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红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犬瘟热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牛红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传染病,以早期表现双相热、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它因致死率高达30%~80%,而成为当前危害养犬业和毛皮动物养殖业最大的疾病,也是犬的常见和多发病。本文介绍犬瘟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犬瘟热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控
犬瘟热,又名犬麻疹,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因其致死率高达30%~80%,而成为当前危害养犬业和毛皮动物养殖业最大的疾病,也是犬的常见和多发病。
1.1 自然宿主
犬瘟热的自然宿主为犬和肉食目动物,如犬科动物、鼬科动物、浣熊科动物。
1.2 发病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冬春季节(10月至第2年的2月)多发,似有一定的周期性,每2~3年流行一次,但也有些地方这种周期不明显,常年发生。
1.3 易感性
犬最易感,凡是养犬的地方都有本病的发生,特别常见于城市或犬类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2月龄以内的仔犬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80%不受感染;3~12月龄的幼犬因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而易感性最高;2岁以上的犬发病率逐渐降低。纯种犬比土种犬的易感性高。犬瘟热康复犬可获终身免疫力。
1.4 传染源
病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受污染和患病动物的鼻液、眼分泌物、唾液、呼吸道飞沫中,也见于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脊髓、心包液及胸、腹水中,并且从尿中长期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犬窝、犬的饲养场以及犬经常到的其他地方,都可能储存病毒。
1.5 传染途径
病犬和健犬直接接触,通过气溶胶微滴和污染的饲料、饮水,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眼结膜和胎盘传染。
1.6 病程
一般为2个月左右。
1.7 死亡率
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在30%~80%之间波动。
感染后病毒主要从鼻咽和呼吸道散布到支气管淋巴结和扁桃体进行原发性增殖,引起病毒血症,病毒分布到全身淋巴器官、骨髓和上皮结构的固有膜。约50%的犬于感染后迅速产生抗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另一半的感染犬体内病毒继续增殖,广泛侵害多个系统的上皮细胞,而呈现特征性的症状。病毒通过脑膜巨噬细胞扩散到脑,并在3~4周时出现神经症状。有些感染犬仅有神经症状,这是由于病毒在抗体达到保护水平之前,已扩散到脑所致。
病犬体温升高,呈双相热型。病犬精神沉郁,有明显的卡他性鼻炎和结膜炎症状,鼻流水样分泌物,打喷嚏、咳嗽,有的出现肺炎症状。鼻镜干燥和有龟裂。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后期可发生角膜溃疡。腹下和股内侧、耳壳等处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水肿及脓性丘疹。病犬常呕吐,病初大便干燥,不久下痢,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有10%~30%的病犬在病的末期出现神经症状。
本病是一种泛嗜性感染,病变分布广泛,主要表现胸腺萎缩呈胶冻状和结膜炎、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卡他性肠炎。表现神经症状的犬通常可见鼻端和脚垫的皮肤角化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包括脑膜充血、脑室扩张和因脑水肿所致的脑脊液增加。有些病例皮肤出现水疱性、脓疱性皮疹;有些病例肺呈现卡他性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或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在消化道中可见胃黏膜潮红,脾肿大,肾上腺皮质变性,大肠常有过量黏液,直肠黏膜皱襞出血。
5.1 包涵体检查
采集病犬鼻舌黏膜的刮取物作涂片,干燥,甲醇固定,以苏木素、伊红染色后镜检,可见到胞质内的红色包涵体。
5.2 动物接种
取病犬的胸腺、脾、淋巴结等病料制成乳液,腹腔接种2~3月龄幼犬5mL,出现典型的本病症状,试验犬在2周内死亡。
5.3 犬瘟热试剂盒快速诊断
用消毒棉签取病犬眼屎、鼻液、唾液、尿液、粪便少许(约0.1g),再将棉球放入装有溶解液的试管中,充分搅拌混匀,用吸管取上清液约0.1~0.15ml,滴在试剂盒孔中,待20min观察结果。若试剂盒的检测线(T)与对照线(C)均为酒红色,可判断为阳性。
本病应注意与犬细小病毒病相区别。本病临床上呈双相热型,而细小病毒病没有;本病侧重表现在呼吸道症状上,而细小病毒病侧重表现在剧烈血水样腹泻上;本病中后期病犬常有神经症状,而细小病毒病很少见到;本病剖检变化以胸腺缩小呈胶冻状以及肾上腺皮质变性特征,而细小病毒病不具备这样的病变。
7.1 迅速隔离病犬,加强消毒灭源
一旦发生犬瘟热,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对病死犬进行深埋或者焚毁处理。再用火碱、漂白粉或来苏儿彻底消毒受污染的饲养场地、犬舍及用具。1d消毒两次,待病情控制后,改为1周消毒1次。
7.2 尽早注射高免血清,增强抵抗力
对未出现症状的同群犬和其他受威胁的易感犬,早期足量应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犬瘟热单克隆抗体进行注射治疗,可消除患犬瘟热病犬体内血液中单个的犬瘟热病毒,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一般剂量为1~2ml/kg,首次应给予两倍剂量,连用3~5d。应用高免血清的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7.3 按时免疫接种,增强机体免疫保护力
由于本病的死亡率较高,流行比较普遍,因此本病要以预防为主,定期做好抗犬瘟热的疫苗注射。目前用于预防本病的疫苗有单价苗(鸡胚细胞弱毒冻干苗)、三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和犬细小病毒病)、五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和狂犬病)以及麻疹苗等多种疫苗,按厂家说明书使用。常用的免疫程序(供参考):幼犬在断奶后首免,至6月龄时进行二免,10周龄时再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一次,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
7.4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对病犬高热,通常通过静脉点滴用药可降至常温,体温39.5℃以下一般不需注射解热药,发热39.6℃以上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可选用阿尼利定、羚羊角注射液等。对高热不退又有腹泻的病犬,在给予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应考虑脱水、丢碱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应适当补碱以增加碱储,可选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静滴。补液、补充电解质可选用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或口服补液盐自饮。当病犬有肺部感染较重时,应控制输液速度和输入量,不宜或尽量少补液,以免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病犬继发胃肠炎、呕吐、食欲废绝、排血便时,可视病情选用脂肪乳、白蛋白等静脉滴注,并应给予病犬多维电解质平衡液,以维持生理需要的水分,同时肌注甲氧氯普胺、复合维生素B、爱茂尔、酚磺乙胺。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病犬的生理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对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犬,可在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初期,即出现抽搐之前,使用抗惊厥药,肌阵挛无法治疗,不可逆。对于那些出现多系统症状的患犬,应用磺胺嘧啶效果较好。此外,还常选用氨苄西林、头孢菌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磺胺嘧啶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给药,以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7.5 搞好兽医卫生管理,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要想方设法给犬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安静的饲养环境,具体要做到:①养殖场门口设消毒池,禁止外来人员或车辆随意进入养殖场,以杜绝病原体带入养殖场,非饲养人员禁止进入饲养场地或圈舍,同时要定期对饲养场地、圈舍和用具进行消毒。在消毒前,要对饲养场地和圈舍先进行清扫,对用具进行清洗,去除污物,然后再进行消毒。对消毒药要进行经常定期地更换,以防产生耐药性。犬舍每天清扫二次,每周消毒一次。②坚持自繁自养,杜绝因引种而引发疫病;③加强引种检疫,以防引入染疫病犬;④早晨或傍晚要让犬作适当运动,特别是护用犬,增强体质;⑤定期给犬洗澡,保持犬体清洁卫生;⑥要始终保持犬的眼睛和鼻部的清洁卫生。
7.6 精心管理,科学饲养
针对不同的饲养阶段和生理需求,提供营养全面、新鲜可口的饲料,并保证提供充足和清洁卫生的饮水,对病犬要进行单独饲喂,饲喂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犬舍适宜温度为15℃~30℃,冬季需抗寒保暖,夏季需防暑降温。犬舍要通风、向阳、干燥。喂食前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喂犬时如遇到剩食或不食应查明原因,及时就诊,并及时清理剩食。要定期对犬进行驱虫,还要定期开展犬瘟热抗体监测,以便更好、科学地确定接种日期,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尽管犬瘟热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但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按时免疫接种、搞好兽医卫生、定期消毒灭源、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和积极开展对症治疗等措施,完全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347-351.
[2] 张洪让.犬猫病防治精选[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91-93.
[3] 张海容.犬瘟热诊断与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61-62.
[4] 谭菊.犬瘟热诊断与治疗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06,34 (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