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重度电击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徐冬梅
(长春急救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重度电击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与护理对策,并应用于实际急救中,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作用。方法选取75例重度电击伤患者进行伤势辨别、急救处理、入院信息记录、心理护理等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重度电击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实施,其中显效23例(30.67%),总有效率(90.67%)。结论经过对重度电击上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急救措施的及时实施,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肯定,为抢救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实践证明,急救和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以在临床急救中应用。
重度电击伤;院前急救;护理
电击伤又称电损伤,俗称触电,指一定量的高压电弧或电源直接接触人体后造成的器官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除了电击部位的损伤还容易引起全身性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死亡[1]。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电性昏迷、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呼吸暂停、局部表现、血管壁损伤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如不及时救治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及继发性感染等后遗症[2],重度电击伤的急救是治疗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对75例重度电击伤患者采取了急救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急救与护理的重度电击伤患者75例,其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23~85岁,平均54岁,入院时间为电击后0.1~1.2 h。
1.2 伤势辨别:重度电击伤患者表现为心律不齐、持续性抽搐、呼吸不规则以及神志不清,电击部位被灼伤的皮肤坏死,局部会出现“炭化”。如单足或单手有电击伤入口者,直径在~0.5 cm,出入口与健康皮肤分界明显,直径在0.5~2 cm,边缘规则整齐,呈焦黄色或灰白色[3]。
1.3 急救与护理措施的实施
1.3.1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①及时脱离电源:包括关闭电源、挑开电线、斩断电路及“拉开”触电者等方式,决不可直接碰触电源,避免引起对急救者自身的伤害,一般在120急救车赶到前,群众已经做好该项工作,医护人员只需将患者抬至急救车上即可。②一般急救护理:上车后马上评估患者的意识、脉搏和呼吸,松解上衣领口及腰带,选择适当的体位放置,避免压迫电击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补液量应充分估计深部组织损伤后决定,可针刺中冲、人中等穴位。③心脏复苏护理: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属于“假死状态”,需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胸部按压应将手放在患者的肋骨下端和肋攻上端的交界处,手掌放于胸骨中下交界处,另一种手重叠放在第一个手背上,肘部伸直,用上半身体质量垂直下压患者胸骨5cm左右,速率为100次/分,15次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再给15次胸部按压,决不可轻易放弃抢救,且应不停顿的进行,途中不可间断,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心脏复苏药物,注意心电监护。④室颤护理:发生心室纤维颤动的患者可使用电击除颤和肾上腺素心内注射两种方式,电击除颤首次给予能量200 J,不可超过360 J,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确保氧饱和度的95%以上。将患者迅速送至医院,运送途中保证各种导管通畅,及时处理骨折及内出血。
1.3.2 入院信息记录:要求家属陪同,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疾病情况,尤其是遗传病史,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病情,记录重度电击伤的原因、在救护车上的表现以及各项监测结果以及急救车上的治疗与用药情况,方便入院后主治医师和其他医护人员查阅。
1.3.3 心理护理:将患者的情况如实告知家属,讲解入院后流程以及疾病可能发生的结果,安抚家属的情绪,避免哭闹,保持急救车内的安静,同时和患者简单交流,告诉其已经开始急救,不会危及生命,且一些表现只是暂时的,经过治疗可以好转,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感,给予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本组重度电击伤患者共75例,经过以上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顺利实施,其中显效23例(30.66%),有效45例(60.01%),无效7例(9.33%),总有效率(90.67%)。
重度电击伤主要是由于高压电击和雷电电击引起,除皮肤损伤外还包括深层组织损伤,对各脏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迅速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的最关键环节。我院医护人员对75例重度击伤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送院治疗,经过伤势评估确定了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具体且正确的急救方案,减少了误诊及急救不当的出现。经过即使脱离电源、一般急救、心脏复苏、室颤治疗等急救措施,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患者安全的到达医院。通过入院信息记录,有利于主治医师和其他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且排除了药物过敏、其他疾病等影响因素,为抢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又通过心理护理加强了患者及家属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保证之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实施,减少了因慌乱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经过以上急救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伤势,为抢救做好了准备工作,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至医院,争取了抢救治疗的黄金时间,实践证明,急救和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帮助其建立了信心,提高了生存率,减少了病死率及后遗症,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以应用于急救中。
[1] 孙文娟.急救护理对电击伤患者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47.
[2] 李易芳,肖二艳,赵真真,等.20例电击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5):72.
[3] 谢红彬,田萍,凌英.电击伤的急救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2):215.
R473.6
B
1671-8194(2016)33-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