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珊 高玉芳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放射科,山东 济南 250022)
碘对比剂在小儿增强CT中的应用及体会
朱玉珊高玉芳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放射科,山东 济南 250022)
目的 CT增强扫描是影像学病灶定性、定位诊断依据,也是临床治疗依据。根据小儿生理特性,制定多方措施,正确使用碘对比剂,能有效减少或杜绝不良反应及意外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碘对比剂在增强CT扫描1075病例中,9例不良反应与5例渗液的观察及处理,集结临床数据,查找原因,总结要点,持续改进。结果 坚持流程操作,严密观察,严扣环节,量化细节,针对问题,对症处理,使损害最小化。结论 加强责任心,保证增强扫描成功及影像质量,保证患儿安全。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渗液;方法;结果;体会
CT增强扫描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入大剂量、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通过血液循环增加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区分,以致病变与正常组织差异更为明显,对病变的检出率、影像学定位定性、鉴别诊断的正确性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依据。CT增强扫描已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组织,使用范围已扩展至心肺大血管及各部位CTA。因此碘对比剂作为增强扫描必备药物,使用量日益增加,对其剂量、流速不同要求日趋严格,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1.1一般临床资料:2015年1~12月,我院共做CT增强扫描1075例,性别:男680例,女395例;年龄:1 d~1岁379例,1~3岁242例,3~6岁246例,6岁以上208例;体质量2.5~60 kg;部位:胸部516例,腹部152例,胸腹联合22例,心肺CTA296例,其他部位89例。 共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总数0.84%,其中轻度8例 ,中度1例,重度无;5例发生渗液,占总数0.47%。
1.2不良反应及渗液处理
1.2.1不良反应:①轻度反应:恶心,呕吐,流涕,喉及全身发热,眼结膜充血,心悸,皮肤瘙痒,荨麻疹等。我院2015年病例中有7例发生恶心、呕吐占反应总数78%,且均为较大清醒患儿,其中5例腹部增强(腹部及盆腔扫描前需禁食、禁水4~6 h,即将扫描时进食定量阴性对比剂)。2例血液病患儿,考虑与多次化疗有关。措施:安抚为主,瞩患儿头转一侧,大口呼吸,均无呕吐物吸入,症状缓解。1例皮疹占反应总数11%,表现皮肤瘙痒,少量皮疹,留观0.5 h后消失,未处置,瞩医师回病区继续观察,随访无反复。②中度反应:严重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水肿,轻重度荨麻疹,轻度喉头水肿,轻度支气管痉挛,暂时性血压下降等。1例轻度喉头水肿,轻度喉鸣,占反应总数11%,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后缓解,1 h后无症状离开。处置:平卧,头偏一侧,氧气吸入,保暖;氯苯那敏适量口服或地塞米松2~5 mg静注,症状都可缓解。③重度反应:惊厥,昏迷,重度支气管痉挛,重度喉头水肿,血压下降明显、心律失常等,有危及生命危险。无发生。处置:停止检查,平卧,头偏一侧,氧气吸入,保暖;即刻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短时间(2 min)内注完;氧气必要时正压吸入;循环衰竭和休克者,头低脚高位,静脉注入周围血管加压药物,静脉灌注血液代用品以补充血容量;呼吸衰竭静脉注射洛贝林,肺水肿注射速效利尿剂;惊厥者可注射异戊巴比妥;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者可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严重呼吸道梗阻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情稳定后,即转ICU继续观察治疗。我院采取MR与CT患儿静脉基础镇静项目,执行手术室麻醉师日值班制度,随时为患儿生命保驾护航。
1.2.2渗液处理:血液科患儿四肢静脉由于多次化疗,血管弹性差,壁脆,痛觉敏感,易导致渗液。1例 手背静脉占渗液总数20%。处置:早期冷敷,减轻局部疼痛及水肿,严重者50%硫酸镁湿冷敷并抬高患肢,均1~4 d消褪,患肢皮肤功能如常[1]。
2.1建立健全急救制度及流程,备好急救器械及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
2.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因技术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①对高危患儿可检查前1~2 h口服氯苯那敏或0.5 h静注地塞米松,以提高机体耐受力从而有效减轻不良反应症状。同时开通静脉通道,供急救使用。②将对比剂预先加热至35~37 ℃,可减轻对静脉壁直接刺激,降低黏稠度且不易引起微血管栓塞,减轻患儿局部血管痛觉及胀感,有利于注射速度的控制。③血管评价:根据检查部位、诊断要求及体质量选择合适的静脉及留置针型号。体质量20 kg以下患儿使用24G留置针(最大速度2 mL/s),体质量20 kg以上患儿使用22 G留置针(最大速度4 mL/s),以达到增强流速需求。应选择粗而直,富有弹性,好固定静脉,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不可在同一穿刺点穿刺(特别是肘关节)处[2]。2015年数据:腕部及手背623例,踝及足背静脉168例,头部246例,股、腋下、颈外静脉36例,中心静脉泵 2例,胸壁浅静脉1例 。共有5例发生穿刺部位渗液,未完成检查。④扫描结束后,注意观察患儿状况,留观半小时,经医护人员再次确认无异常后,离开扫描室,瞩其家长24 h内多饮水,促进排泄(碘98%经肾脏以尿液形式排泄),减少体内积蓄。无法进水者提醒主管医师是否增加静滴量。⑤较大患儿心理护理及小患儿的镇静护理始终贯彻整个操作中,因此做好患儿家长的培训、完善与病房医护人员衔接非常重要。
3.1对极低体质量、NICU、PICU需要辅助呼吸的患儿要密切观察。为缩短患儿等待时间,采取两方准备,CT室准备好扫描设施及急救药品器具,病房负责患儿碘试验及镇静工作,环环相扣,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
3.2空气栓塞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空气滤泡易积存在管道泵及管道与留置针接头处,当增强扫描特别是CTA检查时强大的推注力下,极容易将滤泡裹带至机体血管进入血循环(一例心脏CTA患儿增强扫描中发现右心房3个极细小滤泡,无症状发生)[3-5]。因此特别注意两处一定要储满液体不要留有腔隙,应反复检查管道系统,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3.3血液科及肿瘤科为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用药治疗的痛苦往往使用留置静脉泵(最大速率5 mL/s),增强CT扫描使用泵装置时应慎之,因置管位置多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内管泵装置延伸至与心房交界处,大剂量对比剂直接进入右心房,且液体黏稠,存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泵通道阻塞的可能性,其泵本身造价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内容。因此,必须使用泵装置时,需斟酌用量及流速,务必做到既保证患儿安全又兼顾到影像质量。
严格流程操作贯彻于整个过程,做到积极预防,密切观察,正确救治,将碘对比剂造成机体的影响降至最低。积极提倡低受射线、低对比剂量、取得高品质影像图像成为我们工作追求,也是我们在具体操作中减少不良反应途径。
[1] 王晓辉.对比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14(9):537.
[2] 粱政琴.CT增强扫描后的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3):56-57.
[3] 朱杰明.儿童CT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18.
[4] 李为民,李悦.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防治[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200-209.
[5] 彭芸.儿童CT低剂量扫描检查方案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5-38.
R72;R445.3
B
1671-8194(2016)29-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