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斌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积麻川学校,甘肃 通渭 7433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李爱斌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积麻川学校,甘肃 通渭 743311)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方法、提高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学语文;学生主体性;体现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新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全面推行新课标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进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思维情感的良好发展。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和认知,这种观念和认知会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并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进而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创造探究新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疑惑,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尤其是在语文课堂的互动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更新观念。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保持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立足于时代精神,既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现代教学思想的确立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的制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都各不相同,不管是在备课阶段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设施因材施教,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每个星期有两节连着的作文课,第一节是教师讲解写作方法,第二节课让学生完成习作,但是我们班里有位学生总是无法在课堂完成习作,经过与他交谈,我了解到,他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那时候他文思泉涌,几乎能一气呵成。于是每次到作文课我都允许他第二天再交习作,然后我每次都能看到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是班里闻名的写作能手,而且在学校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我尊重了这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在家里完成写作练习,但是我也注重培养他当堂完成习作的能力,因为他还要面对语文考试,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习作,否则就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尤其要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进行赏识,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并且写出了读后感,教师就可以表扬他:“你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对书中的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非常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学生有了成功的经历就能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部动力,从而更自觉地学习。因此教师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很有必要,过浅或过深的目标都不能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诱发“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这项内容,要求教师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文联系起来,将各个学科融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开创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也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还要多组织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可以让他们把健康有益的图书推荐给同学,也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早读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冬眠”的有关资料,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项作业,或上网,或看书,或咨询父母,然后带到班上交流,资源共享。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学生不仅知道什么叫“冬眠”,还知道了动物为什么回“冬眠”,有哪些动物“冬眠”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知识,拓宽了阅读范围,他们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主的思想,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励他们更愿意学习语文,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马乖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都市家教月刊,2014(12).
[2] 杨友贵.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0).
[责任编辑 赵景霞]
G62
A
1673-9132(2016)32-0069-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