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义 胡志新
(南昌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转型发展背景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李少义 胡志新
(南昌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南昌工学院作为江西省首批十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经过几年的调研、论证与实践,凝练出“4+2”课程体系框架,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印发了国发[2014]19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在国家推进层面,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教发[2014]6号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规划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2015年10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职成[2015]9号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规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教发[2015]7号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转型发展的具体指导性意见。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民办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长期的办学传统积累了学校民族教育的特征。2013年以来,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和江西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启动了“以增强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本专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面有一定基础、取得了一定进展。2015年2月,南昌工学院被批准为江西省首批十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此后,在国家及省有关要求中,“四个转到”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是全面、全局性的。办学思路上,要全面实践“四个转到”,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服务江西及新疆、西藏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面向,坚持走职业教育道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保障体系建设,在各专业已实施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概括起来主要是五大主体性任务:①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③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④建设具备职业教育胜任力的教师队伍;⑤建设新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3.1 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四个转到”,在进行需求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行业面向,确定职业指向,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从)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理解和把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边界,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培养应具有综合性、先进性,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特点。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应配置到位,提倡采用“双维制”,在课程名称及课程内容中既贯彻理论要求,更着重具体应用,让学生既懂理论、更懂应用,组织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应根据行业面向和职业指向,按照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来配置,学生依托课程从低到高完成有挑战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实在的掌握专业技术技能。
3.2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概括起来就是“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政治合格是底线,身心健康是要求,理论到位是基础,技能实在是指标,各专业应根据本科职业教育的相关要求,明确本专业具体的行业面向、职业指向、理论要求、技能技能和适应岗位。
南昌工学院作为一所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不仅江西学生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多。学校紧扣江西等中西地区及新疆、西藏等西部民族地区,面向江西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与文化创意及绿色生态,以及新疆、西藏地区社会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培养适应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统筹推进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整合、协同育人,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技能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为服务区域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3.3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采用“4+2”的课程体系框架融合构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身心健康教育体系、理论知识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及若干拓展教育体系,“4”分别指思想政治课程群、身心健康课程群、理论知识课程群和技能技能课程群等四个课程群,“2”指拓展教育体系中的综合实践课程群和素质拓展课程群等两个课程群。
思想政治课程群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必修课程群,主要开设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军事理论等必修课程。
身心健康课程群针对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职场礼仪与生活技巧等进行训练,培养满足现代行业企业需要的身心健康、懂文明礼仪、积极乐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开设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理卫生、艺术鉴赏、社交礼仪、生活坊等通识课程。
理论知识课程群学习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为技术技能培养与训练打下理论基础,除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理论外,还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开设8~12门采用双维方式命名的专业理论课程。双维方式命名的课程有两层含义:①课程名称采用××理论(原理)与××应用(项目),其含义是基于某一应用或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上,结合某个典型应用或项目实例来具体介绍相关的某门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学习理论,并明确这一理论知识的典型应用项目。
技术技能课程群根据行业面向和职业指向,按照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配置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技术技能课程为12~15门之间。通过技术技能课程群的学习,学生掌握某一行业领域的特定职业岗位所需的全部典型工作任务,从而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同时典型工作任务的设置与技术技术课程的配置还应考虑学生今后由低到高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发展过程,即具备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群通过若干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或设计项目使学生系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应的项目的所有工作,实践项目的选取应具有很强的职业代表性,是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前的系统综合训练,进一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素质拓展课程群是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设置的若干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或职业规划自行选择,素质拓展课程群所包含的课程应涉及方方面面,如人文社科、文化艺术、工程技术、创新创业等各个领域。
课程体系应在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员工培养体系、生产服务标准及创新创业教育到课程体系中,将创新创业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南昌工学院根据生源结构特点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采用“4+2”课程体系框架,课程设置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014,5.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2014,6.
[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2015,10.
[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2015,10.
G642.3
A
1004-7344(2016)10-0027-02
20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