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婕林学仕
(1.永靖徐顶乡畜牧兽医站,甘肃永靖 731600;2.永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永靖 731600)
永靖县现代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调研与分析
陈 婕1林学仕2
(1.永靖徐顶乡畜牧兽医站,甘肃永靖731600;2.永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永靖731600)
本文主要阐述了永靖县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了肉羊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结合当地实际的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议。
肉羊产业链发展模式
肉羊全产业链包括从肉羊繁育到羊肉销售消费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各环节的所有层次。永靖县逐渐发展成了以三条岘、王台、小岭、川城、新寺等几个乡镇为重点肉羊产业带,形成了饲草料生产加工、肉羊养殖、良种繁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模式。
(1)肉羊存栏:截至2016年3月全县肉羊存栏37.5万只,从存栏量看,新寺、川城、小岭、王台、杨塔5个乡镇的存栏相比其他乡镇要高。全县规模养羊户总共520户、养羊场95个。
(2)肉羊品种引进、改良情况:目前,永靖县肉羊的主要品种有陶赛特、萨福克、杜泊等,基础母羊基本是小尾寒羊。
(3)种植业及饲料:永靖县天然可利用草地9.53万hm2,人工草地1.90万hm2,作物秸秆年产量约16万t。人工草地主要是紫花苜蓿、豌豆、红豆草等;农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
(4)活畜交易市场:全县有1个活畜交易市场,肉羊交易比较活跃。是贩运户私人形式进行经营交易,环境、基础设施等均较差,需求信息不畅,缺乏统一的监管,致使活畜交易市场比较混乱。
(5)各级技术人员:从全县的两级畜牧兽医从业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学历、年龄、职称等分布比较合理,基本上能满足当前全县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肉羊养殖合作社、养殖场技术人员和养殖人员齐全,养殖场配有1名技术员,4~5名饲养员;大型养殖场配有2名技术员,10~20名饲养员。
(6)技术培训:通过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2015年先后在全开展了与肉羊相关的技术培训,专业培训共计12期,1280人次;农民培训127期,23666人次;科技讲座20次,2330人次。
(1)肉羊杂交体系尚未健全,良种化程度较低:杂交改良缺乏总体规划,良种化进程迟缓,品种退化不适应市场需求,影响肉羊专业化生产。
(2)饲草料资源仍未充分开发,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解决饲草料的关键是利用好全县大范围种植的粮食作物秸秆,如果不在饲草料资源开发上进一步打开思路,采取措施,有限的饲草资源最终会限制全县肉羊饲养量的增加,使全县肉羊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3)肉羊深加工产品单一、副产品利用率低:羊肉加工企业数量没有,且多以屠宰加工为主,进行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企业没有,羊肉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终端产品单一,加工附加值低,羊肉深加工产品创新较少。
(4)融资困难,贷款周期短,养殖周期长:永靖县农民人均收入低,手中资金有限,贷款又没有抵押担保条件,而且贷款期一般为3-5年,肉羊生产只能在小规模、低水平上重复,严重制约了肉羊产业发展。
(5)受国际畜产品价格的冲击,羊肉价格低迷: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前半年,受国际畜产品价格的冲击,羊肉价格低迷,从国外进口的羊肉价格28元/kg,永靖县肉羊的生产成本大概是56 元/kg,目前的市场价格是40~44元/kg,这样一来养殖场大面积出现亏损现象,严重制约了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
(6)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尚未成熟、规范:永靖县肉羊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从发展前景和整体水平来看,目前的发展仍处于由传统养殖向产业化生产过渡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肉羊全产业链模式,尤其是对典型的肉羊龙头企业全产业链模式未系统性总结、归纳、梳理、推广。
(1)建设良种繁育体系,保护基础母羊:以产业配套为重点,突出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新型良种繁育体系,促进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2)改善饲料结构,降低饲养成本:一要利用现有的饲草资源,进一步推广大面积种植优质牧草;二是要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尤其是玉米秸秆资源,开展玉米全株青贮和黄贮,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三是利用天然草地,开展季节畜牧业,与农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饲草资源互补的优势,降低肉羊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民族品牌:最近受国际畜产品价格的影响,羊肉价格持续低迷。打造民族地区“清真肉食品”势在必行。
(4)健全肉羊产业服务体系:一是配套技术服务体系,完善乡级畜牧兽医站人员配备,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二是建立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建立良种肉羊繁育供应基地;三是完善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发展质高价廉的优质饲草料;四是健全信息服务体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等各类信息,定期向养殖场(户)发布;五是扩充羊肉产品加工体系,建立羊肉交易市场,鼓励羊肉深加工从业企业开展肉羊屠宰、深加工等。
(5)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一是重视信贷支持,在县财政支持下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让贫困户有足够资金投入肉羊生产;二是增加基建投资支持,增加直接用于服务体系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制定多元化投资兴办服务组织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多种投资主体创办服务组织,吸收和运用好社会资金;四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加强交流合作,组建自己的服务合作社,提高养殖人员的组织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维护成员权益,起到自我保护作用;五是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进行肉羊生产。
(6)建立规范的肉羊及产品交易平台:建立规模化、信息化、电子化的全封闭肉羊暨产品交易市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封闭式独立运营机制,运用专业的市场交易手段,采用“活羊交易、清真肉制品交易、期货交易、拍卖交易”等新型农产品交易模式,开通网上交易平台及期货交易平台,把富有民族特色的肉羊及其副产品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实现产地—市场—终端消费的有效对接。
(7)完善现代肉羊全产业链模式,制定肉羊生产规范与标准:一是逐步探索出永靖县现代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通过专家论证、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国家对肉羊的发展政策,完善永靖县现代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在其他各县市和周边地区积极推广应用。二是组织技术骨干,编制肉羊的饲养规范与技术标准,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