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2016-01-29 00:41:19韩亚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短暂性抗炎脑缺血

韩亚春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韩亚春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获得的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和抗脂质代谢紊乱等药理作用,具有注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强、出血反应少等优点,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降低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普通肝素逐渐为其取代。

1 药理作用

1.1 抗凝血:低分子肝素可与AT-Ⅲ结合,使之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增强,并抑制FIIa和FXa的活性。由于低分子肝素具有相对较短的糖链(18个单糖长度以下),与FIIa不能直接结合而产生抑制作用,但可直接抑制并增强抗FXa能力。低分子肝素抗FXa与抗FIIa活性高于普通肝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1.2 抗血栓:激活FII后可致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吸收低分子肝素后可释放更多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下FII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力,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通过抑制FXa和FIIa的活性而抗栓,其抗血栓作用明显优于普通肝素。

1.3 抗炎:低分子肝素抗炎作用尚在探讨之中。有人认为抗炎作用与其抗凝血无关,还有人认为抗炎作用与其抑制FXa活性有关,即抗炎作用与抗凝血有关,且通过这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低分子肝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来实现抗炎作用。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抑制黏附分子能促进低分子肝素对白细胞黏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可将低分子肝素作为临床有效安全的抗炎制剂[1],以发挥相应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常应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等常见的脑血管疾病。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产生的疗效不甚显著,与单用阿司匹林相近[2]。但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相对较安全[3],能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②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4]。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依达拉奉以及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5-6]。Meta分析表明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7]。③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低分子肝素和血栓通都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有效方法,前者疗效更为显著[8]。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安全且疗效肯定[9]。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近远期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0]。

2.2 治疗心脏疾病: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为满意,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能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联合纳洛酮治疗肺心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血液高凝,改善通气,有利于患者康复。低分子肝素在心脏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11]。

2.3 治疗其他疾病:单独或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可用于治疗肝脏和肾脏疾病、急性胰腺炎、扁平苔藓、癌症等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3 应用注意事项

3.1 合理用药:有出血危险的器官损伤,对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其衍生物过敏、有与使用低分子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病史者,产后出血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严重颅脑损伤者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禁用低分子肝素。

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60岁以上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胃肠持续导管引流患者和处于妊娠期妇女应谨慎使用低分子肝素。

低体质量新生儿最好不应用低分子肝素,因其可提高心室内出血的发生机会。

低分子肝素属于酶诱导剂,可提高ALT、AST、LDH的临床检测值,不利于正确诊断肝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服用此药物应谨慎对待临床检验结果。

应用低分子肝素期间应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和ACT,用药期间尤其是合并有肾功不全、糖尿病以及应用非激素类消炎药、利尿剂和钾盐的患者应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不得采用肌内注射方式,应作深部皮下注射或静脉该药,皮下注射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或腹部,后者为腹部脐上5 cm至脐下5 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锁骨中线内外5 cm范围(避开脐周1~2 cm),左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 cm。

用药过量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1 mg鱼精蛋白可中和约100 U的肝素。

3.2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应用低分子肝素期间可出现疼痛、皮下出血、硬结和腹壁血肿等不良反应。1.0~1.5 mm2的固定结节和局部小血肿一般可自行吸收。发现血肿应立即报告医师停药,局部按压30 min,避免继续出血,后用毛巾包裹碎冰块放局部冷敷,可适当延长局部冷敷时间。冷敷时应防冻伤。

上述治疗不能吸收消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1] 兰志新,林秀山.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2):223-224.

[2] 薛东莉.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67.

[3] 刘文荣,黄靖,蒋平丽,等.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98-99.

[4] 黎敏,唐震宇,沈小平.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2013,13(4):218-224.

[5] 杨梅莉.阿司匹林、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140-1142.

[6] 李来喜,朱宗亚,刘勇,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 172-173.

[7] 李国栋,薛晓琳,马珊珊,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5,30(10):1130-1135.

[8] 周曼云,姚绍鑫.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1137-1138.

[9] 万新立,赵焕东.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101-102.

[10] 张利锋.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5):18-19.

[11] 孙景生.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488-490.

R972

A

1671-8194(2016)34-0291-02

猜你喜欢
短暂性抗炎脑缺血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0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09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30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