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宏
摘要:由于划分的依据不一,以致改革开放史的时期划分不尽一致。基于党代会、重大历史事件、领导集体的作用、现代化战略、形成的理论成果及指导作用等标志性的因素,改革开放史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时期(1979-199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2002)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3-现今)。
关键词:改革开放史;划分依据;时期划分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6-0046-06
研究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划分历史分期,历史分期划清楚了,研究历史就便利得多,结论就越接近真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当代人”研究“当代史”尤其如此。
一、改革开放史分期研究综述
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进行时期划分,最早要数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当时,一些学者进行过认真的讨论。其中主要有两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
所谓两分法,就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为分界点,将改革开放20周年分成两大时期。三分法、四分法与二分法不同的是在1979年-1992年的划分上,1992年之后是一样的。三分法是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节点,形成1979年-1984年以农村改革为重点时期和1984年-1992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的时期。四分法则是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为界,认为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之间的主题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这一划分法就多了一个时期。在上述三种分期法中,对两分法的认可度较高。
此后,讨论改革开放时期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许多党史和国史专家相继写文章进行论证和分析。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时期的划分也随之增加。比较典型的是将改革开放时期分成三个时期,由于各自划分的依据不同,从而造成分节点也就不同。其中,李忠杰教授和朱佳木教授最具代表性。李忠杰教授在党的十七大闭幕后,就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启示”为题,论证了改革开发的时期问题。他的观点是以不同时期领导集体所作贡献展开论述,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作为划分时期的节点,形成了“1979-1989”“1989-2002”和“2003-现在”等三个时期。朱佳木教授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和划分历史时期。因而,党的十四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成为时期划分的分节点。改革开放时期分成三个时期就是“1979-1992”“1992-2003”和“2003年至今”等三个时期。
此外,还有四分法、五分法等。其中,四分法是在1978年-1992年之间多划出了一个分节点(以党的十二大或者十二届三中全会作为分节点),五分法是在1992年-2003年之间又多划出一个节点。这两种划分法的合唱者寡。
综上初步分析可知,时期分期的依据及其对依据的阐释不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时期划分,就会使得历史的主题淹没在纷乱的事件中,不利于党史研究、学习以及开展国情教育。因此,加强对“依据”的把握,进而对改革开放史进行科学的时期划分,对于引领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改革开放时期划分的依据
“依据”是什么,就是历史进程的主题、体现主题的标志和时期划分的原则。
(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主题
改革开放的主题分总主题和各时期的分主题。总主题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也即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并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中国梦。在这个总主题之下,又划分若干分主题,分主题则是改革开放时期划分的依据之一。
(二)体现分主题的标志
具体来说,下列因素是改革开放时期划分必须考虑的:
第一是党的会议。主要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中央全会、党的各类中央工作会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党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而所有这些重大方针政策都是在党的会议上决定、通过,并通过党的各级会议进行贯彻的。因此,党的会议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划分标准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共开过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每次党代会闭幕后,又召开7-8次中央全会,每年年底都召开1次中央工作会议和1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时,还召开不定期的专题会议,如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共1次,1985年8月)、政治局扩大会议等等。
当然,每一次党的会议均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并非每一次党的会议都对历史进程起决定作用,只是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定通过党的某次会议来实现。如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党的十四大上决定和通过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看,对改革开放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主要是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中央全会。
第二是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进程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中,有些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有重大的影响。如唐代玄武门事件对唐代的影响,没有玄武门事件,就不会有贞观之治。因此,研究唐代的贞观之治,玄武门事件是绕不开的。研究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都是要花费相当功夫的。同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邓小平南方谈话就是重中之重的。
当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厘清哪些是重大事件,哪些事件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重大事件是否反映了历史进程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是领导集体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因此,中共领袖集体尤其是核心人物在国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不仅是党的领袖,而且也是国家领导人。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因此,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某些关键点上,领袖人物集团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及邓小平强调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中央政治局,特别是常委会。因此,改革开放时期的划分,党的领袖人物及其作用是必须考虑在内的。endprint
第四是现代化宏观战略。善于着眼长远、规划全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胜利的法宝。战略规划是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中国现代化事业是要分步完成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毛泽东曾经设想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这个设想现在看来是科学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偏差。先是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接着又发动了10年“文化大革命”,出现了大折腾。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史的时期划分,必须体现毛泽东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及其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党的十五大根据现代化进程,将三步走的第三步进行再次分解,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就是按照三步走战略以及新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的。为此,改革开放时期的划分要体现三步走以及新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第五是理论探索的成果及其指导作用。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向前发展,对理论也提出了新要求。理论本身并不是人为制定的,坐在办公室内是制定不出任何科学理论原则的。理论产生固然要求理论家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但是理论的产生还有赖于改革实践提供素材,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素材,就不可能产生出推动改革开放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理论思维,始终把理论创新看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先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建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有了这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有了正确方向。当前,在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重要的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促进中国梦的如期实现。
(三)时期划分的原则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时,强调指出:“对历史问题,还是要粗一点、概括一点,不要搞得太细”。就是人们常说的“宜粗不宜细”原则。上述原则如果放在历史事件的研究上,不一定合适,因为许多历史事件必须要求“宜细”的,太“粗”不能揭示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正如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材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在一定意义上,“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改革开放时期的划分是非常合适的,即主要抓历史进程的主题、本质和规律的东西,并把它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研究与考察。
三、改革开放的时期划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条基本路线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容,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改革开放时期的划分的主题就基于经济建设维度,辅之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维度等;改革开放时期划分的标志就是基于党的会议,辅之以重大事件的影响、领袖人物的作用、理论创新和宏观战略等相关的其它因素。为此,改革开放可以分为下列三个时期: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时期
这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时期,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此作为新时期的起点。此前的粉碎“四人帮”以及十一大的召开,尽管对中国的发展有影响,但是没有实现工作重点真正转移,不能作为新时期的开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逐渐全面展开。
经济方面就是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农村逐步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在毗邻港澳台沿海地区,创办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后,又相继开放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通过“放权让利”,把国有企业办成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实体。四是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进行价格体制、税收体制和财政体制为重点的配套改革。这些措施逐步打破计划体制的束缚,朝着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迈进。这就是“市场取向改革论”。
政治方面就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解决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二是建立了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体制,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尤其是中央最高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三是精简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包括精简各级政府部门的机构;解决副职过多、兼职过多的问题。
这期间,国内和国外均发生重大的事件,对中国改革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国内,发生了两次学潮和价格双轨制导致的腐败现象蔓延。在国外,发生了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的挫折,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期间的理论贡献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思考和探索。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邓小平提出“先富到共富”的思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建立责任制度,“责任到人,权利到人”。三是初步规划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从小康——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四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五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六是按照党的十二大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等,取得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并用于指导相关的实践。endprint
20世纪80年代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年代,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开,在发展主题、中心任务、理论创建、实践方式方法等均摆脱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束缚,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党的十四大——十六大时期
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显然,这是以重大事件和党的会议作为分期划分的标志。
上述的新阶段,其实质就是主题的深化,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突出的就是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相对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既是一种大胆的政治勇气,又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因为按照传统的观点,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人们最多接受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是不能够少的。不仅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这么看,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也这么看。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延续他自1979年以来的思考,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可以使用,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计划”和“市场”均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还在实践上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均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因此,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划分新阶段的标志,是科学的,合理的。
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期比上一阶段有许多显著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一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主要内容有:发展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等),大力推进价格体系;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计划职能的转变;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出发点;初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快住房制度改革;鼓励促进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二是落实邓小平东西部共同富裕“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是组织实施返贫战略,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等等。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呈现出新的亮点。一是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监督制度等。二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由传统的“人治”向现代法治的重大转变。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队伍。四是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通过深化改革,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五是顺利实现第二、三代领导集体交替,完善了最高领导的体制。第三代领导核心形式上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确立的,但从实际发挥作用上讲,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到十四大这段时间,第二代领导集体仍然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完全交接是在党的十四大顺利实现的。同时,在这一时期,最高领导体制还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的“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分别由不同的人担当做法,实行“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由一人担任的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对党和国家的不良影响,对最高领导人的任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在最高职位上最多能任两届。任满两届后,自动退休。
在科技方面,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在理论创新方面。一是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三是全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四是对现代化战略进行适时调整。“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在“九五”期间的1997年完成,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了小康。鉴于这种情况,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行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
这期间的重大事件就是通过“一国两制”重大举措实现了港澳顺利回归,实现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为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理论是科学的、可行的。为台湾回归祖国提供了范例。
与前一阶段相比较,这一时期的主题、各方面的改革措施、目标任务及成就均体现自身的特点,是“质”的发展。
(三)党的十六大年到至今
这是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党的十六大到至今,又是一个新时期。新时期的特点是什么?从新世纪召开的三次党代会的报告题目中,不难得出确切的答案。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依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小康社会”是三次党代会的主题,党代会报告是凝结全党智慧的成果。因此,新世纪以来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
历史地讲,在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就预示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前20年的主题。后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从新世纪开始,到建党100周年之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的奋斗目标。所以把党的十六大作为时期划分是合适的、科学的。
按照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4000美元(1980年价格)阶段,是社会矛盾多发、突发时期。处理得好,可以顺利实现现代化,如处理不好,就会进入现代化“陷阱”,引发社会动荡和危机,干扰甚至打乱现代化进程。“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的实现,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1000美元-4000美元的关键期。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呢?endprint
从国内来讲,一是贫富差距过大、有两极分化的苗头,且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在社会中严重地存在着。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然而,现实使人感觉到社会主义原则渐行渐远。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先后有大范围的非典疫情、大范围的禽流感,后有汶川等几次大地震。三是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加重,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枯竭,河流干枯。近年来的每年上半年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和2013年春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阴霾满天就是典型的实例。地下水污染严重,据统计,中国农村有三点五亿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四是社会腐败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权力寻租现象在相当范围内存在。五是拜金主义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道德滑坡、理想信仰淡化、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弱化的倾向等等。
从国际上看,问题也是接连而至。先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2006年、2008年又相继爆发“次贷危机”和影响世界的金融风暴,这对于持有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西方故意挑逗中国,喧嚣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在意识形态上推行“普世价值”,推行西方的民主观,遏制中国崛起。中国周边国家借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时机,携美国以自重,挑起与中国的领海、边界的纷争不断增加,干扰中国的发展。等等,问题应接不暇。
为了建设好小康社会,避免现代化建设的“陷阱”,我们党和国家在大政方针、战略规划、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总结,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社会保障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大台阶,即三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许多研究者形象地喻为“数千年未有过的大变局”时代。鸦片战争之时,国家也是遇到“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不过那时的大变局是从兴旺走向衰落的大变局,那是令帝国主义宰割的历史局面的开始。现在就不同了,是迈向现代化,向着世界最发达国家逼近和超越的大变局。
在矛盾多发时期,中国不仅迄今没有出现现代化“陷阱”,反而是取得如此成绩,究其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理论上获得重大成果并成功地指导实践。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上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展开探索,形成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南。二是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容,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三者的关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同时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的整体规划,尤其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四是以党员先进理论的学习教育、实践教育和信仰教育为基础,以严格党纪国法为抓手,推进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完善集体领导体制。一是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党的十六大以后,顺利实现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的交接;党的十八后,又顺利实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的无缝对接。中央的集体交接班制度尤其是实行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三位一体”体制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是保证党和国家的长久治安和现代化稳步推进的关键。对此,江泽民指出:“这样的领导体制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一个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二是积极探索集体领导的机制问题,形成了领导集体集中学习、集体调研、集体决策的集体领导的方式,并且已经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第三,继续按照“两个大局”的思路,在进行西部大开发同时,相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原崛起战略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的住宅上,都要加大投入。在免除了农业税的基础上,还对农业、农民、农村实行各种补贴和扶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第五,加强基础建设,主要有:拓展高速公路,发展高速铁路,建设乡村公路;提高个税税收起征点,增加居民的收入;从医疗制度、社保制度、就业制度着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等。
通过这些措施,让广大人民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而避免步入“拉美陷阱”。
笔者在文中基于发展的主题、党的会议、领导集体的作用、现代化战略在各阶段的任务的实现等因素,将改革开放时期分成三个时期。这种划分,在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上述诸因素的有机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召开时期,是以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为主题、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的实现、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作用的统一;党的十四大——十六大召开时期,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三步走的第二步的实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作用的统一;党的十六大年到至今的时期,是以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新三步的第一阶段任务的实现、以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前后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的作用的统一。
笔者的这种划分与党史学界朱佳木等一些知名专家的观点大体一致,当然所作的阐释则是不完全相同。
责任编辑 何成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