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玮
九年间,全国各地有六千余志愿者参与,在甘肃民勤建起了三个生态基地,种了一万多亩梭梭,其中,三年以上的梭梭个头大多在一米以上。最早种下的一批梭梭,已超过了两米八。
马俊河在开设的淘宝店“梭梭农庄”出售的最独特的一种产品,是10元在民勤种一株梭梭。他说,“民勤有不少于30万亩的荒滩地,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我们就可以让绿色延伸得更广。”
2015年,对马俊河来说,可谓喜事连连。
春天,他获得第19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秋天,他被提名为2015年“中国爱故乡年度人物”,这个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发起举办,已举办两届。12月,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拯救民勤—志愿者绿洲行动”项目参展,获得银奖。
这两年,互联网+成为一个流行词,实际上,早在十年前,马俊河就在用互联网+做种树的公益活动。
逆动逃离潮
一个男孩带着他的女友回到民勤老家。女孩指着爬上院墙墙头的沙子说:这样的地方还适合人类生存吗?男孩一家只能沉默以对。一对有情人从此天各一方。
这是马俊河身边发生的故事。
甘肃省民勤县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三面被沙漠包围,以“沙尘暴”闻名全国。2006年,全国沙化普查监测结果显示:五年间,民勤县94.5%的土地被沙漠化。更可怕的是,沙漠化仍以平均每年8-10米的速度推进蚕食。
来民勤种树的志愿者常常问马俊河:“民勤有什么特产?”
“沙尘暴!”马俊河冷冷地回答。
在马俊河的记忆中,民勤的“黑风暴”尤其可怕。
1993年5月5日,妈妈在地里干活,12岁的马俊河在一边玩耍。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抬头看,西边的天昏暗一片,又黑又黄的沙尘,海浪般地翻滚着冲过来。
“快跑,老风来了!”妈妈拉起马俊河就往家里跑。他们刚进院子,一个黑色的大疙瘩就从半空中压下来,院子里瞬间黑得啥也看不到。摸进屋,开了灯,只能看见60瓦灯泡里的红色钨丝。妈妈就在儿子一米外的椅子上坐着,只能听见说话的声音,看不见人。
妈妈说的“老风”,就是“黑风暴”。风暴过去了,天重新变亮了,只见屋里墙根都是一堆一堆的细沙,桌子、被子、人身上都盖了一层土,比面粉还细。院子里,枯枝烂叶和细沙堆成了小沙丘,被风刮来的屎壳郎到处在爬。
那场“黑风暴”造成50人死亡,37万公顷庄稼受灾,房屋倒掉的不计其数。
民勤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学校,到外面工作。父母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支持孩子读书—为了多赚钱,不计代价地开荒,拼命地打工劳作……只要能到一个没有风沙的地方生活。
2000年,高中没毕业的马俊河在昆明找了一份药品销售的工作。离开家乡后他才知道,原来洗澡是可以这样的—水不断地从花洒喷出,畅快地从头淋到脚。以前在家乡,他过的是一天三杯水的生活。
一杯水洗脸,水只是刚刚覆盖了脸盆底,要把脸盆倾斜着,水才能积成一小洼。双手浸入水中,待手掌润湿了,双掌贴面,在脸上搓几把,最后,俯身掬一把水扬到脸上,结束了洗脸。
一杯水洗菜,把菜理整齐,一杯水慢慢地淋下去,就算洗好了。洗过菜的水,要用来刷锅,刷锅水喂羊喂猪。
一杯水洗澡,盛夏酷热时节,只有讲究的人才会用半盆水擦擦身子,最后用一杯水从头淋到脚。这是一份奢侈的享受。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一篇新闻,马俊河或许还会在外地打工。
2004年,一篇新闻说,专家预测民勤将会在十七年以后消失!时任总理温家宝说:“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看到那篇新闻,马俊河一下子愣住了,他想,“若是民勤成了罗布泊,我的家乡就没了,我再也没家可回了!而那时,我不过40岁!”
马俊河家所在的那个村叫“蒿子滩”,他听老人们说,七八十年前,那里河汊子纵横,长年流水不断,河道边有大片的胡杨林。到了秋天,胡杨林的树叶变黄变红,风景很美。
马俊河记得小时候在村边玩,还能看到高低错落的胡杨、沙枣树、梭梭、红柳等植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人把树林子砍掉,种起了经济效益好的黑瓜子。但好景不长,自然很快开始报复人类,民勤的绿洲一年比一年小。
国栋村有734口人,全村壮劳力的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最年轻的也已经39岁。年轻人或考学,或打工,纷纷进了城。可是,已经逃离民勤的马俊河,却执意回村里“为故乡做点事”。
互联网种树
2015年11月7日,来自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和民勤当地村民一道,在沙漠里植麦草方格压沙,以阻止沙流动。
一些地段沙子流动性强,直接种梭梭,会因为大风吹走沙子,导致梭梭根部悬空并随之死亡。用麦草等农作物秸秆,在沙丘上做成一平米见方的格子,就可以阻挡沙子流动,既保护新种的梭梭,也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含量。
秋季压沙行动持续十天左右,来参加的外地志愿者达100多人,每天还有大约20名村民参加,大家一起保护当年春天新栽植的500亩梭梭。
每年都有志愿者来民勤参加种梭梭,到今年累计共有6000名志愿者参加,种下了一万多亩的梭梭。生态基地从一个扩大到了三个,三年以上的梭梭个头大多在一米以上,最早种下的一批梭梭,已超过了两米八。
2004年,马俊河通过网络认识了老乡韩杰荣。两年后,他们在“拯救民勤网”的基础之上,成立了“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利用业余时间,借助互联网,他们召集志愿者来民勤种树。
第一个生态基地就选在国栋村。村东边有一个荒弃的林场,早年曾长了很多树,村民为解决生计,砍树开荒种地,经济效益不好,这块地又被重新废弃,长出的草都被羊啃光了。马俊河以个人的名义,承包了400亩荒地五十年使用权,他计划在那里种梭梭。
梭梭看上去枯瘦,但其外表有一层保护膜,能长期保水,而且耐旱、耐寒、抗盐碱,是很好的固沙植物。
2007年春天,马俊河与从网上招募来的20位志愿者,在10亩荒漠里栽了5000棵梭梭。随后两年,每年都种一万棵。种梭梭的资金,是马俊河利用在网络义卖字画筹来的。
到2010年,马俊河通过互联网共计组织200多名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到民勤种梭梭,种植面积增加到了500多亩。梭梭的日常看护由当地居民进行,志愿者可以实地来种植,也可以通过网络冠名捐助当地居民种。梭梭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
马俊河用照相机,将不同时期梭梭的生长情况拍下来,及时发到网上。志愿者看了很兴奋,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009年,马俊河全职投入到荒漠治理中。平时兼职帮人做点小买卖,收取中介费,家里还有几亩地,也有个几千元收入,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那是最难熬的两三年。”压力不单单来自经济方面,更多的是孤独感。“看见一点光,你以为是出路,扑上去才发现,此路不通。”在沙漠中守护着梭梭林的马俊河,觉得自己就像置身于沙漠中的一粒沙。他一度也曾想放弃,是靠着志愿者的互相打气,才慢慢熬了过来。
2010年4月13日,马俊河永远记得那个日子。国家民政部和英特尔共同举办的“芯世界”公益创新奖颁奖礼在北京英特尔中国公司办公大楼进行。“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提交的“我们的村庄,我们的家乡—互联网现实植树平台”公益项目获得了“芯世界”公益创新奖先锋奖。
这个项目的设计是,通过互联网与现实结合的模式,开展村落小生态治理。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在地图上标注需要治理的村庄,并结合虚拟地图真实再现当地环境现状,以寓教于乐的游戏、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交互方式,吸引公众参与沙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治理。人们利用网络或短信捐助10元钱,就可以在沙漠里种下一棵梭梭。通过网络或3G手机,可以随时查看捐种的梭梭的生长情况,以及那一片荒滩前后的变化。
大的转机出现在2011年。
2011年10月,在资深环保人士、媒体人冯永锋的推介下,马俊河成功争取到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的支持。该机构提供每年10万元的资助,令马俊河个人经济压力大减。参加银杏计划,带给马俊河更大的收益是,他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结识公益圈内的诸多精英。
杭州一家媒体首先报道了马俊河在民勤种树的事情,杭州人加入了进来,在民勤昌盛村种了一片“杭州林”。
陈谦潞是杭州一所小学的大队辅导员,2014年春天,他作为杭州日报社“拯救民勤·绿色传递”大型生态公益活动的市民志愿者代表,到民勤考察了五天,还参加了种树。“不干不知道,其实在沙漠中种植物很不容易!”挖坑时,每挖一铲子下去,至少周围有半铲子的沙流回来,为了提高存活率,树坑要至少挖半米深。陈谦潞不得不承认,“我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挖坑特别地累。”
种树带来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过去,一场风刮过,农民必须用车从家里往外拉沙子,现在,只要用扫把扫一下就行了。
2015年9月,马俊河去梭梭林巡护,老远就看见了一只狐狸,兴奋之下,他赶紧按下相机快门。遗憾的是,距离太远,没有拍清楚,但他还是将图片发到网络上,向支持种树的朋友们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梭梭成林后,就已经有兔子、刺猬等小动物,现在又有了狐狸这种更高一级的食肉动物。狐狸是群居动物,出现一只,至少就有一窝。维持一窝狐狸生存的动物—兔子、刺猬、沙老鼠,数量就更多一些。
马俊河说,“除了这些年全国各地的爱心组织和人士赞助我们种梭梭外,我们也想依托本地沙生资源建立起完整的治沙产业链,让荒漠得治,让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化治理荒漠化的目标。”
沙漠的回馈
小时候,马俊河曾问家里的大人:“是不是不砍树就没有老风?”大人便说:“不砍树,你吃啥?”
开始种树后,马俊河发现,村民们对种树是有热情的,但依然会在林子里放羊。“不能孤立地看生态问题。保护家园,一是种树,二是增收,如果光种树不增收,农民穷得没法活了,还是会去破坏性地砍树;如果光想增收不种树,连人的基本生存环境都保障不了,就更别提养活经济作物了。”马俊河认为,“荒漠化的实质还是个社会问题,要解决荒漠化,就要从本地居民的生计改善切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过“运动治沙”,现在有“工程治沙”,这些自上至下的治理办法有效果,但成本高。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没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本地农民参与进来,无法大规模推广。在马俊河看来,只有“产业化”治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马俊河在一家草药加工厂考察,发现售价只有五六十元一斤的中下等肉苁蓉,品牌化包装后,身价就增加了10倍。这一发现令他震惊之极。
“民勤的肉苁蓉质量非常好,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作为初级产品贱卖。”马俊河注册了商标,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
2010年,马俊河成立了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入到合作社的农户,可以免费使用两三年大的梭梭嫁接肉苁蓉,合作社提供技术并解决销售。在肉苁蓉尚不能有产出时,合作社还可以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上起作用。
以化肥为例,村民自己买,120元左右一袋,合作社团购,每袋可以节省4元,仅此一项,一家一年化肥投入就能省近百元。农资全部通过合作社购买,一亩地至少能省130元,以占地10亩左右的四口之家计,仅农资一项一年就能省1300元,这对于户均年收入只有两万元的国栋村村民而言,节省的是一大笔开支。
肉苁蓉从种下到上市,需要三年时间。凑巧的是,出产的肉苁蓉要上市时,恰逢电商风头渐进,马俊河在淘宝注册了小店,推出的第一个沙漠宝贝就是肉苁蓉。为更好地做电商营销,合作社有了一个更适应互联网传播的名字:梭梭农庄。
枸杞是梭梭农庄推出的另一款主打产品。2014年,农民老吴用好地种枸杞,上的是羊粪,手动除草,枸杞得到了海内外朋友的喜欢。这一年,老吴收入不错,老婆满意,丈母娘更是把他夸成一朵花。于是,邻居们一致要求老吴带领他们种枸杞。2015年,老吴压缩了玉米种植,改种枸杞。
如今淘宝小店品种更多了,除了常销产品肉苁蓉、锁阳、枸杞以外,还有诸如蜜瓜、羊肉、人参果这样的季节性生鲜产品。
民勤红枣,是马俊河在互联网上推出的又一款沙漠宝贝。民勤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民勤红枣不仅外观圆润饱满,果肉更是甜美异常。过去,民勤人种枣树,都是随手在房前屋后一插,从没有把枣树当成小麦、玉米那样的庄稼去务,不会专门去施肥、打药,由着枣树自然地生长。秋天,拿长杆子敲打枝头,枣落了下来,顺手也起到了修剪枝叶的作用。
红枣还挂在树上时,马俊河就不停地在微博、微信上发照片做推介,其中有一幅图最惹人注目—一颗颗红枣上落着一层白雪。他特地介绍说,民勤红枣采用的是特殊的“吊干工艺”,这种工艺必须集得天独厚的温差、水分蒸发为一体,在全国也是独一份的。
“从种植到采摘,我都会亲自监督,并仔细挑选。”现已是武威电商协会副会长的马俊河对记者说。
其实,梭梭农庄在淘宝出售的最独特的一种产品是,10元钱在民勤种一株梭梭。“民勤有不少于30万亩的荒滩地,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我们就可以让绿色延伸得更广。”马俊河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