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微型计算机系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背景
1.说教材。《微型计算机系统》选自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揭开计算机机箱内部神秘的面纱,进而为今后的计算机的操作、数据的存储、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计算机基础薄弱,我会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知道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部件;初步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懂得利用网络资源,学会搜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协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探究形成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以下三点:(内容不说):(1)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3)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教法选择。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結构和心理特征,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式教学,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2.学法选择。为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小组协作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手段。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实物展示、竞赛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同学们都认识哪些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设计意图:首先请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机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应该可以给出简单的回答,教师都给予肯定,同时继续追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微型计算机系统》。
(二)协作学习,探究新知
1.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电脑机箱一个和系统盘一张。同时教师阐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了计算机系统。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
2.布置任务:将课前已经编好号的7个比较主要的计算机硬件(主板、CPU、内存条、硬盘、显卡、声卡、网卡)分别分给七个小组,请学生结合课本和网络资源,小组内协作探究完成以下内容:硬件名称、硬件品牌、型号、功能和性能参数。并在组内选出一名同学代表,汇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给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汇报过程出现错误和不完整的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改正和补充。最后发给学生一份教师提前做好的计算机硬件学习文档,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就此解决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解决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重点。
(三)小组竞赛,巩固提高
在第二个环节之后,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阅读计算机硬件学习文档,然后小组派代表完成竞赛:猜猜它是谁?最后选出两个优秀小组以示鼓励。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普遍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强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五、评价与反思
本课结合教材重难点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利用任务型教学,从多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使本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