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旅游杂志在今天这个时代,还能做点什么?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携程或去哪儿上订机票,去赞那度或荔枝选寻找度假酒店,通过微信获取热门目的地吃喝玩乐资讯,并且,我们PO出最生动欢乐的旅途照片,配上简短几行文字,就完成了将自己变成一个“自媒体”传播口的转身。
而与这旅行消费领域热火朝天的创新及“民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旅游杂志在旅游这件事儿上的疲软。一本旅游杂志,已经很难做到“指导”游客的旅行了。产品领域涌现出的许多创新,细细切分了旅行行为的各个环节,真正的以行动选择替代了文字指点,譬如,最后一分钟酒店,譬如airbnb,譬如,从当地人那里获得靠谱点子……旅行的各种可能性,不是被文字说穷尽的,而是正在被做产品的占领。
尽管我们仍旧相信,第一手的区域性内容深挖,因其内容的稀缺,以及对于在地的有所责任式的梳理与观察,具备在这个时代里坚守住一方阵地的价值,然而我们也同样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能做的更多,能扮演的角色也更大。
一本在地的旅游杂志,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改善在地旅游环境、旅游开发思维、旅游产品消费态度的切实行动中来?在向自己抛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开启了向着这样一条道路的转身。鼓舞我们的,除了媒体人身上那点过剩的责任感,还有市场——政策、资本、人才,在2015年,它们已经足够清晰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咖啡杯底的线路图”。
政策,在调转方向,从城市指向乡村;资本,也感受到了城市对它胃口的束缚,巨大的冲动,正在乡村的门口跃跃欲试;乡村,在凋敝之后,在空心化之后,终于等来了这有可能是最后的发展与复兴机会,每个村镇都在着急:怎么办?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
对福建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福建的旅游资源,优势与大头皆在乡村。自然环境,有山有海有河,是丰富、野生而多变之美;人文环境,在今天仍旧鲜活活的信仰与民俗,是能够作用到想象力与精神深度的滋养;情感环境,宗族的力量还在组织着乡村,人们仍旧能够望到祖荫的影子。
这样的轮廓美好的乡村,这样的有可能是最后的重获生命力的时代机会。乡村,这片“失望的田野”——过去十年,“希望的田野”——未来十年,我们无法让自己站在外面,不踩到那田垄上去。
我们会让自己成为红娘:在亟需点子、亟需资金、亟需人才的乡村,与孜孜不倦于乡村建设的专家学者之间,与希冀情怀与个人发展扎实结合的建筑师、规划师、民宿业者之间,与盎然兴趣于新鲜土地的资本与项目之间,牵线搭桥,针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求,巧妙地“成其好事”。
我们更会让自己成为可持续与良性发展的扛旗者: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火热中,在资本所涌向之地,必然地会有野蛮,我们坚持媒体的责任感与冷静观察,我们愿意让自己成为一只隐形的手:可以晓畅而坚定地、实事求是地,让真正有益、有效的观点与做法,呈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在所有参与者面前。
呈现,引导,参与,建设。2016年,我们将以这本杂志为基础,打开一个最火热的乡村旅游、乡村建设的现场。而在2016年的第一期刊物中,我们向近30位专家抛出了11个问题,这些问题陈述着乡村的热与冷,热在资本、情怀,冷在困惑、失败,当然更多是实验与经验……当资本与热情如洪流涌入乡村,我们觉得提问是最好的梳理,它带着我们回归到初心,也更琢磨于方法——你从心底期待着什么样的乡村真实,你又会怎样友善地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