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6-01-29 00:41: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品管圈病房住院

薄 蕊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薄 蕊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一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内科住院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及品管圈管理,观察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0.05),同时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效果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绩效,而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全员参与及现场管理的方式,对工作现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及管理的一种方法。品管圈强调共同参与,在质量改进中每位成员既是实践者,也是管理者,因此可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不断促进工作质量改进[1]。近年来,我院将品管圈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取得较高成效,现以内科为例,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例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内科住院患者,入选既往无精神病史,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入选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100例患者。实验组中,女48例,男52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9.3±5.2)岁,住院时间4~35 d,平均住院时间(18.6±5.3)d;对照组中,女45例,男55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9.1±5.3)岁,住院时间3~40 d,平均住院时间(18.9±5.4)d。两组内科住院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上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入院宣教、药物指导、饮食干预、病情观察等常规措施,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行品管圈活动,具体有:①建立品管圈。品管圈护理成员共16人,选举护士长为品管圈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圈内分为4组,设小组长4名,各组内共4人,由护士长为负责人,对小组成员行品管圈活动培训,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活动原则及具体工作方法,并对小组活动进行协调及督导。②查找问题。由于内科患者多为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常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减退等问题,同时患者往往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我科病房多有入院宣教不到位、病房环境欠佳、护理个性化及人性化不强、病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针对以上问题,改善病房环境,加强人性化护理,加强健康训教等措施。③整改措施:a.病房环境干预。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通风,被褥污染后及时更换,使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同时做好患者的安全工作,如压疮护理,加强患者的看护,防止跌倒、坠床等事件的发生,同时增加病房设施,卫生间设扶手,增加防滑垫,营造安全、温馨的病房环境。嘱住院患者家属24 h陪护,下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交班,根据其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进行安全管理。b.加强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对其进行工作指导和思想教育,转变其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c.提倡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强化关键环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入院患者评估肌力,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和住院注意事项,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压疮护理、饮食、心理教育等工作,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d.护士长每天应监督品管圈实施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查找品管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开会分析其原因,及时提出改正措施。另外小组成员每周要学习内科相关疾病表现、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查漏补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量表总分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以上为较满意。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其他等的知晓情况,分为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同时观察两组干预期间患者跌倒事件、护理差错事件、坠床事件等情况。

2 结 果

2.1 满意度情况组间对比:实验组100例患者中,不满意3例,满意58例,较满意39例,满意度为97.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不满意12例,满意60例,较满意28例,满意度为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健康知晓率情况组间对比:实验组100例患者中,完全知晓46例,部分知晓52例,不知晓2例,知晓率为98.0%;对照组,完全知晓30例,部分知晓56例,不知晓14例,知晓率为8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组间对比:在护理安全上,实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坠床、跌倒事件分别为2例(2.0%)、1例(1.0%)、1例(1.0%);对照组中,分别为12例(12.0%)、9例(9.0%)、10例(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内科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往往较大,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病情相对复杂,再加上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及康复知识了解甚微,常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在护理中,若稍有不慎,则可增加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2-3]。品管圈是全员参与的团队活动,将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护理人员自觉参与活动,一方面可使其享有参与权、管理权,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同时也利于护理工作的执行,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效率[4]。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小组成员们针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队协作,同时进行有效的培训考核,可培养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锻炼,避免以后工作的失误,使护理人员自我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有利于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6]。另外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有关人员工作的指导和思想教育,转换服务理念,加强人性化护理,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想法,逐渐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执行力,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品管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且也已取得较好的成效。本研究中,通过将品管圈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结果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0.05),同时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同时护理工作的改进,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7],进一步说明品管圈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品管圈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1]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2] 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3] 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等.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4] 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6.

[5] 郭云霞,孙红霞.建立品管圈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109-2111.

[6] 谢建芳,黄海红,肖秀梅,等.品管圈在精神病人生活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11):1126-1127.

[7] 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

R47

B

1671-8194(2016)34-0203-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病房住院
妈妈住院了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便宜的病房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