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须中迷路

2016-01-31 19:40:31吴晓波
创造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吴晓波读书会钟声

文/吴晓波

在胡须中迷路

文/吴晓波

那天,去北京,在单向街书店的西海店,我问正坐在对面埋头读书的许知远同学:“你说,一个人读书会有穷尽的时候吗?”他很快地回答说:“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了。”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无耻”,不过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无耻”地回答。

我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的阅读量应该超过1900年之前90%的智者的阅读量了——柏拉图、孔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可是,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却无法与先人相比?

香港苹果日报总编辑董桥早年在伦敦钻研马克思。后来他说,原来自己认识的不是马克思其人,而是马克思的胡须。“胡须很浓,人在胡须丛中,看到的一切自然不很清楚。”

时光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出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地烧成了灰烬,而人们则越来越少追究光芒之被点燃的起源。

R·G·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写到:“时间把世界放置在一头大象的背上,但它希望人们不再追问支撑大象的东西是什么。”他又说,“我们可能走太远了,以致于忘记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

桂冠诗人伍兹华兹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常常去圣约翰书院听那里的钟声,“那钟声一声是男的,一声是女的”。另一位剑桥诗人红翰·百格则描述说:“书院大道旁的丁香花的香味和牛棚里牛身上的味道差不多,有一股祥和懒散的气息。”他们肯定不是读书很多的好学生,否则不会那么写。

出生的目的已在半途中遗失了,剩下的激情便也成了迷路的飞矢。我读书,常常如此。

读书三十年,我常常在别人的胡须中迷路。

猜你喜欢
吴晓波读书会钟声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盛世钟声
老友(2019年10期)2019-11-04 02:57:06
新年的钟声
昆虫读书会
启蒙(3-7岁)(2018年7期)2018-07-10 09:37:56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出版人(2018年5期)2018-07-09 05:26:34
神奇的统计表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新闻传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8:53
你喜欢干什么
爱你(2017年16期)2017-11-24 15:44:21
聆听钟声
学生天地(2016年2期)2016-04-16 0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