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香南 周凤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医学科,沈阳110021)
骨折的康复治疗
元香南 周凤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医学科,沈阳110021)
本文介绍骨折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骨折;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破坏称为骨折。骨折的愈合分为4期。①炎症期:骨折部血肿,骨、骨膜、周围组织细胞坏死,之后血管扩张,细胞浸润,于骨折后2~3周骨折端初步粘连。②软骨痂期:骨折后24 h开始骨膜增殖,发生骨膜内骨化,血肿机化的纤维组织大部分变成软骨,发生软骨内骨化,6~8周完成原始骨痂形成。③硬骨痂期: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列趋于规则,原始骨痂被改造成成熟的板状骨,骨性连接,于8~12周完成。④骨痂改建塑形期:骨痂根据骨再生的力学原则不断改建,骨髓腔再通,恢复骨的原形。
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见的是因为受伤而发生的四肢骨折。因受伤情况不同,骨折的部位、形式、程度也不一样。正确适时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粘连,避免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骨折的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骨折愈合评定:骨折对位对线及骨痂形成情况,是否延期愈合或未愈合,有无假关节形成及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等。②肌力评定: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使用器械进行等张肌力测定及等速肌力评定。③肢体围度测量和长度测量。④关节活动范围评定。⑤疼痛:常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⑥感觉功能评定: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常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BI)或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3.1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目的 康复治疗贯穿于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之中,根据骨折愈合的过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骨折后康复治疗的目的:①恢复受累关节的功能性关节活动度;②恢复受累肌肉的良好功能;③下肢骨折可以不受限地负重行走,上肢骨折无手部功能受限;④促进骨折的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2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 ①骨折后康复治疗要在骨折复位及固定后进行。②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要依据骨折愈合的程度来制定,并适时调整。③骨折的康复治疗因人而异,即个性化康复原则。④与手术医师密切合作,熟悉手术过程及内固定物的种类。
3.3 骨折愈合分期及治疗 根据骨折的愈合分期,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内容如下。
3.3.1 炎症期 治疗重点是镇痛、止血,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肿胀;进行未受累关节及健肢的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①运动疗法:在无痛情况下进行骨折邻近关节肌肉等长收缩,非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健肢的正常运动,卧床时抬高患肢,呼吸训练。②物理因子治疗:可采用如高频电疗、热疗等,注意有无金属内固定物的禁忌。
3.3.2 软骨痂期 治疗重点是促进血液循环及骨痂形成,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①运动疗法:开始受累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上肢骨折尽早下地完全负重活动,下肢骨折在骨折固定确切的情况下,带支具、扶拐开始部分负重活动。②物理治疗:可应用直流电、超声波、音频电、热疗、磁疗等。
3.3.3 硬骨痂期 治疗重点是促进骨痂生长及硬化,加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运动疗法包括增加频度及强度,进行开链及闭链训练;加强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关节粘连的要及时进行关节松动治疗,尽早恢复关节活动度。下肢骨折可以用功能自行车进行ROM及力量训练。下肢骨折进行渐进性负重训练,从体重的10%~20%开始,每周增加5~10 kg,积极开展本体感觉、平衡及
协调性训练。
3.3.4 骨痂改建塑形期 增加康复治疗强度,促使患肢关节及其肢体功能尽早、尽快恢复正常。
R49
A
1672-7185(2016)11-000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6.11.004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