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钰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郑 钰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可达龙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至2014年入院治疗,在使用可达龙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23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分别从药物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几个方面分析该因素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程度。结果 回顾性分析表明,因使用可达龙而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中,药物因素占主要方面;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可达龙致患者静脉炎的危害。
【关键词】可达龙;静脉炎;影响因素;预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因其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起效迅速而被广大医师和患者认可[1]。但由于可达龙对患者的局部血管内皮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使用不慎会引发患者外周全身或局部静脉炎症,典型表现为红、肿、热、痛,即沿患者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状或树枝状改变,个别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2]。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可达龙引发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加以分析,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
本研究共收录使用可达龙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29~42岁,平均年龄(32±11.6)岁。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对静脉炎的判断标准,患者中共有Ⅰ级静脉炎患者19例,Ⅱ级静脉炎患者3例,Ⅲ级静脉炎患者1例。静脉炎分类标准如下:Ⅰ级:患者局部有疼痛、红肿、水肿症状,无条索状改变,无硬结节;Ⅱ级:患者局部有疼痛、红肿、水肿症状,有条索状改变,无硬结节;Ⅲ级:患者局部有疼痛、红肿、水肿症状,有条索状改变,有硬结节。在发生部位方面,足背部5例,踝部5例,手背部7例,手腕部6例。
2.1 药物因素[3]:研究表明,患者发生静脉炎概率和患病程度与可达龙的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当给药浓度达到或超过3 mg/mL时,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达93.3%,远高于给药浓度为1~2 mg/mL患者发生率的53.3%。研究同时指出,静脉炎的发生率与给药时间有关,给药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概率越高。其原因可能与可达龙的性质有关,可达龙的临床剂型为酸性,其pH偏低,因此在使用时极易对患者的血管内皮造成损伤。
2.2 护理因素:在护理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护士对药物的熟悉程度、穿刺手法、穿刺部位的选择三部分。可达龙在无渗出的情况下对血管内皮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渗出后对机体的刺激更大。如护理人员不了解这一特性,在进行穿刺时不能一步到位,多次穿刺造成药物外渗,或相邻两次穿刺之间的部位距离过近,或针头有脱出、移位或针尖距离血管壁过近,高浓度药物持续刺激针尖处血管壁等情况都极易引发静脉炎。另外穿刺部位的选择也对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有影响,中心静脉血管径较大,血流量大,给药后能快速稀释减小对血管壁的刺激;下肢静脉血流较慢,加之有瓣膜阻挡、长期卧床、下肢水肿等原因,药物在下肢给药后会驻留较长时间,增加了对下肢血管的损伤概率,升高了静脉炎的患病风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巡查,观察患者给药情况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2.3 患者因素[4]:过敏体质者、年龄较大,血管老化变脆、变窄,弹性下降导致血管容易破损造成药物渗出损伤血管;患者对药物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等是患者自身对静脉炎发病率的影响因素。
3.1 预防措施:针对药物本身、护理因素、患者因素三个方面对静脉炎影响的根本原因,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对护理人员采取必要且充分的知识技能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可达龙在使用时需注意的要点,引发静脉炎的机制、药物特点等理论知识,并加强对穿刺技能的培训,减少穿刺失误引发的血管损伤。选择适当的给药部位,避免药物积聚产生较高浓度损伤机体;在药物本身性质方面,控制给药时注射液pH,避免过酸溶液对患者血管内皮的损伤,给药时可采取热敷的方式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积聚而引发的局部部位长时间持续损伤[5]。
3.2 治疗措施:对己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目前治疗措施主要有40%硫酸镁溶液外敷、水胶体敷料外敷、喜疗妥软膏涂抹患处等,经临床实际检验均有较好的疗效。
虽然可达龙在治疗心律失常的疾病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对血管的损伤也不可忽略。这要求护理人员一方面充分学习,掌握药物知识,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树立责任意识,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另一方面也要与患者加以沟通和交流,阐明该药物在使用时的风险,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共同避免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文彩虹,王一桂.改良外周静脉应用可达龙护理流程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4):1939-1941.
[2] 刘智华,高明霞,李转珍.可达龙致静脉炎病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12-213.
[3] 顾雪.不同浓度可达龙引起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104-105.
[4] 樊丽芳.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进展[J].医药前沿,2013,3(26):92-93.
[5] 李贞.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232-233.
中图分类号:R972+.2;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