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芳(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莘县 252423)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临床检验分析
王丽芳
(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莘县 25242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儿应用酶联免疫进行检测,同时采取实验室检测进行辅助诊断。结果 多数患儿的血小板、白细胞正常或升高,C-反应蛋白、血沉经检验没有特异性,有部分累及心血管系统,复合性感染多数为痰培养。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早期的诊断有利于治疗疾病,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诊断需要将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冷凝集实验等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尽可能避免漏诊情况出现。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小儿发病中呈上升趋势,而且容易引起小范围的流行[1]。临床诊断肺炎中比较常见的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各种肺炎的10%,是一种原始的支原体[2-3]。其能够介入病毒、细菌二者之间的微生物,且可以自行繁殖。其主要会吸附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进而抑制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因此会损伤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最终导致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4]。在临床上对于小儿支原体感染主要采用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检验,现将结果示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年龄(3.4±2.4)岁,患儿年龄<6个月的有12例(23.1%),7~24个月的有30例(57.7%),24个月以上的10例(19.2%)。所有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拒食、哭闹不停、发热以及咳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出现肺啰音者较少,双肺呼吸音比较低、比较粗,在X线片下可见肺部均匀大片絮状阴影,且肺门阴影浓度增加。
1.2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P-lgM抗体。取患儿静脉1 mL血分离血清检测,且对进行痰、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冷凝集试验以及细菌培养等其他辅助检验。
1.3 治疗方法:给予患儿抗生素及时对症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1天1次,连续使用5 d;并给予患儿止咳、化痰、解热等对症治疗,在病情缓解后给予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天1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加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治疗后,所有患儿得到痊愈。
2.1 酶联免疫检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17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1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1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7例。
2.2 痰培养:52例患儿均进行痰培养实验,有14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有8例肺炎链球菌阳性,有4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有3例阴沟肠杆菌。
2.3 冷凝集试验:采2 mL静脉血患儿空腹,不抗凝,立即检测。冷凝集试验呈阴性的22例,冷凝集试验呈阳性的30例。
2.4 血气分析:52例患儿前臂动脉血,采用肝素抗凝在30 min内检测,血气分析异常的患儿23例,心肌酶轻度增高的患儿26例。
2.5 血常规检查:52例患儿均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4.0×109/L患儿21例,白细胞计数在(4.0~10.0)×109/L患儿25例,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患儿22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100×109/L患儿14例,>100×109/L患儿37例,血沉>20 mm/1 h患儿12例,C-反应蛋白>10 mg/L患儿21例。
2.6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正常患儿41例,尿常规检查异常患儿18例,出现尿潜血(++)患儿6例,出现尿蛋白患儿9例,尿白细胞WBC(+)患儿3例,尿红细胞RBC(+)患儿4例。
2.7 生化测定:在肾功能检查后,52例患儿均正常,其中出现丙氨酸酶轻度升高者7例,出现低钾患儿11例,出现低钙患儿8例。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内免疫功能失常,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后会增加患病率,进而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5]。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支原体在透过呼吸道表面的纤毛层后,吸附在黏膜的上皮细胞,并且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减少纤毛运动,进而使得上皮细胞受到损害,进一步出现肿胀和坏死,进而出现脑炎、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者需要给予早期准确诊断,从而对患儿进行有效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8]。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肺外的临床表现,常累及消化道,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等。对于此类患儿通常采用酶联免疫检验进行诊断检验,其主要优点为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以及灵敏度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因此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用可靠手段是酶联免疫[9]。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是抗MP-lgM,患儿发病1周后查处,在10~30 d会到达高峰,血清中MP-lgM抗体采取酶联免疫检验能够尽早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要结合痰、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冷凝集试验以及细菌培养等[10]。冷凝集试验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试验,患儿发病1周后可出现阳性反应。
本次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的患儿47例(90.4%),血沉加快患儿12例(23.1%),C-反应蛋白阳型患儿21例(40.9%),经检验无特异性,心肌酶轻度增高的患儿26例(50.0%),累及心血管系统,痰培养明显可见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肺炎链球菌阳性以及阴沟肠杆菌,多为复合型感染。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早期的诊断有利于治疗疾病,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诊断需要将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冷凝集实验等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尽可能避免漏诊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刘开运.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1):56-58.
[2] 惠玉常,张聪.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大叶性肺炎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6):97-98.
[3] 王丽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55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5):355.
[4] 林惠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222.
[5] 王海云,盛丽先.盛丽先教授临床应用养阴清肺汤举隅[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714-715.
[6] 高芳,王永霞,高心静,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0-1014.
[7] 赵久龄,王玉水,郭泽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02-1504.
[8] 娄兴旺,梁玉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J].内科,2014,9 (1):82-90.
[9] 李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90例肺外表现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2):143-144.
[10] 李燕.2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6-67.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