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月飞虹

2016-01-29 12:06杨冰姜宁祁登峰
神剑 2015年1期
关键词:飞控嫦娥试验

杨冰 姜宁 祁登峰

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徐徐降落、稳稳着陆在我国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广袤的大草原上,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与此同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已奋战8天8夜的飞控科技人员们纷纷站起身来,在巨幅液晶屏上的欢庆画面前兴奋地欢呼、激动地相拥。往日紧张严肃的飞控大厅在这一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是距1972年美国“阿波罗18号”从月球返回后,42年来人类再度迎来从月球上空返回的飞行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作为此次任务的分析决策、指挥调度、控制计算和数据处理中心,再一次以精准的计算、完美的飞控刷新了中国航天新高度,续写了中国探月新的传奇。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从嫦娥三号到再入返回,中国探月征程从无到有,从近到远,每一次成功,每一个辉煌都彰显着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迈向深空的壮志和决心;中国飞控技术从旧到新,从易到难,每一次进步,每一个突破都镌刻下中心飞控人拼搏奋进、无私奉献的印记。

望月再起航

太空中的那轮明月,对于中国人而言,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入骨髓、融进血脉的文化情结。

从市井坊间众口相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望月抒怀”,历史的烟尘黯淡了无数的刀光剑影,湮没了无数的黄尘古道,却从未减淡人们对于明月的好奇和向往。古老的东方故国对于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尽管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种探索仅存在百姓的脑海和文人的笔下。

直到那一天,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直冲九霄。作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标志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探索迈出坚实的一步。

从此,世界探月大军中拥有了中国的身影,浩瀚地月空间里响起了中国的声音,苍凉的月球上空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大梦想。在它的牵引下,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嫦娥三号完美落月、“嫦娥5T”安全再入返回。中华民族的探月征途凸显勃勃生机,中国人的智慧如璀璨星斗在巡天之旅熠熠生辉。

嫦娥飞九天,飞控一线牵。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每一条指令、每一帧数据都关乎任务成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首次绕月到环拍月球,从轻盈踏月到再入返回,伴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一次次飞跃。中心飞控人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开拓创新、拼搏奋进,在浩瀚太空中一次次刷新“中国精度”,一次次彰显“中国力量”。

2014年10月24日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发射的日子。凌晨2时整,随着一声点火令下,长征三号丙改Ⅱ型运载火箭烈焰喷涌,直冲九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座无虚席,调度声此起彼伏。51分钟后,小“嫦娥”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试验器,在深邃的宇宙星空下,舒展蓝色的双翼,踏上地月旅行的“快车道”。

此刻,坐在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席位上的北京中心主任陈宏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知道,中心领航嫦娥的第4次征程才刚刚开始,属于飞控人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的揭幕之战,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嫦娥五号能否顺利实现月面采样返回。对中心飞控工作而言,此次任务最根本的要求是实现精确的飞行控制,最大的挑战是确保安全再入返回,最核心的难题是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轨道设计。相比嫦娥三号任务,此次任务时间虽然只有8天,然而却难关重重,风险极高。

任务虽难,然而在陈宏敏的心中最大的挑战和压力在于中心新成立的“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能否经受住首战的考验。以仅有40人左右的型号任务团队为主力和核心完成一项国家级的重大航天飞控任务,这对中心来说还是第一次。

陈宏敏回忆起自己参加历次航天飞控任务的情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每一次重大任务从准备到执行,中心都是全员齐上阵,万人一杆枪。“众人拾柴火焰高”,集合众人的智慧力量完成一项任务符合当时的任务形势,也确保了中心历次重大航天飞控任务的顺利圆满。

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中心职能使命的拓展,中心科研试验任务日益呈现频度高、型号新、难度大的特点。以往“万人一杆枪”的任务备战模式日益显得耗时、耗力、效率低,已无法适应多任务并行常态化的趋势。如何改变现状,突破禁锢,提高效率,让任务备战进入快车道,经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中心党委在“群英会”上一锤定音:创新型号任务团队制度。

2014年4月1日,中心“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正式成立,专项负责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此刻,距任务执行只剩下7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仅有40多个人的“小团队”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型任务的备战?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改革创新就像摸着石头过河,陈宏敏的心里也没有十分把握。然而,作为中心的掌舵人,他深深明白这一步迟早都要迈出去。

为了确保型号任务团队制度顺利试行,陈宏敏带领中心领导、专家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并多次组织会议座谈交流,广纳谏言。

他们从改革任务组织指挥模式入手,引入现代管理学方法,创新出一系列有效举措——

精简指挥层级。抽调各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型号团队,打破行政单位界限,强化型号领导责任,简化沟通渠道,压缩协调环节,提升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实行集中办公。团队成员集中力量开展状态协调、方案优化、联调联试、协同演练、方案会签等工作,促进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和交流,确保型号成员之间更加高效顺畅地沟通和协作。

推行各类型号例会制度。每周召开型号调度例会,分析工作进展,制定工作计划;每天召开技术协调例会,确保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每周召开飞控例会,邀请各大系统的专家、技术骨干座谈交流,提升任务飞控能力。

试行设计师分工负责制度。明确任务主任设计师和主管设计师的职责分工,增强责任权限,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力戒设计师成为“应声器”“传话筒”。

施行文件资料分类传阅制度,对于型号专用技术文件,直接在型号团队内传阅,以简化传阅环节、提高办文效率。

一套组合拳打了下来,型号任务团队制度日益凸显“目标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优势。

太空谋打赢,育人要先行。型号任务团队人员精简,势必要想方设法提高团队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试行型号任务团队制度以来,中心大力推行岗位整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岗位整合不是简单的岗位合并,而是在对任务相关各岗位的特点和人才支撑能力进行深入肌理的分析基础上,找共性、明差异、破旧制、立新体。经过岗位整合,“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岗位数目从原有的30个整合为17个,这17个岗位有机涵盖了任务必需的33个专业方向。

同时,该中心还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采用以试带训、试训结合的方式,结合型号任务开展跨岗位、跨专业交叉训练,将指头硬变为拳头硬。在岗位人员编配上,他们结合岗位、人员特点,实行以老带新、以强辅弱、强强联合,充分调动每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给大家提供充分的施展才华、成长进步的空间。

2014年7月底,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1:1无线联试拉开帷幕,这是对型号任务团队制度改革成效的第一次实践检验。以往需要中心几百个人参与的演练,现在仅由“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负责完成,效果究竟怎样?无线联试结束后的一组统计数据给出了有力的回答:持续7天的演练,状态反复次数为0;6次方案讨论决策无一次超过1个小时;发送指令500余条,出错次数为0;上行注入数据300余帧,仅有1帧出错,而且在5分钟内找到根源,10分钟内排除故障……

结果超乎预期,却又在情理之中。博观方能约取,厚积才能薄发。有了型号任务团队一步步精心的准备和一次次反复的实战演练,中心领导对依靠“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的底气更足了,信心更大了。

思绪拉回到现实。此刻小“嫦娥”已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飞控大厅里键盘声疾,荧屏闪烁,繁忙异常。陈宏敏的视线从电脑屏幕上一个个跃动的参数符号转移到飞控大厅各岗位上的飞控科技人员们。那里,追逐“大梦想”的“小团队”士气高昂、步履铿锵……

畅游天地间

2014年11月25日,一封来自欧空局的祝贺信寄到了北京中心主任陈宏敏的手上。信中,欧空局地面设备中心对外服务部主任埃里克·瑟伦森先生盛赞道:“以如此精准的计算、完美的控制,实现高难度再入返回,中国飞控令人惊叹!”

“嫦娥”一小步,飞控一大步。从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到首个月球车“玉兔”漫步月宫,再到飞行试验器安全再入返回,漫漫探月征程中,“嫦娥”一次次完美飞行的背后是中心飞控技术的一次次创新、一个个突破。

与之前历次嫦娥任务相比,再入飞行试验任务虽然只是一次验证试验,飞行时间只有8天,但是难度很大,影响深远。探月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嫦娥5T型号任务团队”第一次任务形势分析会上给大家讲过的话。他说,这次任务中心面临五大“变化”、三个“首次”和五大“难点”一

五大“变化”:任务全程轨控目标均瞄准返回再入点;飞行试验器由服务舱和返回器组成,需实施双目标协同控制;全程姿态控制频繁实施;返回器在分离后,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两次再入大气层;两器分离后需尽快实施规避机动。

三个“首次”:为确保再入返回的轨道精度,我国将首次应用三站联合接力跟踪测量;为及时有效监视舱器分离过程,图像数据将首次采用高速传输模式:北京中心新建的深空干涉测最中心将首次实时参加任务。

五大“难点”:再入返回控制精度要求高,飞控实施流程紧张:姿态控制计算要求高、机动控制实施频繁;返回弹道可预测性低、再入过程测控覆盖有限;规避机动时效性强、拓展试验要求高;故障预案模式复杂、应急处置能力要求高。

挑战与使命并存,风险与机遇相伴。面对道道险滩和重重困难,中心飞控人以任务备战为牵引,拼搏奋进、集智攻关,创新突破多项飞控技术,为飞行试验器遨游地月苍穹打造出一条安全、高效的绿色通道。

如果把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比作是一次地月旅行,那么北京中心突破掌握的高密度测控协同和动态规划技术,无疑为这次往返84万公里的旅程,量身打造了一份准确详细,又能灵活调整的精品攻略——标称计划。从启程奔月到再入返回,8天共196个小时的漫漫探月旅程中,小“嫦娥”每天何时变换姿态?相机何时拍摄宇宙风光?是加速前进还是减速慢行?地面哪些测站为她保驾护航……这一系列工作全靠“标称计划”指引。

然而,为嫦娥打造这份旅行攻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务全程有6000多个“嫦娥”姑娘与地面的测控协同事件需要排进标称计划。同时,光照、姿态、测控条件、指令数量、发令时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达几十项。各种状态交叉糅合,多种约束并行存在,对制定‘标称计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还像以前任务那样仅依靠科技人员手工编排,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高密度测控协同和动态规划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引入了“锚点联动分层设计”的思想,实现了标称计划的联动修改,大大降低了任务计划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依靠新研的“预报合成显示输出系统”,实现了测控协同信息的图形化和约束条件的直观化,大幅度提高了测控协同分析的效率和制定‘标称计划的准确性。

精度是飞控人永恒的追求。对飞控而言,此次任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保“嫦娥”安全再入返回,而安全再入返回的前提是控制“嫦娥”准确进入“返回走廊”。

对于“返回走廊”,曾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在直径为38万公里的地月空间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篮球,那么“返回走廊”的大小,就只有一张纸的厚度。

再入返回飞控难度由此可见一斑。为了让“嫦娥”顺利进入“返回走廊”,提高任务期间每一次定轨和控制的精度成了任务的关键。

使命召唤、重任如山。中心组建了轨道专家团队,开展了长达数月的专项攻关,一举突破了高精度的绕月自由返回轨道定轨及预报技术、高精度轨道控制技术。

全新的绕月自由返回轨道,对定轨和预报精度要求极高。他们综合考虑轨控次数多、姿态机动频繁等影响测定轨精度因素,反复模拟各类误差进行仿真打靶分析,设计制定了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数据使用原则和定轨策略,研究制定了利用圣地亚哥、玛斯帕拉玛斯和纳米比亚三站接力跟踪、联合测轨的实施方案,实现了定轨和预报的高精度要求。

针对轨道中途修正需瞄准再入点,控制策略、轨控模式、约束条件相对以往任务变化较大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以瞄准再入点参数为目标的全新中途修正算法,制定了通过组合修正实现航程调整、入轨异常等情况下的应急控制策略,设计了抬高服务舱轨道近地点等规避方案,解决了基于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策略规划和应急控制这一难题。

在实现高精度测定轨和高精度轨道控制目标的同时,中心轨道专家还针对“半弹道跳跃式返回”的轨道特点,充分结合返回器制导原理突破掌握了跳跃式返回过程预报与引导技术,确保了返回预报和引导的顺利实施。

精度高一点,胜算多一分。在北京中心精准地计算和完美地控制下,原计划进行的6次中途修正取消了3次,原定于再入返回前必须实施的第6次中途修正取消。

11月1日6时42分,远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着陆场区传来消息,在北京中心的精确预报和引导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安全返回,稳稳着陆,实际落点与北京中心的预报落点仅差1.1公里,精度之高再创纪录。

遨游地月间,把脉万里外。从“嫦娥”踏上地月旅行征途的那一刻,一组组反映“嫦娥”飞行状况、各系统运行状态的“生理参数”,踏着无线电波飞驰到北京中心。这里,飞控人正用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为“嫦娥”进行着实时快速“体检”。

这套系统包含遥测快速处理、信息快速监控和故障快速诊断三个软件,快速、高效是它们的最大特点。相比以往任务,这次任务嫦娥“体检”真正进入了快时代。

遥测快速处理就是将嫦娥下传的数据源码通过解码、辨识、曲线拟合和分析计算等方式快速转化成人们能够识别的参数信息。这次任务,遥测数据种类更多、格式更为复杂。为此,中心遥测岗位科技人员通过引入LUA脚本、完成遥测信息的抽象化描述和归一化处理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遥测处理软件的自适应能力、人工准备和软件数据处理执行效率。

信息快速监控软件有着美观简洁的界面,上面分列着关键事件、遥测处理结果、遥测源码和遥测统计信息等一系列子窗口。这些子窗口下的数据信息全部都是从成千上万的遥测数据里精心筛选出来的嫦娥“体检”的必检项目。同时,软件还能自动屏蔽过滤掉一些无用的遥测信息,给科技人员快速判断“嫦娥”状态提供了很大方便。

故障快速诊断软件是中心为“嫦娥”快速“体检治病”而精心打造。任务中,大大小小的故障预案多达144个。如果每个故障都要依靠人工识别判断、再查找解决方案,那就如同急救车开上拥堵的路段,不但误时,更会误事,错过救治最佳时机。有了这个软件,一旦“嫦娥”某个分系统参数异常、出现故障,软件界面上代表这个分系统的色块就会变红,并出现嘀嘀的报警声。工作人员根据软件提示能很快定位故障源,并按图索骥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曾有人说,走进北京中心飞控大厅,就像是迈进了繁星点点的深邃苍穹。在这里,火箭发射升空、“嫦娥”邀游天宇,神秘的宇宙风光通过大厅中央的巨幅液晶屏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正是深空探测可视化系统在中心的首次应用,给大家带来的三维显示技术的高品质视觉效果。

深空探测可视化系统是将接收的数据实时转换成动态、直观的图形和图像,高效地表现航天器的飞行过程与工作状态,其效果能与航天器实际状态完全同步,可以作为任务的重要决策依据。与以前的三维显示软件相比,深空探测可视化系统运用了实时的真实感绘制技术、与平台无关的体系结构和海量数据实时管理等技术,在逼真度、安全性、可靠性上都远远胜出。

九天之上妙掌控,地月之间架虹桥。从嫦娥三号任务到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只有短短10月之隔。这10个月对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探月梦想来说不过是刹那瞬间,但对于中心飞控人来说,却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10个月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一次次飞控技术的创新突破,又用一次次创新突破助力“嫦娥”邀游地月之间,梦圆九天之外。

再圆奔月梦

嫦娥探月归,中华梦又圆。

当嫦娥迎着11月1日早上的第一缕曙光成功降落在祖国大地上,当北京中心飞控大厅里掌声雷动,群情欢呼,面对鲜艳的庆功画面前相拥庆祝的飞控科技人员们,中心党委书记林玉南眼睛微微湿润,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一个个青年科技英才在“航天梦”的感召下,汇聚在飞控人的旗帜下,在三尺机台上绽放青春梦想,将“我的梦”融入“航天梦”,在“航天梦”里实现“我的梦”。

他想起了从2004年探月工程立项起,十年探月征程上中心飞控人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创新突破一项项关键飞控技术,一次次将中国飞控新坐标镌刻在地月空间。

他想起了近年来为催熟人才、培育英才、锻造帅才,实现人才建设长远持续发展,中心党委超前谋划,多措并举,为飞控科技人才的成长进步搭建天梯、激活动力。

他还想起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备战的10个多月里,案头上那一摞摞堆积如山的各类方案、预案,会议室那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座谈、讨论,机房中那一张张坚毅执着的青春飞控面孔,路灯下那一个个深夜回家的匆匆脚步……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开始后,伴随着“嫦娥”遨游地月苍穹的身影,有三位被称作“飞控一姐”的女飞控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席露华、梁爽和张祖丽。她们中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成长的70后,有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却选择守望星空的80后。她们是纤手托举“嫦娥”奔月的“嫦娥”,是中国探月的“美丽封面”。

席露华是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飞控总体主任设计师。10月24日,飞行试验器顺利入轨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第四次探月征程才刚刚开始。

10年前的春天,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从那时起,席露华就把自己的梦想与“嫦娥”飞天紧紧相连,把自己的生活融入了璀璨的星空,漫漫的探月征程。

对于自己的工作,席露华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飞控总体就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着测控系统和飞行试验器系统,她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将这座桥设计得完美,搭建得牢固。

这是一项极具风险和挑战的工作。机理原理不吃透,就像建桥缺少混凝土;设计考虑不周全,大桥缺腿断臂易塌陷;方案观点不准确,势必千里之堤溃蚁穴。对此,中心科研计划部部长申敬松评价说:“席露华不能出错,一旦出错,那就是事关任务成败的大错。”

责任巨大,压力如山。要完成任务,究竟要花多少时间、费多少思量,个中滋味,只有席露华自己最能体会。为了吃透各类方案和分系统原理,任务前,她每天都会做三件事,查资料、参加联试和分析问题,常常是找到一个分系统的专家,就是一大串问题,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

梳理状态、理清思路、分析需求、协调讨论、专题攻关……席露华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她紧绷的神经就像拧紧的发条,直到嫦娥稳稳着陆的那一刻,直到她听到了梦想花开的声音,脸上绽放出许久不见的轻松微笑。

天地如棋局,指令如棋子。在轨道室80后女孩梁爽眼里,自己的工作犹如在天地间“排兵布阵”一般。

梁爽是中心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规划计划岗位主管设计师,担负着生成、检查、修改任务中各类计划的重任。计划是推动任务进程的驱动器,飞行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动作、地面什么时候发送什么指令、测站跟踪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全靠计划指引。

这是一件极其烦琐、极易出错的工作。梁爽每天一坐到岗位上,就如同站在了悬崖边缘,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的紧张工作,让她不知不觉患上了这个岗位的职业病——强迫症。不论做什么事情,她总喜欢提前做好详细的计划,不然就不敢去做;不论软件检查计划的结果多完美,她总要自己逐条逐句再核查一遍,不然就会感觉心里没底。

尽管如此,梁爽却打心眼里喜欢自己的岗位。大概就像数学家感觉欧拉公式美妙绝伦一样,梁爽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美的感觉与美的享受。也正是这种美感的驱动,让她在这个极其烦琐、风险极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

从嫦娥一号任务到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7年时间里,经梁爽的手生成的计划指令达2万多条。这2万多条指令编排在一起,就如同一队旌旗猎猎、联通地月的数字大军,组成了中国探月征程的壮丽诗篇。

“嫦娥就像我们的孩子,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时刻紧紧揪着我们的心。”这是中心遥测岗位的老飞控张祖丽的心声。

张祖丽每天的工作是与一堆由0和1组成的数据源码打交道。这些数据源码分别代表飞行试验器各系统的生理状态,是由飞行试验器通过无线电波下传到地面。张祖丽要破译这些源码,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和曲线拟合等方式,将它们变成一个个准确的遥测数据,实时呈现在监控显示页面上。张祖丽就像一名医生一样,一刻不停地对“嫦娥”做着“体检”,悉心呵护着它的健康。

对张祖丽来说,如何提高遥测系统软件的处理准确度和效率是她平日思考最多的事情。这次任务,张祖丽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研发出遥测数据快速处理,故障快速诊断和信息快速监控三大遥测软件系统,极大地促进了北京中心数据处理与应急处置飞控能力的提升。

成果喜人,背后艰辛。为完成三大系统的研发,作为技术负责人,张祖丽带领团队翻破了一本又一本技术方案,查阅了一摞又一摞编程资料,每天不停地编程、调试,再编程、再调试……那段时间,她像着了魔似的,带领同事们与时间赛跑、与进度较劲、与数据做伴、与程序共舞,连做梦时想着的都是一个个遥测数据、一行行程序代码。

茫茫太空幽远而又神秘,征服太空的事业辉煌而又壮丽。然而,对于航天飞控人来说,每一次辉煌和壮丽的背后,都凝聚着点点心血和滴滴汗水。

1986年出生的戴堃首次担纲任务总调度。为弥补经验的欠缺,他从通读方案预案开始,抽丝剥茧,深入其里,把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故障预案都深深刻入脑海。为确保“调度有方”,他不仅熟记了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还对中心测控系统数十个软件的性能、长达几百页的协同工作程序和各类应急预案做到谙熟于心。

戴堃的未婚妻王晓雪说,自从和他恋爱以来,一周都难见他几次面,每次打电话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尤其是任务备战的这10个月里,戴堃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23点以后。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长年的加班熬夜,让戴堃有了严重的黑眼圈。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熊猫戴”。然而,“熊猫戴”却无暇关心自己的黑眼圈,他每天期盼着的都是“嫦娥”姑娘顺利凯旋。

对于飞控人来说,“嫦娥”凯旋是一个幸福的终点,然而,通向终点的路途却是风雨兼程,充满艰辛,需要飞控人坚韧的品格,无悔的付出和执着的坚守。

2014年7月份的一天,中心轨道专家刘勇在一次例行联调中发现中心计算的轨控结果和飞行器单位计算的结果有较大误差。当时很多人都对这个误差进行了分析,然而就是找不到问题症结。

性子坚韧的刘勇没有放弃。他利用任务备战间隙和晚上时间,开始逐行逐句检查两家的程序代码,逐个参数核查计算模型。一连几个通宵过去了,刘勇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差异是由于对方没有更新地球自转参数引起的。

问题虽然解决了,然而刘勇悬着的心却更放不下了。为了确保中心控制计算结果的精准正确,刘勇又自行建立计算模型、开发计算程序,和同事们已经完成会签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很多人认为他这是多此一举,殊不知,正是由于刘勇的“多此一举”,中心在轨控计算方面的几个隐患才被排查了出来,为任务中轨道的精确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心任务规划计划岗位主任设计师彭德云也是这样。任务备战期间,彭德云在排标称计划时发现,如果能在做预报时增加一个叫作“星站角报”的参数,那对于飞行器再入返回时提高测站捕获能力、缩短捕获时间大有帮助。

中心很多专家一开始都强烈反对临时更改既定方案。原因很简单:一是现有方案理论上能满足任务要求,二是增加一个参数却要更改很多软件状态,工作量成倍增加。

而彭德云却不这么想,“既然干了,我们就要把各种状态做到最佳,做到完美。”他事先花费大量时间对各种负面影响和正面收益认真做了详细评估,对说服大家充满信心。随后,在针对这个问题的专项讨论会上,彭德云开始“舌战群儒”,一个人与八个专家唇枪舌剑,争得脸红脖子粗。

彭德云最终成功说服了所有的专家,而代价却是他要为了这场“舌战群儒”的胜利增加成倍的工作量。

航天有梦,探索无限。当目光再次聚焦到眼前这群面带倦容,却激动兴奋的年轻人身上,林玉南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前方。那里,中国飞控新坐标日渐清晰;那里,中国航天的新画卷波澜壮阔;那里,中华民族的新梦想远航高飞……

责任编辑/兰宁远

猜你喜欢
飞控嫦娥试验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CS95
i6
驭胜S330
混合翼无人机的设计
中小型太阳能无人机航电系统设计
17
“嫦娥”为何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