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铭旭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艾铭旭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47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比化疗期间生活质量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等,以突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价值。结果 在QOL-100(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方面,两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胃肠道反应症状、疲倦乏力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等出现概率方面,两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将化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等系列并发症概率显著降低。
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生活质量
近年来,患有乳腺癌疾病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当前针对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化疗的方法或者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1]。为了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临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观察组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加以干预后,成功改善了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47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化疗期间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观察组(4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9~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29±10.25)岁;其中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例,实施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37例;对照组(4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6~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32±10.26)岁;其中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例,实施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36例;观察两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对于所有乳腺癌患者,临床主要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者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完成手术后的2~4周,临床对患者实施化疗。在实施化疗过程中,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体现为护理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给予用药护理干预以及对患者展开健康指导等[2];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有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QOL-100评分实施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1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理评分为(76.26± 13.27)分;心理评分为(54.37±12.29)分;独立性评分为(58.99± 11.19)分;社会关系评分为(67.21±8.39)分;环境评分为(64.26 ±5.39)分;精神评分为(68.70±6.71)分;对照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理评分为68.26±12.17)分;心理评分为(40.14±9.14)分;独立性评分为(49.37±12.21)分;社会关系评分为(56.27±8.27)分;环境评分为(53.15±9.37)分;精神评分为(58.37±7.37)分;在QOL-100评分方面,两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化疗期间表现出胃肠道反应症状患者20例(42.55%),表现出疲倦乏力症状患者11例(23.40%),表现出疼痛症状患者7例(14.89%),表现出失眠症状患者7例(14.89%)以及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1例(2.13%)。对照组4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化疗期间表现出胃肠道反应症状患者33例(70.21%),表现出疲倦乏力症状患者22例(46.81%),表现出疼痛症状患者19例(40.43%),表现出失眠症状患者17例(36.17%)以及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9例(19.15%)。在胃肠道反应症状、疲倦乏力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等出现概率方面,两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3.1 化疗前护理:在准备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化疗之前,要求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就化疗疗效、临床采用的化疗方法以及对患者实施化疗时间等相关事项对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认真介绍,针对化疗治疗的及时性以及正确性加以重点强调,将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针对临床化疗表现出的诸多误解进行有效消除。针对现代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认真介绍,使患者了解当前化疗药物的使用,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降低,并且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也获得有效缓解,从而将乳腺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内心表现出的心理负担成功缓解。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化疗期间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类型,并且重点讲解通过有效护理,最终可以将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降低。之后对乳腺癌患者认真介绍成功完成化疗的患者作为例子,从而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3]。
3.2 化疗过程中护理: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巡视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同乳腺癌患者需要展开细致交流,有效完成朋友关系的创建,针对院方的关爱确保乳腺癌患者可以有效感受到。此外护理人员针对乳腺癌患者表现出的情绪动向需要进行有效明确,观察乳腺癌患者一经表现出消极情绪的情况后,需要立即同乳腺癌患者进行沟通,确保乳腺癌患者对于内心表现出的系列疑问以及痛苦感可以有效说出,之后护理人员给予认真解答,以获得显著的乳腺癌患者心理疏导效果。与此同时,确保乳腺癌患者能够了解确保自身情绪保持平稳并且乐观,可以将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降低,针对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可以进行有效缓解,最终确保乳腺癌患者对于自身情绪可以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对于疾病化疗可以做到积极配合。此外要求保持乐观态度的患者同表现为消极态度的患者进行认真交流,从而可以将消极态度乳腺癌患者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对于其情绪状态的良好保持奠定坚实基础[4]。
3.3 化疗后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完成化疗后,要求患者需要对头部进行有效保护,在外出期间需要佩戴帽子,避免日光以及紫外线对患者造成照射。在洗发剂类型方面,需要保证温和,将脱发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对于表现出严重脱发症状的患者,要求患者将内心障碍进行有效克服,可以选择假发进行佩戴。护理人员每天需要对乳腺癌患者认真实施口腔护理等,对患者口腔黏膜是否保持完整进行认真检查,要求患者在进食之后,需要利用淡盐水进行漱口,有效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对于表现出严重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根据医嘱合理选择止吐药对患者进行干预,合理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避免乳腺癌患者出现脱水或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对患者血常规等系列指标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观察,患者一经表现出血小板大幅度下降之后,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将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5]。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在降低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以及提高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凸显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加以干预的临床价值。
[1] 陈殷琴,陈国珍,郑婉婷,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7-9.
[2] 陆箴琦,胡雁.音乐放松训练对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05-408.
[3] 罗惠琴,侯玮.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3):39-40.
[4] 储妍姣,江琳.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35-36.
[5] 刘静.优质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42-643.
R473.73
B
1671-8194(2016)34-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