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角下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研究

2016-01-29 12:33:51孙晓倩黄华燕石铁峰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东盟多元文化中国

孙晓倩 黄华燕 石铁峰

【摘 要】阐述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的基础,探讨教育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策略:创新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办学,鼓励东盟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教育中既要学习和吸收又要包容和尊重东盟文化。

【关键词】中国   东盟  多元文化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60-02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地理上是近邻,国际上是友好邦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促进加深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上中国与东盟各国近年来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入,这促使双方的文化交流突破了自然条件的制约,超越了传统的时代模式,涉及的领域愈加宽广深入。为使双方的多元文化能够和谐共存,共同促进,本文主要从教育视角探讨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问题。

一、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的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滕星教授曾提出:“—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会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应具有多元文化整合功能。引申来看,世界各国诸民族的不同文化,对人类社会实践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也就是存在整合多元文化的必要。在世界诸国经贸、文化、教育往来频繁的今天,应倡导整合国内外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具体来说,中华民族既要学习本民族文化,也要适当学习和了解国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尤其体现在教育领域。

中国在与东盟国家不断扩大合作范围的同时,东盟各国的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这不是否定我国的民族文化,而是对我国原有民族文化品性和境界的提高,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我国既要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东盟各国民族文化,以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华人文化、儒家思想、佛文化和那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似的理念,这就为彼此的文化整合奠定了基础。

广西是走向东盟的桥头堡,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许多东南亚国家是近邻,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某些共同的民族、宗教、习俗等。边境往往是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特殊场域,这个场域中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依据是其本身的特征及客观条件。广西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2个世居民族,古时候就形成了“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瑶苗住山头”的民族分布格局。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几千年来,壮族与迁入的汉族各支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为广西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历史人文条件。这为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因此,本文主要以广西为例,从教育视角来对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策略进行探讨。

二、教育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多元文化整合策略

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因此,从教育视角来看,中国—东盟的多元文化整合主要体现在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那么,中国—东盟的多元文化整合措施也就主要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入手:

(一)创新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我国作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向东南亚国家输出人才的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也向我国境内输入人才,这就带动了中国与东盟彼此间的教育交流与发展,这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过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区域特色建设工程目标》显示,广西与东盟的学生流动人数越来越多,到2020年将建成中国最大的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学生流动中心。当前,广西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日趋强劲,开拓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机制迫在眉睫。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应逐步由民间学术团体组织发展为政府统一规划、细致部署,这样能有效保障资金、人才、技术合理分配,高效利用。

(二)大力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办学,鼓励东盟国家学生来华留学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鼓励国民学习小语种,为鼓励更多考生参加小语种专业的学习,培养更多的小语种专门人才,很多省区对外语选考非英语语种、本科院校志愿中报考非英语语种外语专业的考生,在录取时实行加分投档的照顾政策。这一政策对于解决非英语语种外语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目前,广西区内部分综合性高校开设有东盟诸国的官方语言专业,广西已成为东盟学生来华留学的优越选择地之一,区内有23所高校招收有东盟国家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早从2004年开始,为了推广汉语言文化宣传教育,广西教育厅就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的建设;很多综合性大学开设有小语种专业的大学都实行“3+1”培养模式,即将学生送到对象国高校留学一年,为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有将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东南亚地(下转第74页)(上接第60页)区“汉语热”持续升温。比如在泰国,其机场、各大旅游景点,甚至餐馆和超市,随处可见中文的标识牌;珠宝店里店员的中文很地道;就连观看马戏,虽然现场观众来自世界各地,但解说员的语言只有泰语和中文。在近年来华的留学生中,东南亚国家异军突起,为来华留学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今后,广西教育厅也将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加大本土教育机构与国外名校联合办学力度;在专业建设方面增加国际语言课程,通过全球招聘、中长期国外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

(三)教育中既要学习和吸收又要包容和尊重东盟文化

在加强对东盟文化软实力拓展力度的同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强制同化,防止因一枝独秀而失去进步的土壤。因为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会受到时空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包容和尊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历经“黄金十年”之后,即将创造“钻石十年”,因此,东盟国家也愈加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尤其注重拓展自身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与国际视野,推动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合作是东盟国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深切渴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要指望彻底消除某些极端文化思想,只有彼此间相互尊重理解、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发展与共识。在教育领域,既要注重对东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也要注意包容和尊重东盟的一些不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进。例如,对于东盟国家一些有益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和吸收,而对于东盟国家一些与我国主流文化不尽相同的教育思想,则可以采取包容和尊重态度,以促进双方文化的协同发展。

总之,当今中国文化景观异彩纷呈,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社会各领域,与主流文化相异的各种文化创造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当代中国开始经历多元文化的洗礼。在世界文化异彩纷呈的强劲浪潮中,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在多元化发展进程中既要继承和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又要不断学习、吸收其他优于本民族的异族的文化成果,这样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坚持主流文化,以主流文化为中心形成辐射作用,进一步规范、引导其他亚文化的注入,使各种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各种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印尼国会演讲: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EB/OL].(2013-10-04)[2014-10-20].http://www.china.com.cn/v/news/2013-10/04/content_30199667.htm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国家教委.100所高校社科青年教授[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重点项目)(2014JGZ165)

【作者简介】孙晓倩(1980-   ),女,山东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黄华燕(1982-    ),女,湖南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石铁峰(1962-    ),男,壮族,广西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东盟多元文化中国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对外经贸(2016年8期)2016-12-13 03:20:33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2:09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2:07:37
英媒:“中国”成美国网络威胁敏感词
环球时报(2012-05-28)2012-05-28 08: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