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库多藏载籍中 爬罗剔抉换新容*——裘沛然先生文献研究拾遗

2016-01-28 14:30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针灸学温病内经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梁尚华 张紫薇 王庆其



宝库多藏载籍中爬罗剔抉换新容*
——裘沛然先生文献研究拾遗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梁尚华张紫薇王庆其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医学造诣高深,活人无数,医泽广被,同时亦是一位通晓文史哲的学者和诗人,人称鸿儒大医。“医道难明须砥砺,良机易逝要勤研”。裘老对中医经典著作及医学文献的钻研用力甚勤,在针灸学、中医学基础、各家学说、伤寒、温病、《内经》等文献研究领域颇多建树,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观点与成果等均对后学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国医大师裘沛然中医文献

裘沛然先生(1913年2月1日-2010年5月3日)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工作,医学造诣精深,临床医术精湛,尤其在文献研究方面功底深厚,颇有建树。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对其进行发掘搜集、整理研究,去伪存真,考镜源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文献的最大价值。

裘老早年在私塾和国学专修馆读书,师事江南著名学者施叔范先生,掌握了良好的古汉语基本知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自学经史百家。早年的私塾功底和扎实的国学知识为裘老在文献研究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1931- 1934年裘老在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学习,经丁济万先生悉心指导,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学根基。裘老的熔人道、文道、医道为一炉的治学理念,以及循名责实的治学方法,既值得推崇,又是我们后辈效法和学习的榜样。

裘老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他善于远征旁搜、融会贯通,并擅长精巧构思,灵活变通。在针灸学、中医学基础、各家学说、伤寒、温病等文献研究领域颇多建树。

去伪存真 正本清源

1.《内经》的成书年代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因其在中医学的重要地位,故历代医家对其成书时间、真伪沿革和时代背景等均有大量考证,裘老对以上问题也有一些见解。

裘老将《内经》内容与其他著作如《管子》、《老子》、《庄子》、《易经》、《左传》、《吕氏春秋》等所载内容进行对比,认为《内经》的成书过程在殷周已启其端,春秋渐奠其基,书则底定于战国,而最后完成于秦末汉初之间,此后历有补苴、窜易、改编,则是另外一回事,不能作成书论。

2.《内经》真伪问题的论证

关于《内经》真伪问题,《素问》是《内经》的组成部分,历来医家学者多无异词。《灵枢》一书,较为晚出,历代学者对此争论较多。裘老考证历代文献认为,《针经》、《九卷》、《九灵》、《灵枢》,基本上是一本书,只是在编次上或有不同,以及在某些文字上稍有差异而已。古代薄录,一书而列有二名或数名的很多,不能因其名称不同或卷数有异而判定为两种不同的书。且《灵枢》文辞比《素问》要简奥精妙,成书也较《素问》要早。当然《灵枢》一书,别本不止一种,文字多伪夺,内容有亡佚。故有其他医籍引《针经》之文而不见于今本《灵枢》的,亦在所难免。

3.《内经》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近代中医名家恽铁樵曾说:“吾僚今日读《内经》,当以怀疑的眼光读之,不当盲无别择,一味信仰。遇不可解之处,曲为之所。”裘老亦认为对《内经》要辩证客观看待,它不仅是医学理论典籍,其诸多内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已是最高水准。但我们不能对《内经》顶礼膜拜,要扬弃看待。裘老认为此书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实为众多医家经过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它反映了当时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但其中有唯心及错误的地方,比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以方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等等。其糟粕应以摒弃,但精华则应继承发扬。

4.《伤寒论》的沿革

裘老对张仲景《伤寒论》倍加推崇,经常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临床中裘老也喜用仲景方,并说《伤寒论》的方子目前在临床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疗效。先生治伤寒之学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裘老认为《伤寒论》与其它方书的性质不同,它重事实讲实效,是经过整理具特殊形式的医案文献,是千百个病例的总结,是具有科学条理的综合医案。但论中有脉家的学说羼入,例如“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有后人的注解羼入,如“血弱气尽,腠理开……正邪纷争,往来寒热”;有论中错字,注家不审,每作强解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识别。

据裘老考证,《伤寒论》起初应有三四十卷以上,但《隋志》和《唐志》,都只有仲景方15卷,裘老认为此变化是因为仲景书本有“医论”和“方症”两部分,后人传抄,可能只节录辨证处方的部分,而把医论的大部分略去,从30多卷浓缩成15卷,使仲景书变得方证精简而切用。

5.《伤寒论》的章法体例

论中每汤必有主治的详细症候一或两条,作为该汤主治标准,论中凡称柴胡证、桂枝证等,都指此而言。其余条文,但说宜某汤,不再说主症,除特别指出的以外,都包括该汤主症在内,如“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此处略去主症,仅举脉而言,是一种简笔。

大论体裁,凡列入某一经篇内的各项条文,不问为本经或别经的病,都冠以本经的病名,论中除极少数条文可能是错简之外,其余悉遵此例。如“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本柴胡证,以潮热似阳明,故列入此篇,即冠以“阳明病”3字。这种体例,是仲景为鉴别诊断而设。

论中常有倒装笔法,如“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该汤应与“热多寒少”句承接,若脉微弱,是禁忌症。

有许多条文,系承接上条,故只指示与上条不同之处,不再重复该汤的主治证候。如“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为无汗烦躁,因承接上文,故概从略。

大论文字,有部分很枝蔓,但大多数是极其严谨的,如同用桂枝汤,有曰“主之”,有曰“宜”,有曰“可与”,里面大有出入。“主之”是此证必须此药,“可与”是病情已有变化,经过研究而后与,至于“宜”,是在各汤的斟酌之间,而最后选定用某汤。掌握这些特点,我们在学习时才不至于曲解其内涵。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1.伤寒温病一体论

清代医家叶天士创温病论,他以伤寒与温病为两门学问,形成对峙之局,倡言“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以温病只需辨明卫气营血即可,并立“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辨证方法。

中医学上伤寒、温病的异同问题,争论数百年而迄无定论。然《伤寒论》自序中称“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七”,说明仲景所指的伤寒,绝非仅指一般感受风寒的病症,其中包括了很多急性或烈性传染病,否则其死亡率何以竟有如此之高?另外,《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晋代葛洪《肘后方》载:“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温病学家王世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据此,裘老认为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吴鞠通亦说:“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温病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以此作为划分伤寒与温病的理论依据。对此裘老颇不赞同,且不说“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之论并无根据,把完整的人体硬性分割成纵横两截,先生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脏腑经络之间不可分割,六经是有经络脏腑实质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无法解释《伤寒论》的诸多原文。

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其实叶氏倡导的卫气营血辨证提纲,都与经络密切关联。卫气营血循行于经脉内外,经络又络属于脏腑,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须臾分离。《伤寒寻源》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说明经络与脏腑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至于伤寒温病的治法,初无二致,温病用药的辛凉、甘寒、淡渗,及凉血清营、芳香开窍等法,仲景的麻杏石膏汤、葛根芩连汤,皆为辛凉解表之法,猪苓汤之滋阴利水,黄连阿胶汤之清热凉血等,以及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之清营,紫雪丹之芳香开窍,在汉唐时期早已应用。另有“温病重在亡阴,伤寒重在亡阳”之论,其实,伤寒对大汗与亡津液极为重视,叶香岩“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之论,亦导源于仲景。

据上分析,裘老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的分支,温病学说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热病的认识和证治,但不宜将两者机械地分家,而应从实际出发,使伤寒与温病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整体。

2.医学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是以医学流派作为基本单元而发展的,中国医学史实际上是各个医学流派发展的历史。裘老认为时代环境和其他学科对医药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中医学科本身也有一个继承和相互渗透与发展的关系。试以张景岳学说的形成与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等学说的影响来举例说明。

金元各家学说的相互渗透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以主火论、寒凉派著称。其学说首先继承了《内经》的病机十九条,同时,由于官府提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致使香燥药广泛流行,出现火热证增多等副作用。加上当时热性疾病大流行,为火热论提供了实践基础。他的学说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张子和、朱丹溪的学说及温病学派的产生均有密切影响。

张子和以其攻邪论而著名,但其攻邪着重于寒凉药,可以明显地看出同刘河间的主火论是有很大联系的。再加上当时他遇到了“服补成风”的环境,看到补药、热药所造成的弊病,所以他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产生了邪去正安的指导思想。

张洁古所创立的脏腑病机学说,首先是源于《内经》中有关脏腑的论述,后来《华氏中藏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虽都论及脏腑但三者都有不足之处。张洁古受了他们的影响,结合自己的实践,创立了以脏腑寒热虚实病机辨证的学说,并为后来“脾胃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李东垣受《内经》中有关脾胃的理论和张洁古脏腑病机学说的影响,加之当时中原战争不断,人民饥饱失常,苦役劳累民不聊生,致使人们体气虚弱疾病丛生。故在其脏腑病机学说中特别重视脾胃的作用,创立脾胃内伤学说。东垣与河间两家学术思想差异的界别,在于河间主火论,主要是指外感实火,李氏接受了“火”的观点,又补充了内伤“阴火”的一面,其所受刘氏学说的渗透也是细可寻味的。

朱丹溪根据《内经》中阴精方面的理论,目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燥伤阴的流弊,提倡养阴法以补偏救弊。最后创主动论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遂发展而建立滋阴学说。

张景岳的继承和发展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接受朱丹溪“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的论述,对河间的“主火论”和朱丹溪“阴常不足论”纠了偏,提出真阴之可贵,总结先前医家的不同观点,吸收其精华而补充其不足,于是发展成较为完整的阴阳学说。可见任何一个医学流派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它在医学上有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是同时代其他医学流派没有提出或不完全具备的。研究医学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我们在一个深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发展规律,由此而创建新理论,发展中医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中医各家学说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汇,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宝藏。学习各家学说,可以开拓思想扩大视野,如果要深入挖掘和进一步钻研中医学,不学好各家学说就不能真正登堂入室。

一般谈各家学说大都认为始自金元时代,裘老认为此说不确,儒学在汉时早已分化成许多学术流派,而医学流派之分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的五脏六腑说,《灵枢·经脉》有将心包络作脏的六脏六腑说;关于脏腑与苗窍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心主舌”、“肾主耳”。从中可见《内经》在某些理论问题上,确有一定分歧。

如何学好各家学说呢?裘老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关键在于“各”字

学习各家学说的根本目的在于掌握更多的认识疾病的观点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就是要精通各家的学术思想和各种治病的方法,唯有如此,方能应变于临床。

2.区别在于“家”字

大家如孙思邈、李时珍,名家如巢元方、葛洪,专家如钱乙、吴又可,杂家如沈括、赵学敏。“大家”、“名家”应重点学习,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选择部分“专家”深入钻研,至于“杂家”,宜作大致了解或撷取其精华即可。

3.钻研在于“学”字

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术之所本,二是学术之发展。即掌握医家的学术思想,既要追溯其学术之所本,又需洞悉其卓有建树之处。

4.掌握在于“说”字

既要从总体上掌握各医家学术思想,更应掌握具体的临床经验,得其要领,才能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同时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学而得法 事半功倍

1.《伤寒论》的研究方法

系统分类法将论中各种症候作有条理的分析,把全书条文分隶六经,每经各分若干系,每系各分若干小类。譬如太阳病,先把它分为经腑两系,把桂枝、麻黄、青龙、越婢等症列为在经的一系,五苓、抵当、桃核承气症等列为在腑的一系,在两系之外,还有旁系,如变症和坏病等。变症下面,再分结胸、下利、痞满等小类。提纲挈领,脉络清楚,是窥采《伤寒论》全貌和了解疾病内容的主要方法。

症候排比法学习辨证的主要方法,有总的排比和分类的排比两个步骤。比如研究发热,就先将所有发热的条文摘出来,然后再作分类的排比,把发热的主伴各症,都分别归纳在各种汤证下,为临床诊断所必学。

方药对勘法第一步把全部方剂先厘分为若干类系,成为初步的分类,如将桂枝一类的汤方,成为一系;第二步,进行每一系里面许多汤方内部的比较对勘,如桂枝系内有桂枝汤、桂枝加杏朴汤、桂枝加葛根汤等,从各汤的方药增损,以辨识每汤的主治证候;第三步,就每一汤方所组成的各药进行比较对勘,譬如桂枝汤中五种药,各分主什么症候,这些药如在别的汤方中,又起什么作用,此种研究方法和治疗法则有密切关系。3种方法各有其价值,在学习中不可偏废。

2.中医书籍“阅读三部曲”

裘老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均特别重视,对其中重要内容能背诵如流。考诸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文献汗牛充栋,如何有效地阅读中医书籍,裘老提出了“阅读三部曲”。

寻找线索①先读作者传记。要了解某部文献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对作者的生平有所知悉,例如其生长时代的社会背景、在医学上的贡献等,这样就可以对所要阅读的书有初步印象,也可以较容易地找到其著作中的精粹部分。②多看书录解题。书录解题是古代学者对历代文献所作的内容提要。王鸣凤在《十七史商榷》中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③浏览序跋和目录。序文和题跋无论是作者自撰或别人所写,都对该书的基本特点有所说明,包括作者的时代背景和著述动机以及内容要点等。这样,对阅读研究心中有底,学习就会方便很多。

选择材料古代医籍中载述的内容,除有些古奥文字外,大部分都是文茂理顺,修辞典雅,但也有某些医书文笔比较拙劣,或者杂有荒诞的记载和粗俗的俚语。这类文献其实有许多宝贵的内容蕴藏在其中,例如,陈士铎的《石室秘录》、窦材的《扁鹊心书》以及陶节庵的著作等,在学习这类医书时,必须多加注意。同时,对于书中某些生僻或者比较奇特难以常理解释的内容,也往往会是作者最宝贵的实践经验,在选择阅读时也要多加留意,不可草草滑过,要做到“人誉之,必察也,人毁之,必察也”。

精读原著①先读白文。学习《内经》、《伤寒论》等书,初读时尽量少看或不看后人的诠注,因为后人注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会使读者莫衷一是,只有自己对经文反复揣摩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精义。如果遇到从原书中确实无法解释的问题,则可从同时代的其他著作中进行搜索,时代相差愈近,则其所用名词、概念的含义大致相同。②弄清概念。概念是从具体事务中抽象出来的,但具体事务提升到概念以后,必须真正弄清楚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实际内容,有不少见解不同就是由于概念的混淆所引起的。所以研究学问,弄清概念和循名责实是阅读文献的首要关键。③掌握特点。每一部医书总有作者的某些主要特点,阅读时必须细心体会,找出其中的独特长处。

传承学术 传播文化

裘老童年入私塾,后从叔父裘汝根学针灸,可以说,裘老接触中医最早就是从接触针灸开始的。1956年,裘老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发表《历代针灸文献举要》一文。1956- 1958年,裘老与陆瘦燕、黄羡明、李鼎等编写上海市中医研究班(西学中班)讲义《针灸学概要》,这可以说是现代针灸学讲义和教材的基础。

裘老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后在针灸教研组任教师,就任初期对针灸学教材的治疗部分进行改编,新加“方义简释”一项,阐明针灸理法;李鼎老师补编基础部分,总成《针灸学概要》一书,于1959年4月出版。这是上海中医学院建校后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著的第一本书。

1960年3月,裘老与陆瘦燕主持编写的《针灸学讲义》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程门雪院长题写书名,这是上海中医学院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教材。

裘老主持编写的《刺灸学》、《针灸治疗学》分别于1963年和196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1年10月中医研究所成立后,学院接受人民卫生出版社给予的修订《针灸学》的任务,由裘老主持修订,编成大本的《针灸学》一书,1974年7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影响很广,日本、美国相继出版日译本和英译本。

1962- 1965年,裘老主持参与编写《经络学说》、《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4本书,他在书中创造性地提出“穴性”,对学习中医、理解穴位及其功能有很大帮助。“文革”时期,4本书合为一本《针灸学》于197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奠定了针灸学教材的基本格局。

1978年,卫生部组织编写《针灸学辞典》,裘老任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9年,裘老任《辞海》副总编辑兼中医学科主编,此前,《辞海》中中医所占的比例甚少,而1979年版《辞海》中中医学科的篇幅及有关内容有了很大增加,这正是裘老等老一辈中医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此后,每十年修订一次的《辞海》中均维持了中医部分的所占比例。

1987年,裘老任《针灸学辞典》编审,该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2年,裘老与陈汉平联合主编《新编中国针灸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荣获1992年度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

裘沛然先生博学多才,著作等身,既博览群书又孜孜以求,不仅研究医学,还旁涉经史子集。对于立志从事医学者,裘老强调除了要打好扎实的中医理论基本功外,还应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其中特别强调必须具备厚实的中医文献和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方能在医疗实践和辩证思维中将多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与交叉中悟出真知灼见,成为既深谙岐黄之道,又精通诗文史哲的医学人才。

Discussion of Dr QIU Pei-ran Literature Research: Vast Treasure in Classics and New Appearance by Reorganization

LIANG Shang-hua, ZHANG Zi-wei, WANG Qing-q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Dr QIU Pei-ran, a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had profound achievements in medicine while healing countless people with great kind humanity in his clinical practices. He was also so called giant confusion doctor with wide knowledge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he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willing in studying sophisticated medicine. And it is worthwhile researching diligently for precious opportunity being eased easily.” Dr QIU had made progress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s, putting forwards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n the fields of acupuncture, basic theoris, theories of different schools, typhia,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andHuangdiNeijing. All these brings lots of illumination for later scholars.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QIU Pei-ran;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丁氏内科学术流派·裘沛然学术思想传承规律和模式研究”(编号:ZY3-CCCX- 1- 1001);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临床文献研究为特色的中医文献人才培养” (编号:ZY3-RCPY- 3- 1055);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期“杏林学者和优秀学科团队培养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编号:2015YSN73)

G256

A

1006- 4737(2016)04- 0050- 05

2016- 05- 23)

猜你喜欢
针灸学温病内经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从文论医评《内经》
模型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