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雅丽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苗族服饰及银饰艺术
鲍雅丽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苗族服饰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银饰搭配显得华丽繁复更加耐人寻味。苗族服饰图案多以祥瑞之兽、花鸟鱼虫为主。由于苗族分布人口众多,地域不同,每个地区服饰也各不相同。运用多种刺绣手法,很是华丽。银饰的佩戴更是从头到足,非常考究。
苗族服饰;刺绣;银饰;艺术价值
苗族自称“果雄”、“模”或梦“蒙”。它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与其他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其先民可能是三苗(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民族)的一部分。还有说源于殷周时代“髳”人。“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①,苗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服饰存在较大不同。“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②,苗服按地域粗略的将其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黔中南、海南五种类型。被分布于各地区的这数百种苗服就像苗服博物馆的展览品、艺术品一样,而“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③,非审美功能即每个地区根据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服饰各具实用性。苗族服饰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堪称中华瑰宝。银饰更为其添加来了美感,种类繁多,是其不可或缺的饰物。
(一)湘西苗服
湘西苗族在历史上与汉族往来频繁,其服饰汉化程度较高。男子对襟短衣、长裤、缠头帕,打绑腿。女子着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宽脚裤,系绣花、挑花围裙。衣襟、袖口、下摆、衣肩、裤脚绣宽幅、多层花边。喜欢用各色帕子包头,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缠法,是否婚嫁也都不同。盛大节日时女子佩戴银饰,以银披肩为特色。
(二)黔东苗族
黔东苗族,男子着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长裤,扎腰带,用长巾缠头。女子服饰因地区不同,有较大差异。多为交领、右衽、筒袖半体衣,衣领与襟伸展成为直线,前襟略长于后襟。上衣以自织自制“斗纹布”、“亮布”缝制。衣领衣袖、肩部有绣花。最常见的刺绣手法有:绉绣、平绣、三线秀、辫绣堆花等,工艺复杂。黔东苗服纹饰以花鸟蝶、龙凤、水云纹、几何纹样为主,这些图案多是苗族人的精神崇拜。节日佩戴多银饰,衣摆与衣袖缀银铃。下多穿百褶裙或花带裙,裙子长短各地不同,其中最短的只有十五厘米。绑腿、系围裙,只有个别地区穿裤。
(三)黔中南苗服
黔中南苗族男装与其他地区无异,重大节日有穿女士围裙或花衣的习俗。黔中南苗族女装基本款式为交领对襟衣、中长绉裙,上衣多附披带、背牌、多层衣脚等配件,绣制精美,有的背牌还缀有银片、海贝等物。衣料以棉、麻为主。工艺手法以以挑花为主,间用蜡染、平绣、锁丝、色布镶补、织花等。
(四)川黔滇苗服
川黔滇男子服饰喜欢在长衫外穿绣花披领或花披肩,有时有盘发鬓的习俗。川黔滇女子款式大多为大襟或者对襟短衣,有的附有后披领。下为中长裙,前系围腰,后垂多联飘带。有的地方在外面衣服上罩一件有花披肩的长胴衣。“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④。苗服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主要以挑花、蜡染、织花、镶补为主。图案丰富,多采用有寓意的几何纹样。女子用布帕缠头或掺假发盘头来做头饰,银饰很少。
(五)海南苗族服饰
由于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四季不分明所以服装无季节之分。传统男服为青色立领枇杷襟短衣,一般钉有五到七枚纽扣,下穿长裤,缠有青布头巾。女子长穿深蓝色圆领右衽及膝单衣,右小襟比大襟短十五厘米,只有颈下有一纽扣。腰系丝质彩带,下围蜡染短裙,裙为上衣所掩,长度与衣齐,仅在右襟下部显露少些蜡染裙的花纹。天冷时裹绑腿。女子束发,或包挑花头帕,一角垂于额前,或带有花饰的尖角帕或戴顶部有圆洞的巾帽。银饰很少,只带耳环,手镯,不戴项圈。
苗族刺绣是苗族的手工艺品,多采用丝线,毛线布片等在深色底布上,用针绣或者钉缀彩色布片、绣片来形成彩色的花纹。“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⑤,苗族刺绣的创造手法很多,例如:平绣、突绣、辫绣、绉绣、缠绣、马尾绣、抽纱、堆花、贴花等。这些都体现了苗族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平绣是在平面底料上运用齐针、抡针、套针、擞和针和施针等针法进行的一种刺绣。各地苗绣多用此法。突绣是在底层铺几层纸花,用捆针绣出凸起花纹。辫绣苗语称“贺刀”,方法是先把剪纸花贴在缎子上,再以八根、九根或十三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然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辫绣。刺绣分为:不起草稿、起草稿、依照粘贴剪纸蓝本刺绣三种。“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⑥,苗族刺绣体现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因此我们认为“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⑦。
“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⑧,苗族刺绣图案很多,但形象很是固定。多为寓意幸福希望的祥瑞之兽,花鸟鱼虫。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龙、凤、麒麟、花卉、蝙蝠、蝴蝶、鸟、鱼等。图案颜色以红、黄、蓝、绿、紫为主。这些都是苗族的精神图腾。
苗绣用线比较粗犷,针脚比较稀疏,但结实耐用精致美观。苗族女子在出嫁前要花三至五年精心绣出自己的嫁妆。
苗族女子不仅衣着精美,更会佩戴银饰。以贵州黔东、湖南湘西为盛。银饰种类较多,使用的部位也不相同,可分为:衣饰、头饰、颈饰、手饰、足饰五种类型。
衣饰有:银片、银牌、银围腰、响铃、纽扣、腰带等。
头饰有:银帽、凤冠、银梳、银簪、银角、插头银花、耳环、耳柱等。
颈饰有:项圈、长命锁、项链、披肩、牙签等。
手饰有:手镯、戒指等。
足饰有:脚镯、脚圈等。
衣饰银片分为衣肩银片、衣角银片、袖口银片、背带银片。每种银饰因造型、装饰的不同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
银饰图案取材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动植物、天象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祥瑞之兽。如麒麟、龙、凤、八仙、蜈蚣、山雀、锦鸡、蝴蝶等。有时将它们进行场景组合塑造形象,如“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等。
“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⑨,苗族银饰多手工制成并成为必要的装饰品。节日喜庆或婚嫁时,苗族女子多着盛装,佩戴很多精美银饰。
苗族服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银饰的搭配,刺绣的考究,造就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在节日时更会盛装参加。“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⑩,当今社会服装及服饰的变化与发展是多元化的,我们喜欢时尚,却忽略了那最朴质的民族元素。传承民族文化尤为重要,苗服的美很独特,更具艺术价值,我们应当更多的去了解苗族的服饰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注释:
①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
②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5):84-88.
③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J].民族教育研究,2005(6):87-90.
④苏和平.少数民族美术起源及发展特征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6).
⑤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8(2):41-44.
⑥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136-139.
⑦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124-127.
⑧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3):70-73.
⑨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65-68.
⑩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3(4):101.
[1]冯其庸.中国艺术百科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