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016-01-29 00:41:19刘耀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传染病人群疾病

刘耀光

(大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大安 131300)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刘耀光

(大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大安 131300)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基本原则;注意事项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由于一般人群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传染病患者,一般出现传染病疫情易出现偏见和社会恐慌,多数人对传染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有恐惧感,往往对患者报以排斥和歧视心理[1]。因此,要做好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让易感人群深入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危害性等,提高社会大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度,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并付诸行动,自觉地配合医务人员并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具有传染性、流动性等特点,一般人群不能正确认知和对待传染病。健康教育是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起始点。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是联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通过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播,能够激发和帮助人们接受并利用保健信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自觉参与社会保健活动,养成并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和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实现知信行的改变。

对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可使社会大众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等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传播和流行中的作用,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有利于缓解社会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斥和歧视心理,增加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自觉参与社会预防控制工作,降低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包含知信行的改变,其中知识是健康的基础,信念是健康的动力,行为是健康的目标。

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2.1 通俗易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传染病健康教育是为了宣传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规律,阐明疾病个体的发生发展及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预防治疗,使人们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般民众,以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应照顾到每一阶层。所以,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不得使用一般人群无法理解的医学专业术语,尽可能使所有人都能理解教育内容,并掌握防病治病和控制疫情的基本技能,发挥健康教育的目的。

2.2 科学性和艺术性:《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疾病分为三类,甲类是最严重的霍乱和鼠疫,乙类是难以治愈的乙型肝炎、SARS、艾滋病等,丙类是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内容要有科学依据,正确无误,不得故意夸大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切忌主观片面哗众取宠。教育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得出现脱离实际、前后矛盾、违背逻辑等现象,每次选用合适的内容,以正面教育为主,注意宣传的内容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力求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趣味性、直观性和艺术感染力,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3 群众性:健康教育宣传的主要针对人民大众,为一种全民教育,必须讲求群众性。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人群与不同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避免使用专业语言,根据当地生活习惯和习俗制定教育内容,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使之切实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保证教育知识适合群众需要[3]。

2.4 感染力和号召力: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不同于学校文化教育,其目的在于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并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技能。因此,传染病健康教育要灵活多样不得过于呆板,内容要讲求实际需要不得顾此失彼,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人们了解传染病的类型、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危害性并掌握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技能,并利用这组人群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社区中开展相应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水平,维护易感人群健康。

3 注意事项

要发挥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要提高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力度,必须让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才能联合相关部门一同制定防治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广辐射、作用大。应根据地方或地区特点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普及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地方政府必须将传染病纳入政府卫生管理项目中,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2 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不同季节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种类及其传播流行趋势不同,难以统一健康教育活动。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传染病流行种类和程度的不同,做好居委会、社区、村镇等组织或机构的师资培养,这样可以根据当地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由他们做好随季节变化发病率逐渐提高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众认知程度,掌握相关技能,积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水平,维护人群健康。

3.3 教育手段和途径要讲求多样性[4]: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方式要根据实际资源不同进行选择,如报纸、书籍、图片、宣传单、宣传手册等书面形式,讲座、一对一服务、广播等口头形式,播放传染病的宣传片、网络转播、电视播放等影像方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途径各有优势,但总体都要求宣传的内容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提高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度。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要走进社区、走进村落、走进最底层人民的生活,这可显著提高社会人群对传染病房子知识的掌握度和认知度,从基层开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让人们真正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性、类型,掌握传染病的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措施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可促进大众正确认识和对待传染病,掌握日常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通过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其危害程度,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健康教育方式要合理,做到内容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提高传染病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避免引发社会恐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1] 陈鹏.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2(2):391-392.

[2] 胡继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5):19,21.

[3] 付文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42.

[4] 韩悦富,冯淑坤.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6-97.

R183

A

1671-8194(2016)34-0290-02

猜你喜欢
传染病人群疾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在逃犯
进击的疾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4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