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批改模式方法初探

2016-01-28 18:38:58蕫玉姐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同桌习题

蕫玉姐

作为老师,我们都很清楚,学生作业的好坏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让教师迅速了解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学生在学习中共同的难点,从而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然而我们农村初级中学班容量大,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命题测试,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等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及时完成批改作业的任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下面就如何切实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讲评,学生自我批改

作业做完后,教师直接对作业进行讲评,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步骤以及答案,对于有多种解法的,认真细致加以讲解,让学生明白原理,得出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在讨论中提高。

二、教师给出答案,同桌相互批改

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同桌间将作业交换,帮助同桌同学对照答案批改作业。能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业的同时,看到同学作业的错误,对照自身作业的问题,增加错题的印象,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分组批改,互相取长补短

将学生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发放,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担任组长,先围坐一圈,共同讨论作业中习题的解题思路、解法及答案;然后,教师让各组派一名代表讲述解题思路、解法及答案,本组人员加以补充说明;教师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最后各组成员对他组成员作业进行批改。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分类抽取,精批细改

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当堂面批,因材施教

这种批改方式较费时间,适合于练习课或复习课。由于學生学习能力、完成习题速度等不同,完成作业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教师可以为先完成作业的同学批改作业,既让先完成作业的同学有事可做,又为教师的批改节约了时间,并且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也可以交错选用,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同桌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我的新同桌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换同桌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