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的预防和治疗

2016-01-31 05:48:18邓昌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口疮脓疱水泡

邓昌沛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61)

羊口疮的预防和治疗

邓昌沛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61)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致病病毒自然界中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存活能力极强。由此,此病在某地有发病流行征兆后,今后将持续几年有发生的可能,久治不愈,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感染后典型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反刍减缓,严重流涎,皮毛杂乱,暗淡无光,极度消瘦。根据病程有唇型、蹄型、外阴型三种。结合多年防治经验,此病的预防工作应落实到:羊舍科学建址,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注意改善舍内环境,加强舍内通风,定期更换垫草。外地购进羊只,早期严格隔离饲喂。没有出现疑似病例,可考虑混入大群饲喂。临床治疗此病,早期及早诊治是关键。比如:哈拉油、敌百虫、利巴韦林注射液、地塞米松等药物,均有可遴选的高效药物,值得尝试借鉴。

口疮 传染病 治疗

1 前言

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病”,此病因痘病毒科副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包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此病感染后,致死率不高,但,传播速度极快,带来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由此,一旦发病后,应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病。

2 流行病学

本病感染绵羊以及山羊,人类与病羊接触,也可感染。病毒存在于被污染的圈舍、垫草、饲草等,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产羔季节发病较多。本病主要侵害羔羊,发病率可达100%,成年羊发病率较低,如无继发感染,病死率不超过10%,但是有继发感染,则病死率高达20%~50%不等。此病病原体在自然界中,有着很强的抵抗力。由此,一旦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病源菌存活下来,加重此病的感染概率。通常情况下,一旦某地有此病流行,今后几年将连续有发生的情况,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3 典型症状

羊口疮潜伏期在2~3d,典型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反刍减缓,严重流涎,皮毛杂乱,暗淡无光,极度消瘦。此病病程2~3周,发现疑似病例,诊治不当,护理不到位,病羊常因饥饿衰弱,继发其他感染病而死亡。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目前有唇型、蹄型、外阴型三种。而病羊,多数以口唇部结痂为典型症状。

3.1 唇型

口唇嘴角、鼻部与口唇处,有丘疹、脓疱、溃疡、厚痂。后期,肉芽组织增生,口唇肿大,采食困难。个别感染病例,口腔黏膜有灰白色水疱,后期形成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感染病例,患部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后期相互粘连,形成大的污垢痂垢,后期整个唇部肿大突出,严重影响采食。

3.2 蹄型

单蹄叉、蹄冠系部等处,有大的脓疮。

3.3 外阴型

感染病例,较少见。外阴型病例较为少见,且死亡率较低。病母羊阴唇及周围皮肤溃疡,有脓性或黏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公羊则表现为阴囊鞘肿胀,出现溃疡和脓疱。外阴型母羊有时还会并发乳腺炎,有烂斑、痂垢及脓疱出现在乳区皮肤上。

4 病理变化

病变开始为表皮细胞肿胀、变性和水肿。后表皮细胞增长并发生水泡变性,气球样变溶解坏死,形成多房的小水泡,有些可融合成大水泡。真皮内瘀血的血管周围有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中性粒细胞向表皮移行并聚集在表皮的水泡内,水泡逐渐转变为脓疮。真皮浅层无明显变化,真皮深层含有若干个充满红色角蛋白的腔,大小不一,呈椭圆形或圆形,有些角蛋白呈实心状。随着病理的发展,角质层白包囊越集越多,最后与表皮一起形成瘤肿块。

5 诊断要点

结合羊群病史,并发现诸如有溃疡、脓疱、丘疹及疣状厚痂出现在鼻镜、口角、上唇等部位的皮肤黏膜上的典型症状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

6 预防措施

研究证实:羊口疮病原体对高温环境极为敏感。针对此,建议搭建羊舍的位置,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如此,能吸收更多的光照。有效提升羊圈舍温度,达到遏制致病菌蔓延的效果。同时,注意改善舍内环境,加强舍内通风,控制舍内病原体数量,减少病原菌存在的数量。其次,羔羊期管理很重要,严格饲养管理,避免各类出现的机械损伤。定期更换垫草,禁止用粗糙或硬物。秋冬季节,为此病流行期,应尽量控制羊只买卖,减少羊只的流动,能很好控制此病。外地购进羊只,早期严格隔离饲喂。单独饲喂3周,观察羊只变化,没有出现疑似病例,可考虑混入大群饲喂。

7 治疗措施

早期感染病例,用哈拉油1kg、敌百虫300g,混搅拌均匀后,涂抹病羊病患部1次,通常情况下1d即可痊愈,效果较为显著。

或者,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含100mg/ml;地塞米松,含5mg/ ml,按照2:1的比例混拌均匀后,经肌肉注射注入病羊体内。具体用量,羔羊用每次1.5ml,成年羊用每次3ml,连续用药3d,效果显著。如果感染病例病情较重,每天应配合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具体用量,吗啉胍0.1g/kg;青霉素钾5mg/kg,肌肉注射,效果不错。或,维生素C,每次5ml;维生素B1,每次10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2~3d。间隔2~3d后,进行二次疗程,连续用2疗程,效果显著。

8 结论

总的来讲,在养羊生产中,羊口疮的发病率尤高,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旦被感染后,严重影响病羊采食,导致羊只消瘦,后期渐显死亡。由此,应注意羊群的管理和呵护,禁止饲喂那些带刺的、坚硬的食物,避免造成羊群口腔内创伤。同时,留意羊群不良反应,及早诊断,及时采取康复治疗措施,达到遏制防控此病蔓延的目的。

[1] 张艳华.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5,(3):91.

[2] 王仁翠.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J].中国动物保健,2015,17(5):52-53.

[3] 王显辉.浅谈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8):38-39.

猜你喜欢
口疮脓疱水泡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口疮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6-26 00:46:36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7-14 04:39:14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特别健康(2017年9期)2017-03-14 03:25:43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四川洗水泡菜中存在的危害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