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上海,201203)
高红艳
消渴同病异名考辨举隅*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上海,201203)
高红艳
摘要:中医古代文献关于消渴病的记载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然而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文献中对消渴疾病的病名表述各异,《名医类案》就有记载“夫消之为病,其名不一,曰食亦、曰消中、曰宣疾。”考察消渴的命名,有的从病因角度,如果木消、虫消,有的从症状角度,如肌消,有的从分型角度,如上、中、下三消,表述不同,所指内涵亦有所区别。本文从古代文献的角度对消渴病名的异同性进行考证分析,使其同义性有文可查,异义性有理可析。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同病异名
糖尿病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中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中医消渴病与西医糖尿病的特点基本一致。但是,中医古代文献关于消渴病症状的记载,在某种程度上,包括部分“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现代疾病的临床表现。笔者在整理消渴病古代文献中发现,古典医籍中记载的与消渴相关的病名表述各异,仅《内经》时期,提及消渴病相关的病名就有十多种,如“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风消”、“消中”、“食亦”等[1],给当今的中医学者辨识消渴病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对中医消渴古代病名进行相关考证辨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渴病名
1.消瘅
首见于《灵枢·五变》,经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2]消瘅一词,在《内经》中出现了十余次,对其病因、病机、症状、预后等均有论述。《儒门事亲》曰:“消瘅者,众消之总名。”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曰:“消瘅者,三消之总称,谓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也。”《圣济总录·消渴统论》认为消瘅包括消渴、消中、肾消,文中提到消瘅者,“推其标有三:一曰消渴,以渴而不利,引饮过甚言之;二曰消中,以不渴而利,热气内消言之;三曰肾消,以渴而复利,肾燥不能制约言之。”[3]716由此看来,消瘅多为上中下三消的总名。
2.消渴、宣疾
到东汉以后,消渴一词被广泛使用,逐渐取代消瘅。消渴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4]文中指出多食肥甘厚味容易引发消渴病,并提出消渴与脾瘅的转化关系,消渴由脾瘅转化过来。
消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消渴包括消渴、消中、肾消。狭义消渴见多饮、多尿、尿有甜味症状,与消中、消肾并列。《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对消渴作了正式的阐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痪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5]后世的三消分型也大概源于此处。《杂病广要·消渴》也提出:“渴疾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分上中下焦而言之。”“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认为消渴病病位在上中下三焦。
汉唐方书《小品方·消渴第九》提出消渴与脚气的异同:宣疾为消渴别名,拥疾为脚气别名,“夫脚气者,拥疾也,消渴者,宣疾也”,并指出消渴与脚气病机虽同为肾虚所致,但其好发季节不同,“脚气好发二三月,盛于五六月,衰于七八月。凡消渴,始发于七八月,盛于十一月、十二月,衰于二月、三月。”[6]
3.三消
关于三消思想,早在东汉张仲景时期就倡导把消渴主要涉及的脏腑定为肺、胃、肾。正式提出三消概念的是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其在《三消论》有云:“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7]到了金元时期,三消已不再指消渴、消中、消肾,而是指上消、中消、下消,并约定俗成,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教科书中通用的辨证分类方法。
消渴病辨证分型的发展
1.消利、消渴、渴利
南北朝时期首开为消渴相关疾病进行明确细部分类的先河。陈延之《小品方·治渴利诸方》有云:“下焦虚热,小便数利,则作消利。消利之病,不渴而小便自利也,亦作消渴,消渴之疾,但渴不利也。又作渴利,渴利之病,随饮小便也。又作强中病,强中病者,茎长兴,终不痿,溺液自出。亦作痈疽之病。”[8]将消渴分为消利、消渴、渴利、强中、痈疽。其中“渴利之病,随饮小便也”,“消渴之疾,但渴不利也”,“消利之病,不渴而小便自利也”,尽管与后期三消症状有所区别,但也显示了三消证候分类的雏形。
2.消渴、渴利、内消
隋唐时期以《诸病源候论》为代表,进一步以消渴病为纲,将其症候条列细分为八候:消渴候、渴病候、大渴后虚乏候、渴利候、渴利损后候、渴利后发疮候、内消候、强中候,并且根据症状的不同,将广义的消渴又分为消渴、渴利、内消三个证候,明确了它们的概念与区别。“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内消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此时期的《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将消渴病分为消渴、消中、肾消,为宋代三消分类的雏形[9]。《古今录验方》在消渴分类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惜不见传。
3.消渴、消中、消肾
需要注意,虽然括号图和树形图都可用在归纳知识的环节上,但括号图注重分析化学知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适合单元复习时使用;树形图是对相关知识的归纳分类,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课程单元,注重的是知识的分类。
宋金元时期消渴病三消辨证趋于完备。《太平圣惠方》首次提出“三消”概念,并将三消分为消渴、消中、消肾。文中对三消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边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7]
4.上消、中消、下消
《丹溪心法·消渴四十六》正式对上、中、下三消作出定义:“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水而小便赤黄;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面黑而瘦。”[10]这种划分及命名方法,在消渴病的诊断及治疗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应用在现在临床科研教学中。但是由于三消分类方法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临床上三消症状并存、难分主次的复杂临床情况。
5.消渴、消肌、消浊
明清时期,关于消渴的论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总结。《幼幼集成》:“消渴,由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水又渴,名曰上消。小便最多,由其水不能停,所以饮水无厌。若饮一溲一者,可治;饮一溲二者,不可治。宜莲花饮为主,次以生津四物汤滋其阴,庶几有济。消肌,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宜人参白虎,清胃保中。消浊,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致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浑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宜加味地黄汤,滋其真阴,久服可愈。”[11]文中沿用上、中、下三消分型思想,提出上消者,心肺有火,特指狭义消渴,中消者,脾胃有火,又名消肌,下消乃肺胃之火传于肾,又名消浊。此时期的消渴论治更加具体,但与宋金元比起来,创新不足,略显繁琐。
6.肺消、脾消、肾消、风消
风消一词,《内经》就已提出。《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4]53二阳,指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心脾受病,则火不生土,脾不运胃,二阳为水谷之海,精血所以资生,因此二阳受病,则出现女子月经不以时下,血虚风盛,则引发风消,出现肌肉消瘦的症状。《张氏医通》对风消的症状有明确描述:“风消者,发热消瘦。”
7.阴消、阳消
首见于《景岳全书·消渴》,“消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他在全面论证火、热、阴虚等“阳消”外,更首次提出“阴消”之说。张氏认为:“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言。”文中指出消渴病性不能全部归纳为火证、热证。
8.虫消、果木消
此外,前人[13]还有果木消、虫消等根据病因命名的消渴病命名方法,二者特指多食水果致渴或虫积致渴者。其他如肾虚渴、病瘦后渴、诸失血及产褥中渴、酒渴、无病突然大渴等症状,皆有渴饮症状,与消渴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三消同义考辨
1.上消、鬲消、膈消、高消、消上
①鬲通膈,鬲消即膈消。②鬲消、高消同义。《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4]213《兰室秘藏·消渴门》:“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14]《东垣试效方》曰:“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者是也。”③鬲消、上消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载:“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15]④消上、上消同义。《幼幼集成》载:“消渴,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消上。”[11]69- 70⑤肺消、上消不同义。肺消首见于《素问·气厥论》,经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4]212首先,二者症状不同,肺消者“饮一溲二”,上消者“大渴引饮”,“或小便清利”;其次两者病机截然相反,肺消者“心移寒于肺”,上消者同于鬲消,病机为“心移热于肺”。
2.中消、脾瘅、内消、消中、脾消、食亦、消肌、消谷、热中
①消中、内消同义。《圣济总录》曰:“论曰病消中者,不渴而多溲,一名内消。”[3]737②消中、脾瘅同义。《古今医统大全·卷五十二》指出:“消中属脾瘅。”[16]16③脾消、中消、消中同义。《卫生家宝方》:“中消得此病,谓之脾消,气食倍常,往往加三两倍,只好饮冷,入口甚美,早夜小便频数,腰膝无力,小便如浴,日渐瘦弱,此名消中也。”④消肌、消中、中消同义。《幼科铁镜》:“消肌,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17]⑤消中、消谷同义。《针灸逢源》:“多食善饥而日渐消瘦,名曰消中,亦曰消谷。”⑥食亦、中消同义。《素问·气厥论》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4]213- 214《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曰:“病名食亦,言虽能食,亦若饥也。”指出食亦症状多食善饥,与中消症状相似。《杂病源流犀烛》注云:“亦者,易也。饮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肉也。治之与消中同。”[18]
3.下消、消肾、强中、急消、内消、肾消、消浊
①消肾、强中、内消同义。《证治要诀》曰:“消肾为病,比诸消为重,古方谓之强中,又谓之内消。”[19]②消肾、急消同义。《卫生简易方》曰:“若热伏于下焦,肾虚受之,致精髓枯竭,引水自救而不能消,饮水一斗,小便反倍,味甘而气不躁,阴强而精自走,腿膝枯细,渐渐无力,名消肾,又曰急消,属于下焦,病在本也。”③肾消、急消同义。《简易方》:“渴疾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分上中下焦而言之。病在水谷之海也引水自救而不能消,饮食一斗,小便反倍,味甘而气不臊。阴强而精自走,腿膝枯细,渐渐无力,名曰肾消,又曰急消,属于下焦,病在本也。”④内消、肾消同义。《古今医统大全》曰:“不渴而小便多,是为内消,由肾气虚耗,热之所作,亦名肾消。”[16]15⑤消浊、下消、消肾同义。《幼幼集成》:“消浊,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致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浑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11]70
综上所述,消渴在《内经》时期就有论述,提出了“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风消”、“消中”、“食亦”等病名,到了东汉时期消渴取代消瘅,成为消渴相关疾病的通用病名,隋唐时期消渴理论日渐丰满,开创了消渴分类论治的先河,而金元时期,学术思想更是百家争鸣,对消渴病的不同阶段、症状、病机、病位、治疗方药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补充说明。本文通过梳理消渴病相关病名,使隐藏在众多消渴病名下的纷繁错杂的消渴诊疗规律得以发现,满足消渴病文献整理中“全”、“准”的原则,方便古代文献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昱,周丽波,董柳.《黄帝内经》消渴相关病名考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8):574- 576.
[2]鲁兆麟主校,彭建中点校.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2.
[3]宋·赵佶编撰,郑金生等点校.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6,737.
[4]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3,212- 214,261- 262.
[5]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00.
[6]东晋·陈延之著,汤万春辑注.小品方辑录笺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9- 50.
[7]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624.
[8]南北朝·陈延之著,祝新年辑校.小品方新辑[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28.
[9]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6:17.
[10]元·朱震亨著,彭建中点校.丹溪心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11]清·陈复正辑订,鲁兆麟等点校.幼幼集成[M].沈阳:辽阳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9- 70.
[12]清·薛雪集注,洪丕谟等点校.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312.
[13]吴童.消渴病中医文献与证治方药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6- 13.
[14]金·李杲撰,赵立岩点校.兰室秘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5.
[15]金·刘完素著,鲍晓东校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157.
[16]明·徐春甫编,崔仲平等点校.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5- 16.
[17]清·夏禹铸.幼科铁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8.
[18]清·沈金鳌撰,李占永等点校.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63.
[19]明·戴原礼撰,沈凤阁点校.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1.
(修回日期:2016- 04- 19)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编号:A1- 163010152)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737(2016)03- 003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