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谊
【摘要】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了解到历史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且能够对历史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学会用历史观念去看待社会问题,人文素质得到提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教学为例,探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2-019-010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由老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在分组的形式下针对某一论题展开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精神,明确了老师的辅助作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开放式特点也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遵循原则,精心准备论题
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论题展开的,论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讨论的顺利与否以及讨论的效果,因此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精心地准备论题。第一,论题应该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即论题的内容应符合历史内容与现实生活,所设计的问题要具体到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一般以讨论价值较高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为主。如学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则可以设计:“讨论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优缺点,并从中总结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什么特征。”这样的论题。第二,设计的问题应一定的启发性,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历史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解释类、史实类、评价类,前两类可以结合教材用较为简洁的语句表述、解释,而最后一种则需学生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因此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的问题可以扩宽学生的思维,讨论价值较高。第三,论题应具有综合性,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是历史学科的学习目标之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设计论题时应考虑问题的综合性。可以在学习完一个专题时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设计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章节内容有更加系统化的认识。比如学习完《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时可以设计“讨论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列强是如何不断加剧侵华步伐的?”这样的论题,使学生通过讨论梳理各项不平等条约,建立本专题的框架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2.以生为本,营造讨论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已以达到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有利的讨论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可以将要提出的论题设计相应的情境,引出论题,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为学生展开讨论提供良好的讨论环境。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出问题,比如:“如果你是洪秀全,那么你认为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什么不足?怎么改进?”让学生感受洪秀全当时的处境,使学生对这一历史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展开积极的讨论。同时,老师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思维、分析思路,对偏离主题的讨论进行及时的引导,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3.把握进度,合理安排时间
在实施讨论式教学时,还应对课堂的进度进行实时的掌控,把握好进度,合理地安排讨论的起止时间。因为如果讨论时间太短,则学生没有充足的讨论时间,没有时间阐明自己的观点,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如果时间太长,又会影响整个课堂的进度。因此,老师必须合理的安排讨论时间,对跨度较大的综合性论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如果是随堂提出的论题,则要根据问题强度安排8~15分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比如针对整个专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大模块提出的论题,因为跨度大、内容较多,可以预先通知学生,并且应安排15分左右的时间。
4.尊重差异,合理进行评价
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心理承受能力、知识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心理较敏感的学生,当面批评很可能对其自尊心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对其身心发展造成长远的影响,为此,老师要严格自己的言行,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而在讨论式教学中,及时地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表现有更客观的认识,老师应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比如对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看法,部分学生会代入较强烈的个人因素,从而进行极力的批判,对于这样的情形,首先要对该学生用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看待问题的不同点作出肯定,同时,要对该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方式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其意识到应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而不是仅仅从主观方面去评价。
结语
老师应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应用讨论式教学时,要遵循原则,精心准备论题;在开展讨论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为其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同时还应把握好课堂的进度,合理安排好讨论时间;最后,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讨论结束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总之,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