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16-01-29 00:41: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氮平阿米安全性

黄 勇

(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黄 勇

(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研究抑郁症治疗中应用米氮平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74例抑郁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治疗过程中实行阿米替林治疗,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实行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都是6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参照组痊愈例数18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是78.38%;实验组痊愈例数2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是97.30%,实验组不良反应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抑郁症治疗中实行米氮平具有不良反应少、起效快的优势,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米氮平;抑郁症;疗效;安全性

依据WHO资料显示,抑郁症逐渐成为对国民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第二类疾病,医护人员工作中抑郁症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临床治疗抑郁症中米氮平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物[1]。本文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对其结果进行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治疗过程中实行阿米替林治疗,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实行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都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实验组(n=37)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7.21±4.5)岁;参照组(n=37)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为(36.34±5.0)岁。两组患者中都没有妊娠期妇女、自杀倾向患者、脑器质性病变者、双相快速循环情感障碍者等,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本组病患都是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1.2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都停止应用抗抑郁剂,并且在停药1周后进行治疗。实验组初始应用米氮平剂量为15 mg/d,然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加药物剂量,2周的时候给药剂量达到30~45 mg/d;参照组初始应用阿米替林剂量为50 mg/d,然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加药物剂量,2周的时候给药剂量达到200~250 mg/d[2];两组患者治疗周期都是6周,并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禁止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或者其他抗抑郁药物。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依据HAMD减分率评定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并且检查患者心电图、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74例抑郁症患者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所有数据,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总有效率比较用率(%)表示,实行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症状: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实验组痊愈例数2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是97.30%;参照组痊愈例数18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是78.38%,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χ2=6.1983,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后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口干、嗜睡等,两组患者中都出现7例不良反应,并且都没有停止治疗,一般不良反应都出现在第1周治疗周期中,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不良反应。

3 讨 论

米氮平是一种四环类抗抑郁药,具备十分特殊的作用方式,是一种存在双重5-HT和NE作用机制的药物,米氮平提升5-HT可以进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传导以及神经传导。米氮平是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起效快、可靠安全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3]。米氮平具有20~40 h的清除半衰期,3~5 d的时候能够达到稳定状态,相比较阿米替林来说具备更好的效果,起效更早,能够舒缓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情绪[4]。临床研究中还经常应用中药方式治疗抑郁症,中医学理论中提出抑郁症是一种因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引发疾病的总称[5]。因此治疗抑郁症的基础就是疏肝理气[6]。抑郁症包括社会因素、生理因素、性格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等发病机制。因此治疗郁症中应该注重上述因素,依据有效的措施来激发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7]。

米氮平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轻微不良反应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中,本文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治疗过程中实行阿米替林治疗,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实行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都是6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中实施开放性治疗,具备十分显著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说明,实验组总有效率97.29%显著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8.37%,P<0.05,χ2=6.1983,统计学意义存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后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口干、嗜睡等,应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上述研究表明应用米氮平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并且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备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势,是临床中值得继续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综上,将米氮平应用于抑郁症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症经常会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患者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以及家庭压力,米氮平是安全性高,起效快的治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此外这种药物也没有不良反应,几乎不会损坏患者肝、肾、血液等功能。因这种治疗药物具备很多优势成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

[1] 樊学文,徐良雄,周益辉,等.国产与进口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成本及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48):27-29.

[2] 欧灿纯,朱晓茜,朱金芳,等.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师,2015,18(3):449-451.

[3] 董莹盈,甘建光,曹世林,等.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服药依从性与体重相关性[J].中国药师,2010,13(4):548-549.

[4] 陈学毅,张鸣鹤,董彬,等.舍曲林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5):59-60.

[5] 孙振芳.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50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4):16-17.

[6] 林文盛,陈剑英,程文桃,等.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体重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5,27(4):81-84..

[7] 庄青,郑跃文.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163.

R749.4+1

B

1671-8194(2016)34-0108-02

猜你喜欢
氮平阿米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阿米想长大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饲养员手记
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经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是这样吗
儿童绘本(2016年5期)2016-05-14 14:37:15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