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蓓 梁勇前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佛山 528300)
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特点
罗蓓梁勇前1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136例,涉及该院38种抗菌药物。按药物分类前3位分别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发疾病涉及的主要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见;药源性疾病发生时间在用药5 d内患者较多;药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结论医护人员需重视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积极进行用药监护,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
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在其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引起相关的药源性疾病〔1〕。由于老年人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相对减退,同时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多种药物同时进行治疗,且老年人防御能力相对下降,感染性疾病相对增多,使抗菌药物成为老年感染性疾病应用较多的药物。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某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136例。男62例,女74例,年龄63~96岁。其中男性分布:60~69岁11例,70~79岁18例,80~89岁23例,90~99岁10例;女性分布:60~69岁13例,70~79岁22例,80~89岁25例,90~99岁14例,病因是由药物诱发而出现的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损害,并且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2〕。
1.2分析方法将收集到的病例按患者年龄、性别、致病药物种类、原发疾病种类、致病时间、药源性疾病种类、给药途径进行分析,对其规律及特点进行探讨。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COX回归分析。
2结果
2.1致病药物种类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药物分类,统计引起药源性疾病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品种、药品名称及病例数,涉及该院正在使用的38种抗菌药物。见表1。
表1 致病药物种类分布情况(n)
1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第一作者:罗蓓(1977-),女,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物研究。
2.2原发疾病种类在136例老年患者中,原发疾病涉及的主要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见,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此外还涉及部分外科术后感染等。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19例(13.97%),肺部感染15例(11.03%),支气管扩张并感染13例(9.56%),支气管感染8例(5.88%),肺脓肿3例(2.21%),消化系统急性感染性腹泻18例(13.23%),胃肠炎9例(6.62%);泌尿系统:尿路感染18例(13.23%),肾盂肾炎12例(8.82%),膀胱炎3例(2.21%),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2例(1.47%),脑脓肿1例(0.74%);心血管系统:心内膜炎3例(2.21%);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2例(1.47%);其他:外科术后感染10例(7.35%)。
2.3致病时间药源性疾病发生时间多在用药5 d内(96例,70.5%),其次是用药1 w后发生(6~7 d 9例,6.62%;>7 d 19例,13.97%),也有第1次用药就发生的(12例,8.82%)。
2.4药源性疾病种类药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52例,38.24%)、毒性反应(31例,22.79%)、二重感染(21例,15.44%)、细菌耐药性产生(14例,10.29%),此外还有其他变现,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5给药途径在136为老年患者中,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多为静脉滴注给药(83例,61.03%),其次是肌注(11例,8.09%)和口服给药(36例,26.47%)。静脉推注为6例(4.41%)。
3讨论
无论男性或女性,发病患者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分布,分析调查数据,可见老年女性较易发生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但这是否确实与性别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组织器官功能相应减退,例如老年人肝脏血流量降低,肝脏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的能力减退,使一些在肝内代谢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克林霉素等在血液及组织中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容易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又如,老年人的肾体积变小,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排泄功能降低,使一些主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等半衰期延长,清除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增高,也会增加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但对于90岁以上高龄患者出现药源性疾病数量较少的现象,考虑可能与目前90岁以上人群数量相对不多有关。
在此次调查中,出现药源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此外还有其他抗菌药物。在喹诺酮类中,左氧氟沙星出现药源性疾病的概率最多,这可能与左氧氟沙星相对其他同类药物较广泛应用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抽搐、癫痫甚至改变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所以老年人用此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在青霉素类中,青霉素出现药源性疾病的次数较阿莫西林多;在头孢菌素类中,出现药源性疾病的药物第一、二、三代均有分布,数量上未见明显差异。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醒医护人员注意的是,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若临床有明确指征需应用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另外,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克林霉素用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时,使用剂量不宜较大,否则可能出现尿潴留。
本研究提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腹泻、尿路感染这些常见病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药物监测,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此外,我们预防外科手术感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包括合理选药、合理的给药时间、途径、合理的用药疗程等。
耐药可能与多种诱因有关,例如药物的蓄积、多种药物同用导致相互作用的发生等。因此,建议患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根据疾病特点抓住重点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不当或疗程过长。同时,提示我们,对于短期静脉用药的患者,需全程严密监测用药情况;对于需长期口服用药的患者也需要长期关注,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故建议在选用抗菌药物时,首先考虑有效、足量、疗程三个重点,有效是指对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次是联合用药问题,主要考虑抗菌药效的增强和抗菌范围的增大、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为了避免二重感染和细菌耐药性产生,应选择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感染治疗时间,密切监测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一旦出现二重感染或细菌耐药性产生,病情将难以控制,所以建议老年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间不宜过久,尤其是体弱、高龄患者更应注意。
静脉给药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在临床治疗中,静脉滴注时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而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口服给药又比较常见。目前临床注射剂滥用现象比较常见,我们建议老年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口服给药,只有在急救、口服困难或治疗效果差的情况下才采用静脉给药,而且尽量选择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
综上,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是否合理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对于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预防有三个方面:①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②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③加强药物安全信息收集和交流。对于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治疗有五个方面:①及时停药、去除病因;②加强排泄,延缓吸收;③及时拮抗消除症状;④过敏反应及时处理;⑤器官受损时对症治疗〔4〕。对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物要熟悉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状况,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和不良反应,选择合理的种类、剂型、剂量、间隔时间、疗程和配伍,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5〕。尤其是对于易发生药源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及体质相对易过敏的老年患者,要心中有数,积极防治,尽可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个体化制定最佳的给药方案。
4参考文献
1刘秀珍,陈进,刘建军.老年人药源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药学监护〔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77-9.
2俞瑞玲,俞瑞萍,张兴.老年人用抗生素应注意药源性疾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43.
3肖永红.老年人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临床应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16(3):144-7.
4高艳平.浅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41-2.
5李加.抗菌药物在老年病人中的合理应用〔J〕.西南军医,2008;10(1):113-5.
〔2015-03-27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通讯作者:梁勇前(1976-),男,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内分泌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2-6522-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