音准水平的必要条件。合唱团队要提供充足的训练时间、训练场所、专业的指导老师,使团队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尽管跑调等问题司空见惯,但后天的科学练习也能够扭转乾坤。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音感,其次要加强视唱练耳技术,对曲目中大跳的音程、变化音以及各种转音进行难度练习,尤其是对音准基本功的练习。
合唱时坐立姿势的不同都会影响音准的发挥。而正确的合唱姿势应该广泛宣传,在合唱中,人体应该上身放松,自然直立,呈丁字形站立,颈部放松,直视前方。同时,如果需要加入身体动作,也应该尽量简洁大方,避免过度夸张影响舞台形象。
(三)专业指挥
指挥员在合唱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专业的、高水平的指挥即是对听众的负责,也是对音乐作品的负责。在合唱开始时,要环视全体合唱成员,集中其注意力,饱含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对合唱演奏成功的期许,自信而又专业地进行指挥,一旦出现意外状况,也应该迅速地进行自我调整,为整体合唱音准发挥负责。
(四)作品选择调节
1.作品演唱节奏快慢的调节
不同演唱曲目的节奏迥异,在高强度、高压力、连续性的合唱团演奏中,要严格筛选演唱曲目,并对其合唱的先后顺序做出合理调整。以免合唱成员在经历几次连贯高音、快速歌曲之后声部疲劳,对既往曲目的节奏掌握出现偏颇,音准短时间内无法调节。
2.了解作品背后故事、酝酿感情
每一首作品背后的故事积淀,都需要合唱成员进行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只有充分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故事,才能在合唱中将自身情感与作品音准完美结合。如《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年代,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节奏慷慨激昂,壮烈奋进,合唱成员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之后,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中华民族永不屈服、英勇壮烈的音准状态。
文章小结: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古至今,音乐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在形式范畴上,音乐是属于文化的部分。从传承更替的王朝时期开始,到现在的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式中,优秀的、积极地、健康向上的音乐,能够促进人的思想健康发展,向人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合唱这种多声部的演奏方式,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团队协作的意识观念,还包括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传承。本文从了解合唱成员音准声部、成员情绪练习、声乐技巧练习、合唱姿势调整、专业指挥、调节作品演唱节奏快慢、了解作品背后故事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合唱音准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当前的合唱演奏起到辅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振卿.影响合唱音准的诸因素及其解决方式[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石凯定.社区老年合唱团的音准训练与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宋振卿.影响合唱音准的诸因素及其解决方式[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蒋敏.让音乐课堂里流淌出和谐之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音准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
[5]王甜甜.探究正确的声乐训练如何渗透到合唱比赛中——群众合唱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通俗歌曲,2014.
【中图分类号】J616.2-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