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9 03:49:26张耿豪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思明曼月乐腺肌病

张耿豪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湖南 湘潭 411100)

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耿豪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湖南 湘潭 411100)

目的分析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腺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曼月乐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2个月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痛经程度50%低于对照组75%,对照组月经流量>80 mL 1例(2.25%)高于观察组>80 mL患者无,且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12 mm 2例(5%)高于观察组>12 mm患者无,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优思明;曼月乐;子宫腺肌病;效果

曼月乐为近几年于临床中关注度较高的药物型子宫内节孕体系,兼具避孕及治疗妇科疾病的作用,且经临床使用检验后,效果安全显著;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性疾病,其病因多为子宫内膜及腺体进入子宫肌层,病状为月经量过多且经期过长,经期疼痛剧烈及子宫增大,患者病情恶化将导致终生不孕,病情严重患者需实施子宫切除手术[1-2]。本研究为探讨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以回顾性方式重点分析本院收治的子宫肌腺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腺病90例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大及子宫体积变大,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年龄21~46岁,平均(35.08±3.21)岁,其中已婚26例,已育14例,病程2~21年,平均(8.13±4.05)年;观察组年龄22~47岁,平均(34.15±4.33)岁,其中已婚33例,已育27例,病程3~20年,平均(7.25±4.1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年龄于18岁以上80岁以下;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已经常规检查,患者皆无使用节育器与优思明禁忌证,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患者接受治疗皆为自愿前提下开展本研究方案。

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障碍患者;预计存活期<6个月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对照组:于月事干净后3 d,由专业技术人员经阴道实施彩超检查,测量患者子宫体积并抽取静脉血,而后填写调查问卷;月经周期第5~8天安置曼月乐(天津市百信康医药有限公司,H20120158, 52 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月经第3天治疗优思明(Bayer Schering Pharma AG,BH20080335,每片含炔雌醇0.03 mg和屈螺酮3 mg),口服,1次/天,持续治疗21 d。两组患者皆于超生监视环境下实施治疗,保证放置位置正确、正常。

1.4 观察指标:曼月乐放置后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痛经程度及月经量。使用口述评分法对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经,1分为痛经但可忍受,对正常生活无影响;2分为中度痛经,影响日常生活并降低患者工作效率;3分为重度痛经,对日常生活影响大,需卧床休息1 d以上。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12个月痛经程度对比: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皆有缓解,但观察组痛经程度低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对照组无痛经10例(25.00%),轻度痛经15例(37.50%),中度痛经14例(35.00%),重度痛经1例(2.50%);观察组无痛经25例(50.00%),轻度痛经18例(36.00%),中度痛经7例(14.00%),无重度痛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12个月月经量对比:治疗后两组月经量皆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对照组月经流量>80 mL 1例(2.25%),30~80 mL 8例(20.00%),<30 mL 17例(42.50%),闭经14例(35.00%);观察组月经流量>80 mL患者无,30~80 mL 33例(66.00%),<30 mL 10例(20.00%),闭经7例(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皆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抑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12 mm2例(5%),8~12 mm 29例(72.5%),<8 mm 9例(22.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12 mm无,8~12 mm 31例(62.00%),<8 mm 19例(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其腺体与间质通过入侵子宫肌层,于激素影响下,产生周期初学与肌纤维结缔增生现象,导致弥漫性或者灶性病变。此病症于30~50岁女性中年群体中多发,于妇科检查中子宫变形为增大或质硬、压痛,临床表现为痛经与月经量过多,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于传统治疗中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然而此治疗方式其并发症较多,并导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3-4]。为寻求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低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无痛经25例(50.00%)高于对照组无痛经10例(25.00%),且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抑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并减少患者月经量。考虑可能因为曼月乐作为T型节育器,其含有孕激素,于患者宫腔内置入曼月乐后,可通过释放左炔诺孕酮缩小患者内膜异味病灶,从而使患者子宫内膜变薄,最终实现减少患者月经量,缩小患者子宫体积的目的[5-6]。由于宫腔内置入左炔诺酮,可对子宫内膜其腺体与间质产生作用,导致内膜萎缩;同时通过对其雌、孕激素的刺激,降低其反应能力,从而抑制内膜增殖与内膜出血状况,有效控制患者痛经症状;并且优思明辅助曼月乐联合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于孕激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萎缩与变薄,患者月经量减少后,停药将降低患者阴道非经期流血概率及节育器移位概率[7-8]。另外若想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控制,需于患者内膜源头进行干预,方能简介抑制其内膜生长,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月经量,而曼月乐其于宫腔内浓度为血液循环其浓度的1000倍,可高效作用于局部孕激素机制,因此可为抑制子宫内膜起到显著效果[9]。但本研究因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未分析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将造成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并做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其发病率高,且于目前尚未发现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而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起到避孕效果之外,有利于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并减少患者月经量,并且可有效抑制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1] 黄玲,袁慧,胡问成,等.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9):633-635.

[2] 谢树瑞,李镔薇,庾建中,等.子宫内膜息肉50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其药物治疗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9):16-17.

[3] 夏晓静.LNG-IUS单用或与屈螺酮炔雌醇联用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7):1301-1302.

[4] 袁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24-127.

[5] 张彭南,朱杰,薛晓红,等.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2):612-614.

[6] 石玲,文怡.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65例[J].河南中医,2015,35(7): 1642-1643.

[7] 陈丽,程忠平.保留子宫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现状与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4):413-416.

[8] 郭红艳,董金菊,王玉婷.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43-2545.

[9] 刘艳秋.优思明辅助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21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9(1):167-168.

R711

B

1671-8194(2016)36-0124-02

猜你喜欢
思明曼月乐腺肌病
放置曼月乐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避孕的临床价值分析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2
曼月乐
——既能避孕又能治病的环
关于思明和他的日记
全国冠军谢思明经典中局赏析
棋艺(2016年4期)2016-09-20 06:03:24
书的自述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