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友
【摘 要】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实验室管理存在的管理模式混乱、实验室利用率低、师资队伍弱化、仪器设备落后等问题,探索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提出了实验室管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字】高职 实验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92-02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验室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实践性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是帮助学生获得操作常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平台,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方法,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实验室管理确实是教育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施开放式管理,克服计划内实验课时少、实验项目单一、实验设备落后等实际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重视实验课、喜欢实验课,积极到实验室锻炼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实验室管理改革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发展方向
(一)提升实验室教学管理水平。实验室教学管理包括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课教学评价的改进等。实验室的任务就是根据实验课的教学计划设置,承担相应的实验任务,为学生检验理论知识和学习操作技能提供物质平台,确保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当中,学校及教师工作的重点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创造条件,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规律,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职业能力素养。
(二)加强实验室工作管理力度。实验室工作管理包括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起草年度工作规划总结、实验仪器设备的供应调配、协调实验室经费等。这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到实验室及教学现场,调查了解实验开设基本情况,如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参加人次、仪器设备的消耗库存情况等,从而为经费分配提供参考,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实验室管理工作并不是传统观念中仅仅把实验室门打开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在时间、空间、设备、资源上为学生提供服务,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混乱,缺乏统一调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是由校、院、教研室实施三级管理,实验室功能单一,管理体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需要,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优势;实验室资源缺乏统一调配,力量分散,无力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无法承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人事结构、利益关系等原因导致实验室无法实现开放性管理,相近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开展,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浪费了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不强,阵地建设有待提高;经费投入缺少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经费机制不健全,实验室难以进入良性轨道。
(二)忽视实验教学,实验室利用率低。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啊下,我国高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仍愿遵从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不愿改革创新,忽视了学情的发展变化,实验课长期处于边缘状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被打消,实践动手能力越来越弱,职业能力的素养提升存在很大局限。实验内容单一,大部分实验课程安排的都是呆板的验证性实验,缺乏锻炼学生技能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导致实验课的效果发挥不明显,没有实现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教学目标。另外,实验课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保证充足的课时及优先排课的权力,造成实验课排课量小且时间安排不科学,导致实验室长期利用率不高,短期实验课密度过大。
(三)师资队伍弱化,缺少新技术实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实验教学和管理岗位,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职称评定处于弱势,教研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除固定课时去实验室外,平时很少自主安排时间钻研业务,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教师科研能力存在局限,导致很多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无法正常开设,实验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四)仪器设备落后,影响实践教学。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用于实验室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较少,实验室面积不足,实验设施设备陈旧落伍,更新换代迟缓,实验效果不理想,实验教学至今处于薄弱环节。高职院校的实验课师资力量不足,欠缺实验室仪器设备保养、维护和管理的经验,教学科研实际需求和仪器设备采购脱节,必备的实验设备供给不足,而采购的仪器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实验室管理体制,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深化高职院校(下转第167页)(上接第92页)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核心就是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往的实验室管理是各个专业院系“各自为政”,这种分散式管理不仅不利于统筹规划,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因此,要将全校各类大小实验室整编,成立专门负责全校实验室管理的机构—— 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中心的管理应以制度化、规范化为基本要求,以各学科的教学需求为具体依据,建立健全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任何一个细微的管理项目都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责任清晰、奖惩分明,并以此为依据纳入年终考核,为加强实验室管理提供制度保证。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新和改进实验室工作计划,逐步建立起为学科建设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双目标服务的科学工作体系,以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管理的高效化和实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创新优化实验内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验项目方面,要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积极创新研发综合性、应用性的实验项目,撤减陈旧的演示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方面,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实验教学,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操作,侧重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创造能力强的高素质高职人才。在实验评估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演练、试做、纠错的机会,难易结合、循序渐进,精心设置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核项目,高低年级的考核应该分级别、分梯度进行,保证实验教学的评估效果真实有效。
(三)全面开放实验室,实现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理念上,从陈旧的设备资源管理转变为创新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摸索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将实验室内部的软材料全部整合到网上,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和信息化。如时机不成熟,可以先把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流程、设备操作规范图、学生守则等开放。在实验时间上,要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为各院系、各专业学生创造便利的学习条件,采取实验室预约制,需要练习的学生在信息系统上发出预约请求,管理员调配好时间便可以发放权限。
(四)构建合理的人员梯队,提升实验室师资水平。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理论基础深厚的教师队伍稳定在实验教学第一线。提高实验室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等方面,与理论课教师同等对待,加强实验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供下企业顶岗锻炼的机会,使实验指导教师获得更高的学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实验课教师将科研带到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科研积极性。还可以尝试从企业生产一线中选聘技术精湛、有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实验教师。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提高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形成结构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师梯队。
【参考文献】
[1]赵越.高职高专实验室建设的探索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