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峰
饲养方式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闫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禽饲养逐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人们对家禽产品的消费需求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在不断挖掘家禽的品种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饲养方式改善家禽产品质量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对不同饲养方式下家禽生产性能的探讨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阐述常见的家禽饲养方式及其特点,并对不同饲养方式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家禽的饲养方式一般可分为笼养、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放养四种。笼养家禽饲料营养供给全面合理,家禽运动较少,从而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其优点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密度;二是可以实行雌雄分开饲养,充分利用不同性别家禽的生长特性,提高饲料转化率,并使上市时家禽胴体重的规格更趋一致,增加经济收入;三是笼养限制了幼禽的活动,降低了能量消耗,使达到相同体重的家禽生产周期缩短12%,饲料消耗降低13%;四是家禽不与粪便接触,球虫等疾病减少;五是笼养便于机械化操作,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科学管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笼养家禽的主要缺点是家禽笼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胸囊肿和腿病发生率较高。地面平养又称厚垫料地面平养,是直接在水泥地面上铺设厚5~10cm垫料,垫料要求柔软、吸水性好,清洁、干燥,如软木刨花、稻壳、切碎麦秸等。因家禽的种类、日龄、个体大小有差异,饲养密度不同,一般个体越大单位面积饲养数量越少。地面平养的优点一是由于垫料与粪便结合发酵产生热量,可增加室温,对家禽抗寒有好处;二是垫料中微生物可产生维生素B12,这是家禽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家禽在扒翻垫料时可从中摄取维生素B12;三是厚垫料饲养方式对家禽舍设备要求较低,可降低成本,适合专业养殖户采用;四是家禽在松软的垫料上活动可有效降低腿部疾病和胸部囊肿的发生率,使家禽上市合格率提高。地面平养的缺点一是家禽直接接触粪便,易发生球虫、白痢等疾病;二是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三是占地面积较大,垫料来源不易解决,处理垫料也较困难,加重环境污染。
网上平养是在距地面约60cm高度处搭设网架,材料以金属、竹木等为主,网架上再用金属、塑料或竹木等制成网、栅片,家禽群在网、栅片上生活,粪便可通过网眼或栅条间隙落到地面,在一个饲养期结束,家禽出栏后进行清除。网眼或栅缝的大小以家禽粪便能落下而家禽爪不能进入为宜。网上平养同时可配备自动供水、给料、清粪等机械设备。网上平养的优点一是家禽与粪便不接触,降低球虫等疾病的发生率;二是家禽粪便干燥,舍内空气新鲜;三是家禽机体周围的环境条件均匀一致;四是取材容易,造价便宜,特别适合缺乏垫料的地区采用;五是便于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动力。其缺点是腿疾和胸部囊肿病的发生率比地面平养要高。
放养,即放牧饲养,以鹅为例,室内饲养1周后,气温适宜,即可在果园、林地、山地或牧草地放牧,3周后,白天可完全放牧,搭建鹅棚或简易鹅舍过夜。晚上补食1次精料,保证鹅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放牧时要注意鹅群的饮水和休息,可节省不少精料,降低生产成本。放养的优点一是家禽可呼吸新鲜空气,运动量大,可采食部分草叶、草籽、腐植土、昆虫等自然饲料,增强家禽机体的抵抗力、激活免疫调节机制,减少预防性兽药使用量;二是从体型外貌上看,放养家禽体型紧凑,鸡冠鲜红,羽毛光亮,喙、胫等部位着色较深,为橘黄色或青黑色;胸腿肌肉纤维紧实,胸骨坚硬,有弹性,肌肉中合成和沉积的香味物质较多,鸡肉口感和风味更鲜美。缺点是一般放养范围大,不易看守,且放养地形复杂,常隐发危险,因此饲养量不宜过大,一般是数百只为一群;另外,由于放养饲养期长,家禽生长发育缓慢,脚部肉垫磨损大,相对较硬且粗糙,影响肉品质量。
不同的饲养方式场地不同,所需要的房舍和设备不同,对家禽的生产性能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指标主要集中在不同的饲养方式下生长性能、肉品质、屠宰性能的变化等。韩剑众等研究表明,放养饲喂量仅为笼养的50%,而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大,肌肉脂肪含量明显升高,肌肉肌苷酸、硫胺素含量显著升高。孙宏进研究表明,放养条件下料重比最差,网上笼养和平养均优于放养,这可能与放养家禽的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多,摄入的饲料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而被消耗,只有少部分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有关。且随着饲养期的延长,活动量的差异对体重增长和料重比的累积影响越来越大,导致放养增重缓慢。许冬梅等研究发现,笼养家禽肉中的脂肪含量高于散养,肌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笼养组和散养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而笼养的家禽肌肉中与肉品质有关的氨基酸含量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散养的家禽。孔祥武研究发现,地面平养与板条网上笼养在前2周对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但3周龄后,板条网上笼养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地面平养,且料肉比降低3.57%,达到显著水平,饲养效益高于地面平养。T.M.Made lin 等研究表明,网上平养禽舍内呼吸粉尘浓度和空气中悬浮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禽舍,可有效降低球虫病的发生率,对鸡的肠道有一定保护作用,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效率,减少鸡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毛德荣等研究发现,山地饲养较舍饲更加方便,而且可提高鸡肉品质。陈冬梅等研究表明,增加笼养时间能够提高家禽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生长速度、成活率;增加放养时间则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提高,同时料肉比下降,经济效益提高,可综合笼养和散养的优点将两种饲养方式进行有效结合。
卢庆萍等研究表明,不同饲养方式肉鸡日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而网上平养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二种饲养方式,半舍饲肉鸡死亡率和料重比增加;与网上平养、室内地面平养相比,半舍饲肉鸡腹脂率最低,胸肌剪切力最高,胸肌肌纤维直径最大,其次为室内地面平养肉鸡,网上平养肉鸡肌纤维密度较小;肉鸡胸肌pH值、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含量等指标,三种饲养方式无显著差异。
赵子光研究表明,平养组和散养组肉鸡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而日增重平养组显著高于散养组,料肉比平养组显著低于散养组,平养组的腹脂率明显高于散养组。
郑云峰等研究表明,散养能显著提高公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并显著提高公鸡的腿肌率。李英等研究发现,与网养组及平养组相比,放养组家禽活动量大,消耗能量多,而腹脂的沉积减少,放养组家禽的腹脂率明显降低,放养组家禽因采食地面的沙石和少量的青饲料等,肌胃、腺胃得到锻炼,较为发达,放养组的肌胃、腺胃率显著大于网养组,腹脂率明显小于网养组及平养组,这与陈冬梅等研究结论一致。而孙桂荣等研究表明,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等反映产肉性能的指标笼养与放养间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放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鲜味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复合味道,形成鲜味物质的重要前体物质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肌苷酸和糖蛋白在水或脂肪中加热能产生明显的肉香味,因此肌苷酸成为肉质评定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廖玉英等研究表明,随放养时间的延长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含量明显提高。许冬梅等研究表明,与肉品质相关的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散养方式显著高于笼养方式,而氨基酸总量在胸肉中的含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李肖梁等研究发现,圈土结合饲养的家禽胸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圈养的略高,肌苷酸含量较圈养的14.07%,差异显著,可能与散养鸡的运动强度和代谢活动有关。吕进宏研究发现,散养比笼养的家禽肌肉中牛磺酸含量高出7.0%,可能是由于散养家禽运动量相对较大,代谢活动相对较强,从而提高了其体内半胱亚磺酸脱羧酶活性,肌肉中牛磺酸的生成增加。牛磺酸是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重要营养物质,具有保肝利胆、维护膜结构的稳定和调节渗透压平衡、抗氧化、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心脑组织和血管功能、解毒、解热抗炎、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强、降低血糖,促进垂体激素分泌、活化胰腺功能和松弛骨骼肌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功能。
综上所述,不同饲养方式的优势各不相同,各有利弊。在家禽生产中,要努力探寻合理的饲养方式,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满足家禽产品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的要求。
摘自《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年11期(下)"畜牧科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