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源(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453000)
中国网络动漫的现象、问题及机理
陈思源(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453000)
近年来,以《魁拔》《秦时明月》《十万个冷笑话》为代表的动漫新作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受到中国动漫迷的一致好评,这些网络动漫不仅引领了新的收看潮流,还创造了一批稳定的观众群体,使中国网络动漫走向高峰。在中国动漫走向高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就中国网络动漫的现象、问题和机理做出初步探讨。
中国网络动漫;现象;问题;机理
近年来新兴的《魁拔》《十万个为什么》《秦时明月》等网络动漫作品深受中国动漫迷的好评,另外制作长达8年之久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让许多漫迷大为惊艳,中国动漫似乎正走向高峰。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中国网络动漫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1.中国网络动漫制作主体的升级换代
其实早在19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掀起了第一次网络动漫的高峰,当时的网络动漫主要是“闪客”通过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短片,制作主体大多是“闪客”个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单兵作战的网络动漫创意不足、效率不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动漫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工作室等职业创造团队渐渐代替了单兵作战的“闪客”,成为中国网络动漫的制作主体。
制作主体的升级换代是近年来中国网络动漫欣欣向荣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团队合作大大提高了动漫作品的专业质量。制作团队通过专业的动漫培训,不仅能使动漫作品在专业程度上得到提高,团队内充足的人手也使得动漫作品的效率高于普通的单兵作战,极大地满足观众需求。另一方面,团队合作能够大幅提高动漫作品的运营能力。团队的合作带来的不仅是人才方面的充足,还在资本、渠道和资源等方面为作品提供了优势,通过这些优势大大加强了动漫作品的运营能力,在吸收商业资金的同时扩充作品资本,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创造亚文化的认同与消费
中国网络动漫的发展创造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也因此形成了许多个认同网络动漫、愿意为网络动漫消费的亚文化群体,为中国动漫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近年来新兴的“弹幕”亚文化,它是一种互动性的观看方式,通过对动漫内容进行吐槽、评论等完成对其的二度诠释,“弹幕”亚文化的发展不仅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多了许多乐趣,也为网络动漫提供了新的商机。除了“弹幕”文化以外,还有恶搞文化、吐槽文化等也逐渐形成亚文化群体,不仅满足消费者追求轻松、解放压力的心理需求,也是“言论自由”在动漫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网络动漫作品良莠不齐
近年来中国网络动漫虽然呈现出产量多、传播广的成长局面,但是大部分动漫作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是题材单一。日本动漫一直以来都是动漫界的翘楚,随着日本动漫《夏目友人帐》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受到无数动漫迷的热捧,我国网络动漫界也开始有样学样,掀起了一场“魔幻风”。无数魔幻故事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网络上兴起,《妖怪名单》《尸兄》《中国惊奇先生》等作品先后进入观众视野,网络动漫平台就像是个现实版的聊斋,处处充斥着鬼怪和妖魔。其实,向外吸收优秀经验无可厚非,但照猫画虎不仅描绘不出虎的精神气,也失去了猫的本真,不能因为别人流行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样不仅会使整个网络动漫市场题材单一重复,也限制了中国网络动漫的发展和提升。其次是品位低下。随着恶搞文化的流行,许多网络动漫作品为了增加点击率,迎合观众需求,加入了低俗的“恶搞”文化,利用暴力、色情等噱头吸引观众,使作品成为一种为恶搞而恶搞的低俗化作品,恶搞不是恶俗,而是应该让观众看了之后拥有精神收获,可以从中得到营养的幽默性文化,网络动漫作品应该好好利用恶搞的内涵和特征,创造出真正优秀的动漫作品来。
2.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正因为现在的网络动漫作品过于追求商业利益,才导致了上文所说的题材单一、品位低下的问题。许多成功动漫的优秀产业链让网络动漫看到了商机,因此通过各种衍生产品,如衣服、玩偶、手办等等来提升动漫作品的商业价值,另外还通过在作品中植入广告来增加商业价值。其实这些做法无可厚非,资金的回收也是为了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但是过于鲜明的商业性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艺术属性,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使得作品的整体艺术价值下降。网络动漫的关键价值应该就是其具有的艺术性,如果因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丢失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就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得不偿失。
1.“大规模定制”的初级产品
所谓的“大规模定制“,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定制化思维和工业文明的规模化思维的结合体,它是信息时代中新兴的一种互联网思维,通过定制作品内容还有”弹幕“、吐槽等亚文化的应用,丰富动漫作品实质,对传统的动漫进行冲击和突破。但是,由于我国网络动漫还处于”大规模定制“的初级阶段,因此动漫作品呈现出上述主题单一、内容低俗等问题,没有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也没有针对不同群体细分市场进行开拓,是阻碍我国网络动漫发展的两大阻力。
2.从网络动漫到“互联网+动漫”的理解偏差
网络动漫虽然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但它不等于“互联网+动漫”,两者在本质上有所区别。“互联网+动漫”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渠道传播动漫的一种运营思路,而网络动漫是一个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并不是单纯的在互联网上流行就可以了的。许多网络动漫制作团队正是因为对此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所以导致其作品过于追求商业价值的结果,丢失了动漫作品本身应该有的艺术价值,失去了部分以内容为王的观众群体,导致了网络动漫发展的停滞不前。
总而言之,近年来中国网络动漫虽然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局面,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网络动漫制作主体的更新换代和各种亚文化元素的加入虽然为动漫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漫作品的专业质量,但其主题单一、内容庸俗、过于追求商业利益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这些问题大都是因为我国网络动漫正处于“大规模定制”的初级阶段,情有可原,但是因为这些问题丢失的部分观众却很难再被“哄”回来。因此要想使我国网络动漫的发展更进一步,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还要从根本上发展“大规模定制”,改变动漫制作者的思维方式,使动漫作品真正言之有物,做到内容为王,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笑声不断,在观看结束后回味无穷。
[1]刘嘉娜,白建甫.动漫产业集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2(21).
[2]张娟.四川动画产业落后的现状和原因[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刘淑芳,牟艳芳,韩明杰.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探析[J].北方经济,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