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2016-01-28 16:45:41宣善银
大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水化泥土分层

宣善银

(江苏新龙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宣善银

(江苏新龙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大规模建筑工程逐步出现,混泥土工程也呈现大规模的转变,如何保证大规模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重点。本文通过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结构裂缝,泌水现象、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并从混泥土的配合比设计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温度控制等几方面来实现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配制;质量控制

引言

现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都呈现很大的规模,混凝土工程的体量日渐增大。大体积混凝土有着结构厚、钢筋密度大、体形大、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相对很复杂、强度高的特点,所以要求具有很高的施工技术。虽然我国在大体积混泥土的施工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经济损失。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问题有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混凝土的裂缝。在施工时保增长混泥土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能力,同时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混泥土内外温差导致混泥土出现裂缝,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1)泌水现象:混凝土一般都是分层或分段浇筑,由于中间施工时间间隔较长,各分层之间会产生泌水层,大大降低混凝土层间粘结力,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2)施工冷缝: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在分层浇筑中,有时候会遇到了停电和停水或者一些其它不可避免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就会出现冷缝。

(3)温度裂缝: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能量没有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如果浇筑温度过高并且降温措施不足以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就会不断的升高。混凝土在浇筑后的3d~5d时内部的温度达到最高,而混凝土内部散热条件比表面差,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度存在差异,导致出现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4)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其内部仍然存在游离水,这些游离水会从表及里慢慢蒸发掉,在其蒸发的过程中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燥收缩。当收缩变形导致的收缩应力的变化大于混凝土的承受能力时,混凝土就会产生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降低混泥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施工时要尽力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水泥、骨料、外加剂和优化混泥土配比等来提高大体积混泥土工程的质量。

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搅拌时掺加外加剂和矿渣粉、粉煤灰等,可以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改善,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可以延长混泥土的缓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试验证明,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会降低早期极限抗拉值,但可以起到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效能,并能提高混泥土的强度,粉煤灰的掺量不能超过10%,以免影响其强度。

2.2 水泥

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来配制混凝土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裂缝的出现。水泥的用量也会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程度,因此,在混泥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在满足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少水泥使用量,可以掺入混合料和减水剂等,同时也应该加强水泥进场检验工作,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2.3 外加剂

通常使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当混泥土在凝结是水蒸气会蒸发导致混泥土存在收缩应力,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了膨胀剂来产生的膨胀应力抵消一部分收缩应力,从而减少混泥土出现裂缝。

2.4 骨料

在施工过程中骨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可以减少水和水泥的使用量,增强混凝土的强度的同时减少水化的现象发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升。

3 施工质量控制

3.1 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由于浇筑量很大,一般会采取分层浇筑和分段浇筑,这时应满足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进行下一层混凝土浇筑,综合考虑钢筋疏密、混泥土结构大小、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水化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浇筑时可以采用分段分层、全面分层、斜面分层的浇筑方式。采用全面分层是完成第一层全面浇注后再全面浇注下一层,直到浇筑完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就得浇筑第二层,一般适用于不太大结构的平面尺寸浇筑。有时也会从浇筑面的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逐渐进行浇注。采用分段分层浇注大体积混凝土时可以从底层开始浇注到一定距离后进行第二层浇注。采取这种浇筑方式会出现较多层数,浇筑过程中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就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注,减少浇筑的时间。

3.2 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振动板或振动棒对混泥土进行振捣,并在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避免混凝土沉落而导致裂缝出现,从而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时对混泥土进行二次振捣,重新液化坍落度已经消失的混凝拌合物,除去粗骨料、钢筋周围的水膜,从而使这些水分与周围砂浆再次搅拌均匀。能有效的提高混泥土的强度,减少了孔隙和气泡。

3.3 混凝土养护

混泥土在浇筑后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很重要的。在浇筑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持混泥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内外温差,保证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不出现裂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采取定期洒水的措施来减少由于水分的快速蒸发产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可以通过人工对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控制来减少温度差,有效防止因温度急剧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中与心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20℃,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为保证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拆模时,要适当的对混泥土表面和室温的进行测量,保证混凝土的温差小于20℃。施工单位通常也会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主要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混凝土刚浇注完时通过对水管通入冷却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减少混泥土裂缝的产生,对提高其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4 结语

我国在大体积混泥土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伴随着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众多实际工程中,设计者们也在不断深入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这些年来施工经验的积累得知,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设计者要从满足建筑的强度、整体性、刚度、抗渗性能等要求,由于不同混凝土结构特点的受力状况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工程设计就必须综合的度这些因素进行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工程、选用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断改善施工工艺、在施工完毕后做好温控工作和养护工作。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各项薄弱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预控措施和监控手段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温度的聚变引起的裂缝,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1]吴岳雄.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与预防[J].山西建筑,2007,33(4):166~167.

[2]曲德仁.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玉东.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城市建设,201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6)06-0278-02

2016-2-2

猜你喜欢
水化泥土分层
泥土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翻开一块泥土
有趣的分层
泥土中的功臣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水化硅酸钙对氯离子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