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庆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西藏山南856200)
新形势下谈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吴万庆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西藏山南856200)
电厂的项目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建设周期较长、投资规模较大、技术难度性较大以及管理协调比较复杂等等。在电厂项目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降低工程的整体造价、提升工作的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新形势下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电厂;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制度的不断深入,电力行业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在规模和经济形势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升,电力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来适应市场规律的变化。从现有电力体制改革中能够看到,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电力行业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方式能够优化电厂的生产管理模式,有效进行电厂人员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金,保证企业运营的顺畅,从而提升电厂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验的积累,近些年我国电厂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所建立的发电厂的主力机组大都是在20世纪建立起的超临界、超高压机组,并且全新建立的电厂系统标签量也能够达到50000点以上,但是在全新建设的电厂中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在不断的降低,例如一台400MW机组的发电厂只需要设置110人左右即可,这种形势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传统的多人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电厂管理需要了。
最近些年所建立的发电厂使用的管理控制系统大都是通过4C技术作为支撑的,这就要求采用全新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方式来进行创新的生产经营管理,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最大程度上发挥现有人员的能力,通过完善财务制度和信息资源来促进电厂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经营的不断提升。为了高效的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着眼大局,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作为手段,通过数据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将电厂内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并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电力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形成全面、完整、系统、实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2.1 信息化管理应用范围有限
现阶段电厂的信息技术大都集中应用在项目的前期建设方面,例如项目招投标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面,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的还是相关管理人员所具有的能力和经验。虽然很多规模较大的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但是真正有效运用的并不多,这也就不同从整体上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
2.2 信息网络化建设缺失
现阶段的电厂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通过单机版的应用软件为主,只是应用了计算机快速计算的能力,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网络化建设,也就无法实现信息方面的共享以及有效传递,造成信息应用效率比较低。例如电力项目需要在办公方面、生产管理方面、工程管理以及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要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若是没有形成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就会形成重复登录等不方便的操作情况,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也不能充分体现信息化的整体性。
2.3 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监控
信息化建设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能力作为支撑,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电力制度改革的进行,电力企业的人员在不断精简,在信息化专业方面更是人员短缺。这就造成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使得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例如在信息化系统开发过程中常常出现开发不够充分的问题。
3.1 不断提升电厂内部的工作效率
优化完善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不断提升电厂内部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从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1)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手段,避免由于信息迟滞所造成的经营决策方面的不准确。可通过建立起网络平台的方式加强移动办公手段,同时要借用信息提醒的方式来确保信息能够顺畅的流通,从而在形式上增加办公区域,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够随时的接收到信息,对于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推动信息沟通交流的有效性以及及时性。
(2)要充分体现出闭环实时的管理理念。要建立起闭环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的建设对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整合以及反馈,这样就能够加大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速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将所收到的信息和电厂内部相关流程进行充分结合,要充分利用资源重组所获得的优势,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加强管理的模式,从而促进生产经营的信息化、规范化。
3.2 增强电厂的数据支持服务力度
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就是要不断优化完善数据支持服务建设,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输出数据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厂后期正常的生产经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要加强电厂预算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性以及在线控制的可靠性,要多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工程设备以及机座的情况进行实时计算分析,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的对比进行预警判断,这样就能够达到严格掌控的目的。
(2)要加强竣工结算的数据库建设,这样能够给竣工结算提供比较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利用信息化建设获得更加准确的概预算口径尺度以及费用细分。与此同时,还能够对于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物资入库以及工程合同费用数据进行更加详细的决算以及划分,这样能够确保后期工程结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要为后期达标生产的系统建立起数据检索体系,这样就能够通过对相应内容(主要包括主要设备清册、固定资产的清册以及价值、工具的清册以及价值、备品备件的清册以及价值、分解结构等等)建立起电子文档,从而确保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流畅性以及设备数据的准确性。
3.3 加强电厂内部的管控力度
增强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电厂内部的管控力度。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实用性不足,限制电厂内部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信息化可用性比较低。所以要增强电厂内部管理控制能力、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可操作性,就需要将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改造的对象进行系统升级和设计,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1)要对信息流程的设计更加清楚、明晰,保证信息接收人能够快速了解信息发送的具体时间、信息的发送人以及信息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这样就能够确保后期发生某些问题时能够及时、准确的找到关键点所在,从而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要能够很好掌握业务流程的覆盖性。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一定要针对管理体系的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设计,要充分结合电厂内部其他部门的相关系统内容。
(3)要增加意外流程处理功能的设计,这样就能够避免由于没有根据流程执行的相关业务内容也可以归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同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增强,我国电厂正常的生产运营成本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在市场中竞争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很多电厂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方式的优化,在进行资源方面的重新整合。与此同时,相关电厂也在大力推动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逐渐的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电厂的建设,从而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以及竞争力,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电厂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手段,避免由于信息迟滞所造成的经营决策方面的不准确、增强电厂的数据支持服务力度以及加强电厂内部的管控力度等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电厂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1]颜培启.新时期电厂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7):15~17.
[2]张研.谈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J].项目管理技术,2015(01):28~29.
[3]刘广平.信息化电厂体系中SIS系统建设[J].电力信息化,2014(10):18~19.
[4]陆之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浅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58~61.
[5]张星海.浅议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8):15~17.
TU71
A
1004-7344(2016)28-0141-02
2016-9-18
吴万庆(1975-),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发电厂信息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