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珠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新课程背景下,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但稍作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学生的泛泛而读,被称作“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却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精要地“讲”,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去自己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烦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正确把握“讲”的度。学生各抒己见,加上老师精当的点评,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学生自主探究,加上老师的启发引导,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加上老师精妙的点拨,学生就能感悟得更深。
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还是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责,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必要的。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有的只是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形式,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质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如何正确运用合作学习,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策略:可以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自学很难完成的。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才会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但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成了“万能钥匙”,学生的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每一节课后,我们都应该反思: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肤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是要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另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让学生“欲罢不能”。■
(作者单位:江苏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