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欢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浅谈以东方乐器二胡
移植西方作品《流浪者之歌》的艺术美
周 欢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摘要:根据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移植而来的同名二胡曲《流浪者之歌》是1878年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出自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之手,乐曲以吉普赛民族为创作背景,生动地表现了吉普赛人悲苦坎坷的生活以及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本文将从东西方艺术比较创新的角度入手,浅析《流浪者之歌》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东西方艺术比较;吉普赛民族;《流浪者之歌》
音乐的诞生给予了人类关于任何美的事物的完全想象空间。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是法国小提琴学派中的大师,他的演奏被誉为“世纪末的帕格尼尼”1,在萨拉萨蒂创作的作品中,《流浪者之歌》是最著名也是流传度最广的一部作品,这或许也与这部作品描绘的吉普赛人有关。
《流浪者之歌》描述的是一个永远的异乡客——吉普赛民族。吉普赛人于公元900后开始孤苦伶仃的流浪之旅并且逐渐蔓延全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传承历史也只能靠口传心授的方法,并且最终用音乐演唱或演奏的方法得以保存。在流浪中就他们而言,双脚踏足的土地就是家园。正因如此,当他们流浪漂泊到每个不同的地方时,与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互换和传播便成为他们的本能,最终不断的吸收进化才便形成了属于吉普赛人特有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形态。
在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流浪的民族,而且在艺术殿堂中也不乏许多熠熠生辉的吉普赛人物形象。比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命运凑惨的艾丝梅拉达或者是梅莱美 《卡门》中为爱情舍命、自由奔放的女主人公卡门,这些都是文学家从吉普赛民族中汲取的丰富艺术灵感。
因此,有了这些文学底蕴给我们做基础,当我们作为审美的主体去欣赏《流浪者之歌》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但审美活动告诉我们,主观心理是作用于客观对象而获得审美愉悦的精神运动过程。它必然包括两个要素:主观的精神和客观的对象。2就《流浪者之歌》来说,当我们对于客观的对象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后,客观对象就会给审美活动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反之,没有客观对象而导致的愉悦不是审美愉悦,审美活动是由客观的感知活动、能动的形象建构活动、以物我同一为表现的自我确证性的判断活动、以愉悦为特征的积极的情感反应活动等环节组成的。
1.作品的音乐形态分析
《流浪者之歌》全曲分四个部分:引子一开始是管弦乐哀伤有力的短小前奏,接着一个由低音向高音八度的大跳,表现了流浪者由于对现实无奈的而愤愤不平的一种呐喊,随后又一个突然向下的大跳,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落差感,也证明他们的渴望最终还是因现实而破没,在突出了整首乐曲的感情基调是悲伤、深沉的同时又给人一种悲伤的亲切感。第二部分则是柔美的慢板。第三部分便是最著名且人人都能哼唱的歌谣曲部分,这段著名的旋律是根据匈牙利作曲家升蒂尔迈所作歌曲改编而成。非常活泼的快板是第四部分。乐曲的结束部分是再现前面的第四部分,但此时的速度逐渐加快,并将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乐曲的结尾部分是在一个令人激动狂欢的氛围和左手两个干净、漂亮的拨弦中巧妙结束。
整首乐曲的深沉感给人一种令人心碎的震撼力而萨拉萨蒂又巧妙的运用音乐语言表达出了人们通常所熟悉的音乐材料和音乐风格,在表现了吉普赛人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的无限激情特点后,又能给听众熟悉的亲切感以及人们往往会引起共鸣的悲伤感。
2.作品的人文性分析
根据传说萨拉萨蒂所写的《流浪者之歌》是他到吉普赛人聚集地采风的时侯,因为听到当地流传的民谣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并以其为素材再加上他本身对吉普赛音乐的理解,不仅如此,当他深入到吉普赛人的聚集地是,深切体会到了吉普赛人生活的辛酸和苦楚,在他感叹命运的同时写出了这首让人听完不免会热泪满盈的作品。
萨拉萨蒂的故乡西班牙也有着不少的吉普赛人及其音乐,因此作者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便利条件,在深入地掌握吉普赛音乐的本质后充分运用到了《流浪者之歌》中,这也是《流浪者之歌》能够流传至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康德从“质”的方面来规定美时曾说过,“鉴赏是通过不带有任何利害的愉悦或着任何厉害的不愉快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3这就明确规定美和艺术美是非功利性、愉快的。康德认为之所以大家都会对美的事物作出审美评价是因为正常人都有一种先天共通感。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从1878年盛行到今天依旧能够打动人心,我想也正是符合了康德从“模态”的角度对美作出的规定:美虽然不借助概念却必然引起我们的审美反应;这种审美反映的内容是愉快。
康德之后的黑格尔指出,“审美是带有令人解放天性的特质,在它让对象保持其自身的无限自由同时,其自身美的对象又不显得受到我们人类的压抑、逼迫和受到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的征服。”4显然黑格尔将很多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经验之谈上升到了一个抽象的理论高度。我们说美本身是自由和无限的,因为美摆脱了功利性和自我在对象世界中的自由,美可以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产生对自我的认同感。
用东方传统的民族乐器二胡演奏西方的《流浪者之歌》,这种洋为中用的音乐演奏方法,不仅仅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又给发展极为快速的西方国家开启了另一种模式——吸取运用东方的尤其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的音乐特点。而相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二胡来说,在不断移植或改编西方小提琴乐曲的同时,对于二胡表演技术和识谱方式的进步也是一个推动和进步。
注释:
1.杨平.《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谈萨拉萨蒂和他的﹤流浪者之歌﹥》.音乐生活,2005(05).
2.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7.
3.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45.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141.
参考文献:
[1]张黔.《艺术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王莹.《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的创作特征与人文意蕴》.理论学术,2012年3月.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韩里.《世界著名小提琴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12).
[5]周东耀译.《匈牙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09).
[6]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周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