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

2016-01-28 23:05:4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输液门诊

李 欣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

李 欣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的应用实施。方法加强健康宣教,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护士进行技术培训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果我院护士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估,制定了防范策略,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结论经过对门诊注射室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门诊输液工作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好转,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护理措施

随着法律观念和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护士的护理质量要求也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率也不断上升[1]。门诊注射室与外界接触最为频繁,是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2],由于患者流动性大,药物种类繁多,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也比较大。因此,我院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总结原因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强护理质量与服务质量,报道如下。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药物因素:门诊注射室内药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新药不断增加,药品存在多种名称、多个厂家,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还有些药物仅一字之差,但治疗效果却完全不同,在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即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另外,有些新药虽可以使用,却尚未列入配伍禁忌查对表中,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配伍禁忌,也会造成不良后果[3]。

1.2 患者身份查对失误:由于门诊注射室流动患者多,同姓、同名、同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加之部分患者视力、听力下降,语言不通,反应不灵敏,且环境嘈杂,查对患者姓名过程中容易应答错误,导致输液错误时间的发生。

1.3 技术不精:多数门诊护士文凭不高且上进心不强,基本功不扎实,理论知识老化,受外界影响经历不集中的现象都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婴幼儿。在输液过程中没有巡视,也容易造成药物外渗、局部肿胀,加重患者的痛苦。

1.4 医嘱方面:门诊注射室内患者来自不同科室,医嘱来源复杂,由于不同医师书写方式、习惯的不同,可能造成护士难以辨认。有些医师漏开皮试及药物剂量超过书名书中规定剂量都给护士的工作造成困难,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或延长患者等待时间。

2 安全防范措施

2.1 提高穿刺技术:我院按时对护士的技术进行培训,加强并更新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基本功,对穿刺技术进行考察,对工作中出现穿刺失败的护士进行批评,要求技术精湛的护士传授经验,指导技术较差的护士。

2.2 提高认真程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减少患者身份查对失误和输错药物的现象,注射前观察药物的颜色、性状以及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加药过程中观察药物是否完全溶解,确保药物安全。穿刺后及时处理废弃的医疗用品,防止针头扎伤患者等。输液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肿胀,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患者注射药物前多会关心自己的病情和药物的名称、作用等,这时应耐心讲解,安抚患者的情绪,如出现恐慌、害怕时,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或积极交流,注意仪表、仪容和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微笑,赢得信任。倾听患者的心声,换位思考,了解其需求,并积极主动的解决,提高其自信心。对于婴幼儿可以给予玩具或表扬,取得其好感和信任,如第一次穿刺失败,应及时道歉,表达歉意后再次穿刺,两次失败后应更换护士进行穿刺,注意静脉保护。

3.2 环境护理:保持门诊注射室内环境清洁、安静、健康,按时通风,保证其湿度、温度的适宜,采用维C循环风和紫外线消毒机定时对治疗室、输液大厅进行消毒,每天2次,每周空气培养一次,做好消毒记录。在输液高峰期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并安抚患者情绪,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加强满意度。

4 结 果

经过安全隐患分析、防范措施实施以及护理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率,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观察期间并未出现医疗事故。

5 讨 论

门诊注射室不仅是面向社会的窗口,也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成为很多患者的评价依据。我院对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处理,同时实施护理措施,希望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率。经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药物因素、患者身份查对失误、技术不精和医嘱方面,发生此类原因的最主要因素为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穿刺技术较差,我院制定相应的规定,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进行考察,提高护士团队的质量,对工作不认真的护士进行批评与处罚,减少上班期间开小差、思想不集中等现象。在护理过程中,主要重视心理护理和环境护理,通过语言、肢体行为等方法取得患者信任,增加其自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注射室内的温度、湿度,减少患者烦躁的心理,按时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在高峰期维持秩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护士的穿刺技术普遍提高,多数情况下能够一次穿刺成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经过沟通,了解多数患者的心理,满足其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将患者满意度提升到90%以上,观察期间没有出现医疗事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信任,实践证明,以上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措施实施有效可行,应该临床推广应用。

[1] 陈作伟,于忠哲,朴顺爱.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 (8):243.

[2] 于艳利.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4,35(3):151.

[3] 蒋萍娟,邓丽燕.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2,10(28):39.

[4] 金贞顺.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849.

R473

A

1671-8194(2016)33-0202-02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2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8:02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