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石恩宇
试论潮州侨批的经济文化功能①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石恩宇
摘 要:侨批,俗称“番批”,指华侨汇集成批寄回国内、以汇款为主的家书,具有海内外交流的书信与金融汇兑两种功能。在很长时期内,潮州侨批是侨眷维持生计、培育后代、求学创业、婚庆喜丧和公益建设等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侨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潮州侨批业的运作形态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关键词:潮州侨批 金融功能 经济发展 启示
潮州古属“七闽之地”,濒临南海,面向世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传统丰富多彩,是声名远扬的“海滨邹鲁”、“领海名邦”。在这片热土曾发生过许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卓越乡贤,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潮州侨批在近代潮人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它留下了潮人的移民史和海外潮人的深厚乡情,对潮汕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1侨批
古代有“家书后批”的做法,与侨批有异曲同工之妙。《辞源》对“批子”条的解释是“支取银钱的字条”,但此处“批”的含义却有所延伸,既包括“信”,又包括“钱”。故这种“银信合一”的书信被称为“批”,而不称“信”。在侨批业发展的繁荣阶段,侨批局遍布潮汕地区,平均每年有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侨汇经侨批局进入国内,维系和改善了数百万侨眷的生活,为潮汕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2缘起
民国以前没有邮政,也无银行从事汇兑业务。由于“客头”经常往返于家乡和南洋,有时带人出洋,有时则带人回乡,因而最初寄款都要托付这些经常带人往返的“客头”携带。这样“客头”便承接这种汇兑的业务。家人收到信与款后要写回信,也由客头带回给侨居海外者。这样大大地方便了侨居者与家人的联系。“客头”虽从中能赚点酬劳,但在当地很受人尊重和信赖。“客头”的工作既方便侨亲,又能赚些手续费。随着业务量的增大,侨批局应运而生。批局的出现,使这项业务的操作更加规范。批局收取的手续费也从以前“客头”的15%降至10%。
1.3范围
潮汕地区自明清以来有大批民众移居海外。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战乱使得民族工业难以发展,加上本地区非常突出的“人多地少”的生存环境,大批潮人为了谋生,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离乡背井,不远千里到海外求生。东南亚是潮人集中奔赴谋生的主要地区,因而潮州侨批业的主要来源就在东南亚一带。
家乡的“根”是他们所无法割舍的。出于对故乡和亲人的挂念,海外游子只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首先想到的就是千方百计将在外赚得的血汗钱寄回国内接济和赡养亲人。于是潮州侨批局在清道光年间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在潮汕地区流传着“番畔钱银唐山福”这样的一句俗话(海外华人称其家乡潮汕地区为“唐山”)。这句话反映出来的是海内外潮人不可割舍的血肉之情,同时也指明了侨批的涉及范围局限在“番畔”与“唐山”之间。
1.4文化
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侨批一直都正常运作,几乎没有发生过信款被独吞或缩水等情况。但是,在国家沦陷之时,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胡作非为使侨批的良好声誉受到破坏。常有侨批被日本强盗扣留,或者受干扰而无法送达的情况。不过在日本投降后,不少积压的侨批被及时清理,并送达当地侨眷。这迟来的侨批是相关批局恪守信用的最好证明。可见支撑着侨批业发展的是其鲜明的信用文化。
从收集到的侨批看,其书写水平远高于同时代人的平均值,而当时南洋华侨与国内侨眷识字的不多。为了沟通,很多人只好请人代笔。专业的代书人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能准确表达委托人要表达的内容。许多侨批书写工整,行文得体,表述准确,内容全面,再现了时代的风貌,承载着厚实的文化。
金融活动也是基于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一系列变革和危机后逐步完善。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人类社会开始有金融活动到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金融已由简单的汇兑工具发展成为承载着现代经济的核心机构。
侨批从“客头”的单独作业,逐步发展为专门机构代理侨批业务,最终形成了集书信往来和金融汇兑为一体、专门服务于侨胞与侨属的具有金融与通讯特色的侨批业,具有民营邮局和银行功能的特殊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的社会性更加凸显。虽然潮州侨批的金融功能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展的浪潮中日趋式微,但是,侨批作为中华民族与世界的记忆遗产所体现的信用文化和精神值得永久记忆和传承。侨批业具有鲜明的特征。
2.1业务范围的特定性
潮州侨批业作为一种金融业务,恪守的是传统的信用文化。侨汇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发展。侨批对于改善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分层。
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维系侨批业务通过非正式社会群体的利益相关者的对话、竞争和合作推动其历史演进。“个人信用”是属于低水平的社会信任,其作用范围具有显著的特定性。因此,地域性的侨批业受制于上层统治阶层的政治、机构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上层对这种地域性的侨批业产生深刻影响,甚至能导致它的兴衰存亡。
2.2社会功能的多样性
“银信合一”是侨批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使其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产品,它赋予了侨批丰富的情感。侨批业经营者坚守“灵活守信、不见利忘义”的经商原则,体现了我国蕴含着忠义孝悌、信义经商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侨批业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属性。侨批是典型的个人信用产品,同时是货币流通载体,侨批局是集经济性和社会性功能于一身的金融组织,堪称中国近代货币流通史书。
由于早期文盲者众,华侨要写批只能请人代笔,回批也然。这些专业的写信人有良好的文字修养,能清楚表达出华侨与侨眷的心声,解决了国内外沟通不畅的问题,也使侨批的内容更加真实、准确,承载着厚实的文化。这对于研究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史料。
2.3运行模式的进化性
侨批最早出现的状态是通过“都是村中熟人的客头,或是邻村有交往者,比较可靠。在潮汕地区从未发生过有客头私吞侨款的事”。到了民国初年,才有批局的设立。设批局者都是府城及下属各县的有名商号,如潮州府城的“吴祥记”、揭阳县城的“林泰记”等都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大字号。他们委托南洋的大商号设收批站,把华侨的家信、汇款收集后,寄至家乡,批局派出专人,把钱款、书信,即“番批”送到侨眷手中。侨批业的发展历经了从人伦金融信用、契约金融信用到社会金融信用的信用模式进化。从做“水客”到办“批局”,批局从一国经营到多国经营及代理联营演绎了金融信用模式的阶段性变迁。
2.4信用体系的单一性
“个人信用”是侨批业兴盛的关键,尽管侨批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关系信任及地域分割严重、风险内控机制相对较弱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但是,同业公会、侨眷和海外华侨都支持这种极具特色的“个人信用”,并提供相应服务,使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侨批局规模不断扩大。有的批局还为国内家中有急事发生,而又手头拮据的有良好“个人信用”的华侨提供“先寄后还”信用服务,类似于今天的信用证结算。
这种单一的“个人信用”有效地规避了政府不同时期的限制、打压、取缔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等阻碍侨批业的发展的因素。
研究侨批的历史演进,探讨其金融属性,深度挖掘侨批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信用模式变迁,归纳和分析信用体系与经营模式在潮汕侨批业兴衰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侨批在经济史、文化史、金融史中的价值和意义,为现代金融信用体系构建提供思路。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而中国金融改革、金融风险防范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研究潮州侨批的信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1恪守信用是发展的前提
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从金融企业本身来说,信用是金融企业本身的生命线,是老百姓在你这儿存款、投资的唯一理由;而从向金融机构借贷的企业信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的信用就是金融机构愿意把钱贷给你的唯一理由。任何在信用问题上投机取巧的人,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
通过对侨批业通过“个人信用”经营机制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对今天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特别是“信义合一”与“以信为本“的信用制度和企业文化构建很有借鉴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活动中要恪守信用是安身立命之本的信条,还要不断升级,以适应新的要求,致力于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诚信体系。
3.2良好环境是发展的条件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东西,是渗透到骨子和血液里的东西,也是最难改变的东西。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认知,虽然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加大,但文化差异始终存在。理解和比较国际主要金融制度不能脱离文化属性。
从潮州丰富的侨批历史档案中,通过对侨批业独特的经营方式、兴衰原因等的探讨,可以明晰侨批业的成功经营经验及发展受阻的教训。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具备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良好环境。而从人文的角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可能更大。从保留下来的侨批信封、侨批汇票及侨批电汇单等实物丰富的侨批档案看,侨批真实地记载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金融和时事政治等信息,是研究金融史的重要史料。金融信用体系具有准公共品性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性基础设施”。潮州侨批业的信用体系对于构建现代金融信用体系的内容、模式和路径等方面很有借鉴价值。
3.3与时俱进是发展的保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围绕着实体经济运转的过程中,才能成为中心。
侨批是侨乡地区所独有的文化元素,具有极其鲜明的“侨”的特色,是侨乡文化研究中值得关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金融的信用属性也会相应发展,侨批业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但是,侨批业已从今天的社会经济中淡出的事实说明,它的这种信用是属于低层次的,而且自身也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侨批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日益衰落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金融业的发展基础是信用体系的构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的金融业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实现政府推进、央行运作、协同治理,以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潮州侨批蕴含的信用模式,对于现代社会金融信用体系的构建,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潮州市市志办.潮州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饶宗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3] 王炜中.潮汕侨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 广东省档案馆.侨批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c)-126-02
基金项目:①本文为2013年广东省科技规划项目《潮绣文化研究与数字化保护》(2013B0216000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