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季红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初一成绩差不多,初二成绩分化大,初三成绩天上地下”的现象是越来越突出。可见,初二英语成绩的好差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影响着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如何防止分化,是值得我们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一、初二英语现象的成因
解决问题犹如医生治病,要对症下药。所以,解决初二英语分化现象的问题,需找准“病因”。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造成“初二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方面的原因和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其一,初二英语的难度增加和知识量的增大是英语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刚进入初一时,对学习环境及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初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但学生在进入初二英语学习阶段后,随着单词量的增大,不同语境中不同时态的交替使用,复合句的大量出现,知识难度加大,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导致英语分化现象的出现。
其二,初二现象是出现英语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也称为“心理性断乳期”。他们叛逆、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大、暴躁、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同时,他们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成为教育的关键期。
其三,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初中學生学习成绩主要不取决于智力因素,而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学习习惯,且学习习惯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由于一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贪玩,学习不用心等坏习惯。进入初二学习后,这种习惯上的差异就很自然显现在学习成绩的差异上。在学习方法上,从小养成死记硬背,或凭小聪明学习,形成了浅层次思维。所以,分化也会随着知识的加深而出现。
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众所周知,往往学生喜欢你这个教师,那这个学生这科的成绩就比较好。所以,一个英语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自然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扩大“优生”面,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解决初二英语现象的对策
1.正确认识差距,帮助缩短差距
学生进入初二后,学习分化也随之出现,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面对分化,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正确的差距观,持有正确处理差距的方法和态度,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首先,对于学生的听写量进行分层要求,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压力和恐惧。其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辅导小组”或“一帮一”等活动。通过活动,帮助他们做好预习、复习等。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要有梯度,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照顾到容易分化或被分化的学生。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坏习惯毁掉一个人。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力原因,而是习惯原因。而这个原因往往也是被学生忽略的一个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所以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教师不只是给学生在学习上笼统地提出要求,而是要对学生做较具体的要求。如,课前准备要求,自主学习要求,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要求,做笔记要求,回答问题要求、作业的要求等。从实际教学经验中,我认为这些课堂要求不要教师单方面提出,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来制定。这种达成共识的要求是经过学生思考之后形成的,他们会更能记住。如果学生没有做到,教师应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习惯培训,直至做好。我相信,只有学生在学习的主阵地上做好了,分化才会变小。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是很难学好的,也是很痛苦的。没有学习方法的人犹如一个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
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呢?(1)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订,最好采用“渐进法”,把长期、复杂的学习过程分解成许多小的阶段,逐步加以完成,让自己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3)作为学生来说,可以向其他同学、老师、书本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的方法越多,解决问题的速度才能越快。(4)学会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学习,创新学习方法。
英语有哪些学习方法呢?单词的记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一背单词就拿笔写个几十遍,背了一个小时也没记住几个。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如何将单词拼写与单词发音配合来记忆的训练,改变死记硬背单词。在知识点的掌握上,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还要多操练,通过练,加深理解和记忆。背诵课文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可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
4.改变教学观念,讲究教法
要想改变初二英语学习中的分化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还得做出以下努力:(1)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2)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师的讲解更加精彩。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教学活动化,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3)讲究教法,因材施教。我们所设置的三维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上要力求“实”和“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课堂上,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过关。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制造环境,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5.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和兴趣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获得成功或进步就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也是获得自信的重要源泉。所以,教学中要难易适度,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失去自信和学习兴趣。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教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动辄训斥他们,常鼓励他们。最后,创设科学的奖励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奖项的设置,既要考虑优秀,更要考虑中差生,项目尽可能多一点。奖励的频率也不要过快,分半期和期末。发奖的单位不能只是教师或学校,还应该有家长,而学生更在乎家长的奖励。发奖的形式也可多样化,除了发奖状,还可以发兑奖券,让学生拿着兑奖券在家长那里领奖,这不仅让学生得到家长的认可,还是一个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学习管理的好方法。
初二是整个初中学习的关键阶段,初二英语现象也是在所难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改变这种分化。
参考文献:
[1]林立,杨传纬.英语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志永.拥有成熟从容应考.考试与招生,2008(0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