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颖(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
姜 颖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癲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以青少年居多,患病率为一般人群中的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致使癫痫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因此,临床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本文仅就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略谈体会,简要阐述。
【关键词】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临床体会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特点[1-3]。可表现为感觉、意识、精神、行为、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4-5]。癫痫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以青少年居多,患病率为一般人群中的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变化,致使癫痫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如何正确做出诊断及控制疾病发作,在目前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仅就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略谈体会,简述如下。
癫痫是多种病因所致疾病,其诊断需遵循三步原则:首先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最后明确发作的病因是什么。
1.1 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癫痫具有不同的临床发作特征,但所有癫痫发作都有共同的特征:①发作性,发作突然发生、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②短暂性,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分或数10 min;③重复性,不定期有多次发作;④刻板性,每种类型或每个患者的每次发作表现几乎一致。
1.2 辅助检查
1.2.1 脑电图: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能明确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确定特殊综合征。常规脑电图能检测到约50%患者的痫样放电,采用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睡眠或剥夺睡眠等诱发技术均能提高检出率[6]。24 h长程脑电图监测和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痫样放电的可能性,有助于鉴别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猝倒和癔症等类似痫性发作疾病[7]。但部分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始终正常,而有少数正常人中偶尔检出痫样放电,因此不能单纯依据脑电图的改变来确定是否为癫痫。
1.2.2 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应作为排除颅内器质病变的常规检查,可确定有无脑结构异常,可作癫痫的病因诊断,MRI诊断较为敏感[8-9]。功能影像学检查如SPECT、PET等能从不同角度反应脑局部代谢变化,有助于痫性病灶的定位。
1.2.3 其他: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脑囊虫病,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对明确癫痫的病因有意义。其他如血糖、血钙、血镁、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检查对某些癫痫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2.1 晕厥:为弥漫性脑部短暂性缺血、缺氧所致意识瞬时丧失和跌倒。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强直或阵挛,需与失神发作、癫痫全面性发作等鉴别[10]。晕厥诊断依据:①多有明显诱因,如焦虑、疼痛、见血、严寒、情绪激动、持久站立、咳嗽、憋气、排尿、排便等;②发作时常伴脸色苍白、眼前发黑、出冷汗;③跌倒的发生和恢复均较慢,有明显的发作后状态;④心源性、脑源性、神经源性和低血糖性晕厥,常伴有相应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⑤脑电图检测多无痫样放电。
2.2 假性癫痫发作:以称癔症样发作,是一种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是由心理障碍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与癫痫相似,难以区别。发作时脑电图检查无痫样放电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是与癫痫鉴别的关键。但应注意,10%的假性发作患者可同时伴有癫痫,10%~20%的癫痫患者中伴有假性发作。
2.3 偏头痛。鉴别要点:①偏头痛以偏侧或双侧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而癫痫头痛较轻,多在发作先后出现;②癫痫脑电图为阵发性棘波或棘一慢复合波等痫样放电,而偏头痛主要为局灶性慢波;③两侧均可有视幻觉,但复杂视幻觉以癫痫多见;④癫痫发作的意识障碍发生突然、终止迅速,程度重,基底动脉脑型偏头痛的意识障碍发生缓慢,程度较轻。
2.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半小时,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脑电图检测无痫样放电。
2.5 发作性睡病:可引起意识丧失和猝倒,临床易误诊为癫痫。根据突然发作的不可抑制的睡眠、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猝倒征四联征可鉴别。
2.6 低血糖症:血糖水平低于2 mmol/L时可产生局部癫痫样抽动或四肢强直发作,伴意识丧失,常见于胰岛β细胞或长期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史有助于诊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诊断癫痫程序首先应根据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特征、癫痫发作的表现形式以及脑电图检查发现有痫样放电表现是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同时详尽和完整病史在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庸晋,宋国华.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08-615.
[2] 雷寒.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75-582.
[3] 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2-312.
[4] 卢治南,王莎丽.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23(23):537-538.
[5] 徐晓龙,潘映福.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15(21):303-304.
[6] 贾玉鹏,高红梅,任礼静,等.脑血管病性癫痫52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1(1):103-105.
[7] 马丽雯.脑血管病后症状性癫痫54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10(5):89-93.
[8] 曹捷,张宏.脑卒中后癫痫4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8, 37(10):1410.
[9] 陈英石.脑卒中后继发癫痫50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 31(3):402-403.
[10] 林霞.145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 19(9):57-58.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