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兰
(苏州市姑苏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苏州 215007)
儿童视力保健的预防及体会分析
唐惠兰
(苏州市姑苏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苏州 215007)
目的 分析儿童视力保健的预防及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视力保健检查的936名托幼机构儿童,其中低常68人,低常检出率为7.26%;对低常儿童持续性开展视力保健工作。结果 经分析,家属对于视力保健的健康知识均有所了解,但是知识掌握不全面,通过健康教育得到较大的改进;对低常儿童家长进行持续性视力保健知识教育,随访1年发现,接受视力保健健康教育的低常儿童与未接受视力保健健康教育的低常儿童相比,恢复率更高。结论 开展儿童视力保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儿童视力不良情况,通过采取积极干预,可以改善低常儿童视力,对于预防儿童视力低常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儿童视力保健;预防;视力低常
随着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视力不良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视力疾病在体检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呈现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根据临床资料显示,3~6岁的儿童已经基本完成了眼睛的功能发育,是争取儿童视力健康的关键时期[1]。此时开展儿童视力保健工作,了解儿童不正确的用眼习惯采取积极的健康教育和纠正手段是改善儿童视力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儿童视力保健工作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视力保健检查的936名托幼机构儿童。
1.2 方法:开展视力筛查工作,主要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度的检查,标准采用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制定的视力筛查标准。针对存在低常情况的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嘱咐家属定期带儿童来院复查。初诊和复诊时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视力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机选择34名儿童家长对其进行眼保健知识宣传与培训,为健康教育组。另34名家长未接受教育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家长对眼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的影响。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30 min,眼睛与电视的距离超过电视屏幕对角长度的5倍;儿童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 cm左右,看书时间超过15 min后应适当休息;指导家属和儿童正确开展眼保健操活动,但是由于儿童好动,手部清洁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使用脏手接触眼睛。学龄前儿童应当重点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向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视力保健宣传手册[2],介绍日常生活中错误的用眼习惯,共同保障儿童视力健康。
1.3 数据处理: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1 视力低常儿童的随访结果:健康教育组中23名儿童视力恢复正常,11名未恢复。对照组中10名儿童视力恢复正常,24名未恢复。对照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儿童家属参与儿童视力保健工作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之前,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得分为(59.41±13.01)分、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为(60.00±11.81)分,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6)。健康教育之后,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得分为(80.29± 11.67)分、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为(66.18±14.77)分,对比两组前后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儿童视力保健工作是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对于预防儿童视力下降具有重要价值[3]。随着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儿童接触荧光屏幕的概率越来越高,很多家长疏于防范,儿童与其接触的时间也不断延长,这是造成儿童视力下降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4]。加强儿童视力保健工作,预防眼部问题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本次研究发现,儿童家长对于视力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知识程度明显较低,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没有理解,通过对家长的眼保健知识宣传与培训,让家长掌握视力健康知识,对预防及纠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以下的体会:首先,家长应当重视儿童眼部健康问题,掌握眼保健知识,预防眼部疾病,及早发现异常并接受治疗。一旦发现异常家长应立刻带儿童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积极进行视力评估,防止眼球疾病的恶化[5]。第二,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儿童视力保健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指导家长监督儿童的用眼,首先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养成用手揉眼的习惯,其实在运动和游戏之后禁止使用脏手接触眼睛;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在光线良好的条件下看书、鞋子,灯光昏暗的情况下避免阅读,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在33cm左右。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超过30 min[6];针对存在屈光不正的儿童,采取正规的散瞳和验光处理,不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眼镜。家长注意儿童的膳食平衡,经常开展户外活动,改善视力。指导儿童正确地开展眼保健操,每天10 min、改善视力。
预防眼部外伤和传染性疾病,儿童在日常游戏与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危险场所和物品,不要使用烟花爆竹,儿童使用的玩具应充分保障其安全性;积极预防眼科传染性疾病,减少到人多菌杂的公共场所活动,眼部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期减少外出活动,加强手部卫生和眼部卫生。
[1] 高海涛,金春华,张悦,等.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0~6岁儿童屈光常规保健及转诊标准的探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1,19(3):106-109.
[2] 陈小丽,林毅容,严冬梅,等.促进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J].护理学报,2011,18(2):68-70.
[3] 张海林,严柳青,黄惠萍,等.三位一体眼保健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689-690.
[4] 董益萍,沙吉达,朱剑锋,等.上海市社区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29-33.
[5] 谢斌.湖州市白雀乡2005~2007年4~7岁儿童视力低常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9-90.
[6] 亓德云,谭晖,林可,等.上海市某区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视力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94-96.
R725
B
1671-8194(2016)35-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