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
嗜酸粒细胞增多作为接受注射用抗生素治疗门诊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预测指标
BLUMENTHAL及其同事回顾性分析了2012 年9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研究医院接受至少2周注射用抗菌药物治疗的门诊病例(OPAT)。应用抗菌药物的824例患者中,头孢菌素类占46%,万古霉素40%,青霉素类27%,这些患者在治疗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血细胞计数检查。25%患者治疗中检测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500 cells/mL),其嗜酸粒细胞计数峰值的中位数为726 cells/mL(500~8 610 cells/mL),首次检查时间为OPAT后15 d。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利福平、利奈唑胺的使用均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生增高的风险,而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则无此风险,甲硝唑的使用伴有降低风险。
210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中,63例(30%)发生过敏反应,包括30%患者出现皮疹,15%为肾损伤(肌酐水平至少增加44.2 μmol/L或高于基线50%)、6%肝损伤(丙氨酸转氨酶水平>100 U/L),而在无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中,这些发现分别占6%、 10%、 7%。经校正后,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中发生皮疹(HR, 4.16;95%CI, 2.54~6.83; P<0.000 1)和肾损伤(HR, 4.16;95%CI, 2.54~6.83; P<0.000 1)的风险明显升高,但肝损伤则不明显。
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性症状与药物可能或很可能相关的反应(DRESS)在OPAT人群中和其中具有嗜酸粒细胞增多人群各占0.8%和3%。很可能有关的DRESS由万古霉素所致。2例死亡者归因于DRESS。
结果发现有四分之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OPAT患者皮疹、肾损伤发生风险分别较非嗜酸性细胞增多者增高4倍和2倍。大部分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除了出现非危及生命的皮疹、小部分患者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肾损伤和DRESS。因此,虽然嗜酸粒细胞增多无需中断或改变抗菌药物治疗,然而需要对患者皮肤表现、系统性症状和肾损伤加强监测。在一系列症状中,每100例OPAT患者中有1例发生DRESS,而后者并发症死亡率为29%。
每4例OPAT患者中出现1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发生率及过敏反应的发生表明,需要对继续用药治疗进行更加谨慎的管理。OPAT患者1%DRESS发生率及2例归因死亡者应足以证明需要对OPAT患者进行严密监查,快速识别并应对实验室和临床不良事件。
In the literature. Eosinophilia as predictor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in outpatients receiving parenteral antibiotics. Clin Infect Dis,2015, 61(15 September).
彭小林摘译 张 菁审校
Eosinophilia as predictor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in outpatients receiving parenteral antibiotics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