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时事 鲜活品德课堂

2016-01-29 23:19孙军刘德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

孙军+刘德云

[摘 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时事教育常常出现思想上轻视、行动上忽视、评价上无视的现象。热点时事有效融入品德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所以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关注热点时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及时进行热点时事的相关教育,引导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

[关键词]热点时事 品德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01

抗战胜利日阅兵、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奖等,这些都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热点时事。尽管教材上并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必须关注热点时事,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挖掘适合小学生的热点时事资源,及时开展相关教育,鲜活品德课堂。

一、小学品德课堂需要关注热点时事

1.时事教育肩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使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这两个前后相衔接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针,对本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分别提出“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事件”。因此,品德学科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教师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高度关注社会的热点时事,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适当将其引入教学之中。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的两个品德课程标准均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所有这些文件,都是品德学科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结合热点时事,及时利用时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甚至已经被上级主管部门以行政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201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教基一厅[2012]4号),意见要求:“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启发的方式进行时事教育……提高时事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此文件被各省市相继转发,进一步明确了品德学科教师所肩负的职责。

一系列的行政性文件、业务性文件明确指出:时事教育的开展,既是品德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

2.热点时事有效融入品德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及时更新课程资源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由于品德教材并不能够做到每年修订,因此教材与国家发展状况相比较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热点时事的时效性非常强,能够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缺点,可以及时补充和完善教材的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库和知识面,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互动性和有效性。

热点时事的时效性强,相对于教材而言更加新颖、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引发他们对于“时局”的关心,可以让他们在搜集材料、相互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为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3.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如下表:

小学生的年龄大约是6~12岁,在人的成长期中,这是一个人的童年期。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的阶段1、阶段2以及习俗道德水平的阶段3。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阶段1的水平,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以避免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对道德与否的认识是以能够得到奖励为尺度的。到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开始有所变化,进入阶段2,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以“他对我是否有好处”为标准的。进入阶段3的小学生基本上能够超越个人喜好和利益,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

在时事教育过程中,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品德学科教师要把握好热点时事资源的选择和尺度,对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宜拔苗助长。

二、小学品德课堂时事教育的现状

品德学科教师到底是怎样进行时事教育的呢?2014年8月,福建省教研室的高本光教师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小学时事教育仍处于一种有意识、缺行动、低实效的现状。”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小学品德课堂上的时事教育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思想上轻视——蜻蜓点水,照本宣科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大多是兼职的,他们通常主要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然后任教一定课时的品德课,用于弥补其工作量的不足。由于这些教师还需要面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考试压力,故而难免轻视品德学科,常常以教科书、教学参考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采用的策略就是照本宣科、蜻蜓点水。甚至有一些教师设法从品德课中“富余”出一些时间,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教师能够坚持品德学科教学已经是万幸了,期望他们能够深入钻研品德学科教学、开发整合品德教学资源及寻找热点时事的相关资源等,简直是奢望。

2.行动上忽视——应付了事,流于形式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了热点时事相关教学的重要性,也确实付诸实施了,但是常常处于一种表面的应付状态——“做了”,而不在意其深度与效果。教师常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读报纸、读网络新闻、播放视频等,再加上三言两语的讲解、说教。有的时候,一些教师也会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尽管从总体上来说,这样进行时事的相关教学还是处于一种流于形式的状态,不过已经算是对于时事教育给以了较多关照。毕竟,像这样的热点时事相关内容的教学尺度、分寸把握,对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政治修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让品德学科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此,对非专职品德学科教师而言已经难能可贵了。

3.评价上无视——无课堂评价,疏于质量考核

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考核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常常容易被忽视,主要有以下原因:属于考查学科,基本不会有统一考试,更不会有学校、班级之间的排名,即使在大范围的统考中有一点点的分值体现,也极为有限,且考试内容基本限定在教材上,美其名曰“以本为本”,避免给学生复习增加负担。正是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许多品德学科教师轻视课堂教学,充其量是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勾画画,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书写在课本上,以备统考前的背诵。既然如此,对于那些教学任务繁重的非专职的品德教师而言,何必花费大量精力去搜集资料开展热点时事的相关教学呢?因此,这种不能产生考试分数绩效的教学,常常是被轻视、忽视、无视的。

三、改进策略

1.品德学科教师成为关键

(1)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时事教育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适当开展时事教育,不仅仅是行政性文件的要求,也是业务性文件的要求。为此,学校领导要从管理者的高度、教育者的视角,对校内的时事教育提出综合性要求,尤其要明确品德学科教师在时事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并对校内如何开展时事教育进行综合部署。如此,既明确了品德学科教师的职责与教学质量要求,又可以打消部分品德学科教师对于开展时事教育属于“瞎操心”的顾虑。对于品德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学校领导必须要有更高的思想高度、更为清晰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品德课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的重要性、专业性,认真挑选业务能力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的专职教师,科学配备师资力量,努力杜绝将品德学科视作配角的思想。

(2)品德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时事教育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并指出:“教师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与其他教师和相关部门沟通,并养成读报、收听收看新闻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剪报、摄影等方式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每日两分钟轮流播报新闻或见闻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好习惯。”这个要求貌似并不过分,但是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长期以来,教师的读书局限于课本、教辅材料,很少涉猎其他书籍,大多数教师连每天的新闻联播都懒得去看,如何能够让他们保证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尽管中老年教师每天工作之余还有大量的家务和私人活动,尽管年轻教师每天辛勤工作之余还要处理个人的事务,但是在充分认识到实施时事教育的重要性之后,他们都可以“做一个有心人”,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素材,进而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给予更多关注。同时,一些教师还亲自和学生一道搜集素材,并适时组织教学,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3)品德学科教师进行时事教育的能力亟待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品德学科教师来说,开展时事教育的素材基本上靠网络搜索、报刊剪裁、电视转播,这些都是属于资料的堆砌,其主要原因是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尚显得“功力不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很正常。对于教师而言,其个人如何获取素材、如何筛选素材、如何整理和加工素材,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素材的搜索与整理,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实实在在地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更为重要。比起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而言,时事教育的难度显然要大得多,不仅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党组织应适时开展教师的政治素质培训,借此提升教师对于时事的理解能力、教育能力。

(4)集体备课成为整体提升热点时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由于时事教育需要获取、甄别、筛选的信息量巨大,因此教师的集体备课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实现途径。这种集体备课,主要体现在资源的获取与整理上,其次才是对于教学的实施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获取信息资源必须注明出处,以利于资料使用者寻根求源;资源获取需要经过正规的官方渠道,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正确性;搜集资料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视角,利于儿童理解与共鸣。对于“主备者”教师而言,提供教学素材、教学积件是主要任务,至于如何组织和利用这些素材、积件,则由“二次备课者”各自完成了。如此,既避免了集体备课演变成集体抄袭,又为全体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素材,减少了一定范围内品德学科教师群体劳动的重复和浪费。

2.尊重规律,深度挖掘,因材施教

(1)“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指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其潜能,使他们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品德学科教材的编写体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思路的呈现。而在时事教育中,也需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时事。例如,南京在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鸣放警报,教师可以在公祭日之前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寻找相关资料,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更深的历史性知识。

(2)“脚手架”理论。

布鲁纳曾在“脚手架”理论中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有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将知识适当分成相应级差的阶梯,以便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自主发展的成就感。在课堂上,则表现为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将相同的教学主题分解为不同难度、不同梯度的问题,并据此引导学生加深对热点时事的了解。

(3)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时事教育中,为了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历,努力寻求合适的角度,试图在热点时事中发掘学生的兴奋点所在,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这里,教师切忌将时事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割裂开来,形成教师“干讲”、学生“干听”的局面,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暮气沉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折磨师生。如此的课堂是毫无意义的,宁可不要。

3.紧扣时事,及时进行热点时事的相关教育

(1)紧扣国家和地方的宣传需要。

某种程度上说,品德学科是直接贯彻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最为直接的学科,所以品德学科教师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宣传的需要,充分把握国家的政治意图、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时事的最新进展。例如,南京2014年首次举行国家公祭日活动,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前课后作业、校内宣传渠道等方式,紧密结合实际展开相关教育。

(2)主动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

热点时事的不断更新,给品德课程带来了无尽的教学资源。品德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之处,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充足的成长养分。在这一过程中,完全可以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程度,直接决定了他的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品质与空间。例如,一些学校借助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契机,与国外一些运动员代表队、学校、社团开展“同心结”活动,进行文化交流。一部分品德学科教师及时介入其中,指导学生拓展、加深对有关国家文化发展状况的了解,不仅提升了“同心结”活动的品质,拓展了活动的范围,而且为学生开启创新思维、拓展学习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3)及时“插播”热点时事。

通常来说,有一些时事的发生是突发性的,例如汶川地震;有一些时事的发生是可预见的,例如2015年1月下旬确认了当年举行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仪式;还有一些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每年的教师节,国家和地方都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也可以结合常规教学,主动“插播”一些相关的热点时事内容。例如,笔者任教过的班级中有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教师节相关内容的教学时,这位学生介绍了台湾的教师节设立在9月28日,即孔子诞辰纪念日。借此,笔者又带领学生拓展相关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9月28日设为教师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从而对外开展文化交流。通过“插播”相关的热点时事内容,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开阔视野。

4.重视作业,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

(1)注重课前的作业,完善知识储备。

对于那些可以提前预知的时事发生,品德学科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布置足够的课前作业。例如,在“9·3阅兵”前几天,教师就开始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要求学生在当日和家人一起观看阅兵式,并适当进行讨论,准备在课堂上就各自了解到的信息展开交流。这样的课前作业,学生、家长乐意,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中也促进了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让家长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促进学生教育立体化构架的不断完善和强化。

(2)注重课堂上的综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时事教育决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必须参与其中,并在讨论、演讲中得到多项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品德课上比较木讷;在一些公开教学的课堂上,也常常发现能够得到发言机会,且表达流畅的往往是少部分学生。这些现象都警示教师:教学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而品德课上的时事教育,正可以为学生提供这一机会:学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利用课堂前面几分钟时间面向全体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针对课堂上相关的热点时事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听过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得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为人人提供展示和发言的机会,可以有效促进品德教学质量的提升,扩大教育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注重作业中的同学协作。

品德学科中一些热点时事相关的作业,常常需要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加深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进而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这些讨论,有的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而一旦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业余谈资。这样的作业,并不需要学生动手用笔去写去画,其实质上也是教师安排的隐性作业。在整个社会高喊要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背景下,协作式的同学交流,无论是课堂上的还是课间的、放学之后的,都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相反,却是他们社会化成长过程中的良好渠道。

(4)注重课后作业——课堂教学点延伸。

有一些时事性的课题,在课堂上完全靠教师和学生的简单互动,根本无法深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大胆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给他们留下充裕的时间做准备,动员他们自主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资料、整理素材、准备个人讲述稿,进而将品德学科教育真正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2015年国庆期间,媒体报道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分享。这项热点时事的有关素材在品德课本上当然是不会有的,但是对于品德学科教师来说,却是不容错过的绝佳的热点时事教学课题。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引导,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给他们就可以了。作业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发现、有收获、能表达。这样的社会重大事件,专门利用一节课来进行交流和讨论,是完全适时的,相信可以给学生带来终生难忘的记忆。

总之,品德学科教师要关注热点时事并将其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

(责编 木 清)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统帅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