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区护理缺陷质量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6-01-28 23:05:4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内科例数

郭 月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1)

内科病区护理缺陷质量分析及管理对策

郭 月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分析医院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现存护理缺陷及制定相应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内科病区相关科室,对其护理工作中现存缺陷进行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针对现存护理缺陷制定具体护理管理策略;选取同时段内科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观察两个年度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事故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将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在医院内科相关科室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全方面针对现存护理缺陷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减少安全事件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护理缺陷;内科;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及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内科也经历了飞速发展。护理缺陷意指护理人员在临床遵医嘱实施护理措施治疗疾病过程中违反了护理操作标准流程、没有坚持无菌操作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护理过失[1-3]。本文分析医院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现存护理缺陷及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内科病区相关科室,对其护理工作中现存缺陷进行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针对现存护理缺陷制定具体护理管理策略,选取同时段内科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为(64.2±3.6)岁。干预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为(66.5±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缺陷现状:科室药品管理缺陷:患者所用口服药及静脉滴注药品分类较乱、储存不当及药物使用记录不完善;贵重药品无专人看管、对于某些危险药品放置位置及保存不当;药品包装破损。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缺陷:护士交接班时对于新入院患者病情交接及危重患者情况交接不仔细,部分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未携带医嘱单及用药时三查七对工作不严谨、每项护理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要求洗手消毒、工作态度马虎等。科室护理操作细节缺陷:对于科室每位患者病情综合情况掌握不够、对于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床头没发现过敏标识、对于静脉输液及输血瓶上药物名称及剂量、患者姓名、床号、年龄等信息不完善;护士在填写护理记录单时未按照标准要求填写,护士交班记录内容不全等。

1.3 护理管理策略: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资深护士组成护理管理小组,开展会议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组针对上述科室现存护理缺陷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包括:①建立各科室药品合理管理制度,科室安排专人管理贵重药品及危险药品,从保存及保养等方面重点管理。②病房在收到药剂科发放的药物时,当班护士需仔细反复核对及查看药物包装是否完好及生产日期等,将责任明确至个体,提高护士责任感,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本科室疾病及相关用药知识、药物配伍禁忌等。③护士长应明确护理责任制及奖罚分明政策,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做全面了解,制定治疗方案及相关健康指导。④所有护理操作均需严格遵守护理标准流程及严格无菌操作。对于出现护理操作过失的护士施加处罚措施,对于工作表现出色的护士予以奖励,调动护士对工作的热情及加强其护理责任心。⑤对于走上岗位不久的护士加强岗前培训,安排工作年限较久且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帮助其尽快适应并掌握工作内容。制定科室相关护理操作标准流程,并不定时抽检并记录。

1.4 观察指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采用百分制,包括对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记录相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自制疗效测评表,结果分为疾病治愈、病情恢复良好、病情有所改善、病情无进展;疾病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未出现复发;病情恢复良好:疾病表现明显改善;病情有所改善:疾病表现有所恢复,仍需住院观察;病情无进展:疾病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疾病治愈例数+病情恢复良好例数+病情有所改善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个年度患者出现安全事故情况,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等。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指标评分分别为(78.95±3.12)分、(81.20±2.16)分、(78.13±3.04)分、(82.53±2.48)分;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分别为(91.14±3.46)分、(90.46±2.45)分、(92.46 ±3.47)分、(91.16±3.45)分。常规组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常规组疾病治愈、病情恢复良好、病情有所改善、病情无进展等指标患者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2例(24)%、19例(38)%、8例(16)%、11例(22)%,总有效率为39例(78)%;干预组上述指标患者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5例(50%)、16例(32%)、7例(14%)、2例(4%),总有效率为48例(96%),常规组低于干预组,(χ2=14.324,P<0.05)。

2.3 观察两组出现安全事故情况:常规组出现跌倒、坠床、压疮等意内事故患者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例(16%)、5例(10%)、3例(6%),事故发生率为16例(32%);干预组上述指标患者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例(4%)、1例(2%)、1例(2%),事故发生率为4例(8%)。常规组高于干预组(χ2=18.0,P<0.05)。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提高,高水准医疗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各种手术结合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情况下,随着近年来交通便利、经济增长,我国大多数地区医院也面临着来院就诊患者数字急剧增长情况[4],其中因内科疾病就诊并治疗的患者占较大比例。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临床对于护理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缺乏护理专业型人才,临床科室中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均衡现状容易导致在科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疏忽,造成护理安全事故产生,不仅影响患者临床疗效还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5]。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4],针对以往内科科室护理工作缺陷现状,从而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减少安全事件发生,本文经研究得出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事故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5。与上述学者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影响医院护理安全质量主要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现存护理缺陷,而护理缺陷存在会影响患者疾病预后,所以临床工作中应将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在医院内科相关科室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全方面针对现存护理缺陷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1] 周异明,王梅英,李柳英,等.绩效考核在门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6-107.

[2] 王菊英.责任组长值班制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29-30.

[3] 张会民.人性化护理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83-1385.

[4] 殷静静,栾琳琳,段红香,等.连续性排班及层级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69-171.

[5] 胡德英,刘义兰,许妮娜,等.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内科病区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8):58-60.

R473.5

B

1671-8194(2016)33-0265-02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内科例数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