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摘 要:21世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和重要任务,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对人才培养内部要素改革的分析,可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优化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01-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推动力。对于以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为首要任务的大学来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社会对大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自身能否恒久发展的关键要素。2001年,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开展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式步入了实践探索的轨道。之后,各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伴随着“钱学森之问”引起的深刻反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空前关注。基于此,对我国当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分类分析,有助于发现其中的改革趋势和发展规律,并对之后的教育改革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归类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界已有的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通才教育模式、数理提高班模式、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专业试点班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五类。也有学者根据文、理、工三科的特点,将当前我国高校成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分成文科、理科、工科等三大类实验班培养模式。虽然以上两种分类是在不同的视角下进行的,各具特色,但它们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共性:第一种分类的参照系是大学的培养方式,以其中的核心构造为标志命名;第二种分类的参照系是学科,直接以学科领域命名。可见,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从人才培养的外围出发,以大见小,逐步渗透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部分。这种分类的优点是视角更全面,更能直观表现培养模式的创新整体,但也存在不易凸显人才培养改革细节,不利于从内部发现改革思路的缺点。
2. 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教育改革可分为理念改革和实践改革两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理念,它是人才培养的精神和内核。但教育理念的表达,必须也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在探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时,也必须从各类高校改革的实践入手,在教育教学中探寻这一特殊人才的培养规律,进而契合理念,发现有用的价值。因此,相较于之前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外围出发以大见小的归纳方式,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更有利于发现和掌握其中蕴含的真谛。研究高校教育实践的改革,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环节入手,“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狭义的理解是指‘过程与方式,广义的理解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因此,在这一概念模式的指导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可分为课程、学制、教学、专业等几方面。这也正是本文探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趋势的突破口。
二、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
1. 以学制为主导的改革
在学制方面,当前很多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措施上都比较灵活,要求打破原有的固定不变的学制年限,使学制弹性化,贯通本、硕、博三级教育,以便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在各层级知识的学习上更有自由度。比如南京农业大学“基地班”按照“3+1+2”模式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强化班”按“3+3”模式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2. 以专业为主导的改革
当前专业教育的改革,主要是从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基础,将学生按学科大类或文理大类进行基础培养,然后再进入专业教育来进行的。以清华大学为例,“对于机械工程、热能动力等专业的学生,在前两年按照机械大类进行培养,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对于自动化、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在前两年按照信息大类培养,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
3. 以课程为主导的改革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以通识教育为主导的课程改革依然是高校努力的方向。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代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学生只按文理大类招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学习通选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学校通过引进名师的方式,开设了大量通识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由选课,充分保障学生选课的自由度。
4. 以教学为主导的改革
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学方式多样化不仅是增加几种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而且要将那些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学生自我发挥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上来,改变之前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将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舞台。教学方式多样化还体现在对课堂教育的突破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复旦大学在汲取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经验与国外住宿制书院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书院制度。采取新生不分专业,混合散居的形式,扩大学生的交流面。“书院秉承‘读书、对话、适应、关怀的教育内涵,为学生提供生活住宿、学习辅导、导师咨询等各种学习和生活载体。”当然,在现实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这四方面的革新并不是单独完成的,而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其实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上文的分别论述,只是为方便研究而做出的选择。
三、各类改革的原因分析
从现象到原因,是分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第二步,这有利于追根溯源,发现改革的方向和驱动力。
1. 固定学制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学制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各层级之间的不连续性展开的。表面上看,本科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但从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几乎是脱节的,在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是完全按照新的模式从头进行,这就切断了学生本科教育阶段所形成的知识的连续性,造成学习断层,轻者可能浪费学生大量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重者则会使学生丧失之前的学习热情与良好的学习方式。另外,学术研究重心上移是贯通学制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知识科学的发展,本科阶段的任务从之前的专业教育逐渐演变成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高等专业教育上移到研究生阶段来完成。这样一来,有更多的学生要求(事实上已经)加入到研究生培养的行列,这就要求作为基础的本科教育理应与研究生教育有更加顺畅的培养过渡方式。
2. 老化的专业设置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对专业进行改革,必然涉及现行的专业教育。当前的一些专业教育,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虽经调整,但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子。我国专业的划分和设置以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任何学校要开设专业必须在这一目录内完成。因此,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十几年前颁布的专业目录有的不适应今天市场对特色教育的需求。其次,1998年的专业目录划分是在当时小科学背景下对学科专业的细分,专业是学科的绝对下位。而今,科学步入大科学时代,知识呈现出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的特点,之前的专业划分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如今知识发展的需求。再次,我国已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与固定的专业目录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过度细分的专业教育给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基础能力都带来了严重束缚,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3. 过多的专业课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由选课制度和通识选修课的开设,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管得过严”的现状来进行的。在专业教育的影响下,课程的设置以专业性和固定性为主要特点。专业课程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范围小。学生选择某一门专业,就意味着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要学习这一专业范围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之外的知识接触较少。二是口径窄。专业划分的口径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多不断窄化,而狭窄的专业口径又使学生受困于一个方向。三是不灵活。课程固定且以专业课程为主,课时多,学生难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其他知识。以上这些特点使得专业教育把学生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而不能自由施展,更谈不上按兴趣发展。这种僵化的课程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
4. 单一的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思维的发散
分析教学改革的原因,首先,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处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这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视师命为真理”,不敢和老师交流,不敢对老师的话提出质疑,认为老师讲的就是对的,这大大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其次,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只能体现教师的想法而无法表达学生的心声,教学只是跟着教师的教学计划走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来进行,严重忽视了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再次,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固化,导致许多学生存在着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听课,走出课堂就与学习无关的认识。
四、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通过上文的表述和原因探析,不难发现,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似应朝以下方向努力。
1.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
今天,学制改革将学分制与进一步深造相结合,课程改革充分体现选课的自由度和综合性,专业改革使学生从自选专业到自选方向相结合,教学改革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这些都凸显出一个问题——最大可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人认为,“拔尖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高等学校更重要的工作,是要为他们搭建更为优越宽松的成长平台,为学生创新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氛围”。因此,从教育教学各方面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是必要的。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学术自由的理解侧重点多放在教师自由地教上面,教学实践亦是如此,但是对学生自由学习方面的强调显然还不够。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当前,学生学习自由的最大阻碍就是负担过重的专业课程。由于忙于应付专业考试,以致学生无暇顾及其他,自然也没有精力进行科研探索。而局限于单一的领域里,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见闻的增广,只有鼓励、支持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由探索,少一些羁绊,多一点支持,才更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大学是探究的场所,很多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可能蕴含合理的因素。为此,教师应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思考,增强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
2. 提供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保障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新事物的兴起与发展,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影响,新的教育理念也不例外。虽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早已有之,但在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高等教育界,仍要面对不可避免的挑战。这时,制定、完善教育制度,保障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就成为迫切而必要的工作。“事实上,只有依靠制度才能长久地、稳健地保护它所维护的理念,规范着大学按既定目标运行。”
在建立和完善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从三方面考虑。首先要注意将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制度是实践的依据,脱离了理念的制度,往往会成为教育教学的阻碍。当前,有些高校中有个别制度并不太符合教育规律,缺乏明确的教育理念,若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与其说是对旧制度的修正,不如说是将教育理念重铸其中。教育制度一定要在明确合理的教育理念下制定,切不可本末倒置。其次,教育制度要有灵活性。教育制度的灵活性指的是要给予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可条条框框到每个细节,过于死板、固定,应允许一定条件下的多种多样。再次,要明确制度方向。明确的制度方向是灵活设置制度的前提,只有在合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定教育方向,才能使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坚定自己的行动,达到自由发挥。
3. 维护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耗时耗力又耗钱的巨大工程,需要举全校之力予以支持。学校的支持,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学校领导的参与与重视、学校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学校资源的调配与运用,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做的不仅仅是将最好的师资、最好的器具、最好的教材展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全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首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名家讲座、学者论坛等活动,定期举办各式讲座、学术沙龙、知识竞赛等,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些活动的逐渐普及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但学校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将这些机会和活动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部分。除了增设机会外,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丰富学习方式也十分重要。其次,学校要为学生交流提供各种条件,而不以学科专业为范围,不以专业知识为局限。如安排不同专业学生混住、以寝室为单位组织科研课题、提供学生交流信息平台等。再次,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情况。学校要安排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各类生活和学习问题,指导他们在自己的兴趣下最大程度地自由发挥。
4. 时刻保持国际视野
如今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知识创新才能创造财富,保障国家民族的富强。而知识又是流动的,发展的,现今的知识已然成为全球化的知识,成为一种世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不能偏安一隅,闭门造车,而要与世界接轨,接受世界的检验。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走出去,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更要让学生参与到国际问题中去,成为有“世界思想”的一员。
与世界接轨,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要将世界上先进的知识展现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思想,使大学生感受世界发展的趋势。其次,要有世界上先进的教学方式,将国外证明有经验的、有效果的教育教学方式引进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再次,要有世界一流的师资,聘请国内外名师开设讲座或进行教学,指点大学生学习与思考。最后还要有国际交流,让大学生真正走出去,参与到世界先进科研的进程中去,真实感受最前沿的科研气息。
参考文献:
[1]许晓东,王乘.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1).
[2]张崴.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8.
[3]俞信.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04).
[4]李俊龙,等.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
[5]谈小媊,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2).
[6]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与通识教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7]金祥雷,等.推进“三个创新”构筑“四个平台”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2).
[8]方泽强,肖玮萍.大学理念的分类、生成及运行[J].江苏高教,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