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2016-01-29 09:52陈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5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陈丽娜

(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陈丽娜

(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 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2%);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肌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组织出现循环障碍后导致,该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且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极易使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死亡[1]。我院为了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两组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25例脑梗死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年龄49~78岁,年龄均值为(60.32±1.35)岁。实验组25例脑梗死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10,年龄48~77岁,年龄均值为(60.14±1.42)岁。对比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具体为: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以及用药剂量,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切忌随意增减药物使用剂量;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情绪,例如焦虑、担心、烦躁、自暴自弃等,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遵医嘱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训练、语言训练、步行训练等,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达到提高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1.3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选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2]。

1.3.2效果判定标准:结合患者肌力的恢复情况主要将其分为六个级别:护理后,若患者感觉不到肌肉收缩为0级;若患者可以感觉到肌肉收缩,但不能进行运动为Ⅰ级;若患者不能单独完成运动,需要他人帮助可完成简单的运动为Ⅱ级;若患者能承受自身重量,并能完成简单的运动为Ⅲ级;若患者能完成中级的运动,且不需他人帮助可完成运动为Ⅳ级;若患者能自行上下床,偏瘫部位恢复情况与健康部位无明显差别为Ⅴ级[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数据分析,满意度及肌力测验结果属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Ⅲ级,有16例患者为Ⅳ级,有1例患者为Ⅴ级;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为Ⅲ级,6例Ⅳ级,17例Ⅴ级;经比较可知,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满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为:实验组25例患者中,满意16例,较满意8例,只有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2.36±5.25)分;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满意8例,较满意10例,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8.59±4.39)分。

3 讨 论

脑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肢体麻木、吞咽困难以及失语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脑梗死治疗不及时极易使患者出现偏瘫现象,有数据显示,脑梗死患者出现偏瘫的概率高达80%,为促进患者预后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5]。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1身体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每隔1 h翻1次),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减轻患者痛苦,在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保证姿势正确以及动作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或疼痛。同时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此外,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头部按摩,促进患者脑部循环[6]。

3.2运动训练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程度对患者实施患肢训练。待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稳定且患者不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屈曲肘关节、漱口、梳头以及换衣等动作[7]。

3.3语言训练: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实施简单的舌头伸缩训练,可以根据患者的好转程度让患者练习发音,学些简单的句子,同时也可以对患者提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语言功能[8]。

3.4坐位训练: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步对患者实施坐位训练,指导和协助患者自己起床、坐轮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控制训练时间。

3.5站立训练:护理人员应结合上述的训练情况对患者逐步实施站立训练,刚开始,应协助患者站立,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控制患者的站立时间,多给予患者支持鼓励,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再根据患者的训练结果,逐渐对患者实施步行训练,尽早帮助患者实现独立行走。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出24.00%,这说明对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且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相比于常规护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恢复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得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肌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1] 靳春艳.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研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436-437.

[2] 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3] 张肖明.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治疗及恢复过程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3,11(11):179-180.

[4] 农红群.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4):123-124.

[5] 岳小丽,冀红霞.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1467-1468.

[6] 步晖.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及康复指导[C].//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182-184.

[7] 程朝惠.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172-173.

[8] 陈泽英.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的康复护理[C].//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2012: 365-365.

R473.74

B

1671-8194(2016)25-0278-02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