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杰 张丽静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
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致颈动脉窦综合征1例
马杰张丽静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
一般资料
患者,男,53岁,因“反复晕厥3个月余,加重半小时”于2014年9月2日第一次入院。入院时查体:P 40次/min,BP 122/56 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左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边界不清、范围约4 cm×5 cm,质韧,触痛,活动度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4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示:左肺门软组织肿块,考虑肺癌;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2.05 ng/mL。后进一步行纤支镜镜检:左肺上叶上段支气管开口黏膜呈新生改变,管腔明显狭窄;病理示:左肺上叶黏膜组织慢性炎,见有变性坏死组织。2014年9月6日在局麻下行“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淋巴结活检:左锁骨下淋巴结转移癌;免疫组化:符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CGA灶(+),syn(+),ck7(—),P63(—),TTF-1(—),Ki67阳性率约80%。患者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并左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成立,窦性心动过缓、给予“心宝”口服,并积极治疗原发病,于2014年9月12日行“DDP 40 mg d1-3 + VP16 0.1 d1-5”方案化疗1个周期,患者1个周期化疗后咳嗽明显减轻、左颈部肿块基本消退,心率很快上升至90次/min左右,后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2014年12月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一过性T波改变(心率快时出现)。
讨论
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的分叉部,内有压力感受器,经舌咽神经与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相连。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肌做功、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静脉容量。其反射通路是经过窦神经至孤束核,再传至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产生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1]。颈动脉窦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CSS)是一组自发地突发性头晕、乏力、耳鸣以至晕厥的临床综合征。于1930年由Roskam等首先报道,随后Weiss和Bake对15例病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颈动脉窦的超敏反应是发生晕厥的原因。CSS发生率可达10%,尤其在50岁以后多发,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为多见。临床上主要有三型:①心脏抑制型:以心动过缓为主。②血管抑制型:以血压低为主。③脑型:以意识丧失为主,严重发作时可发生意外,危及生命[1~3]。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现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压力感受器学说[4],认为引起颈动脉窦反射异常的病变部位在颈动脉窦受体周围,因颈动脉硬化、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附近炎症、肿瘤及瘢痕压迫等,引起颈动脉窦感受器感受异常;另一种是中枢病变学说,Miller等[5]认为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变部位在自主神经核水平髓质变性,但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以“晕厥”为首发症状,高度怀疑左颈部肿物所致颈动脉窦综合征,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并左颈部淋巴结转移,因神经内分泌癌对化疗敏感,经1个周期化疗后,颈部淋巴结明显消退、逐渐变为窦性心律,未再出现晕厥发作,更进一步证实了颈动脉窦综合征的诊断。该病例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同时要善于开阔思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Toorop R J,Scheltinga M R,Bender M H,et al.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carotid sinus syndrome[J].J Cardiovasc Surg(Torino),2009,50(5):683-686.
[2]陈发胜,张自雄.头颈部肿瘤致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13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1):56-57.
[3]陈柯萍,张澍.起搏治疗神经介导性晕厥[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63-65.
[4]Healey J,Connolly S J,Morillo C A.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sinus syndrome:is pacing the answer?[J].Clin Auton Res,2004,14(Suppl 1):80-86.
[5]Miller V M,Kenny R A,Slade J Y,et al.Medullary autonomic pathology in carotid sinus hypersensitivity[J].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2007,34(4):403-411.
(收稿日期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