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证与启示
——评《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

2016-01-28 16:00张雪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010010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踪迹上海音乐学院文集

张雪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010010)

寻证与启示
——评《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

张雪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010010)

莫尔吉胡的这本“文集”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近20年的时间里,对我国多个不同地区现存的蒙古族音乐事项进行考察记录的一次汇总。书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作者近20年来在不同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最后冠以一个极具引申含义的“追寻胡笳的踪迹”为标题,将这些内容都不尽相同的文章,以“寻证”为主线贯穿始终。

胡笳;田野;纪实;启示

莫尔吉胡,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作曲家。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美丽富饶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里,年仅14岁就参加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后进入内蒙古文艺工作团。1949年到东北“鲁艺”学习作曲,1954年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由此开始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职业道路。

在这篇“文集”中讲述、记录和探讨了蒙古族音乐人物、音乐史料等相关内容,以及对蒙古族乐器、长调艺术、潮尔音乐的分析和论证。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极为丰富且颇具学术价值,作者对每一件纪行中的蒙古族音乐事项,既有细致的说明讲解,又有深入的分析论证,并配有大量的谱例、图例以提供更加直观的论证依据。在对音乐人物的访谈过程中,作者将受访对象的情感流露用富于描绘性的辞藻和语句来表述的淋漓尽致,增加了读者的亲近感和真实感。

一、追寻胡笳的意义

本书以“追寻胡笳的踪迹”为标题,对于从未读过此书的读者来说,看到标题后自然会认为此书仅仅是一本介绍和探寻“胡笳”这一乐器的专著,但在其副标题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此书的大致内容。那么,作者又为何以“追寻胡笳”为标题呢?以笔者个人的理解以及与作者的实际访谈后,得出以下结论:胡笳,蒙语为“冒顿·潮尔”,两千多年前在北方胡人中流传,作者在《追寻胡笳的踪迹》1一文中引用《白氏六帖事类集》中的内容,引出了“摩柯兜勒”一词,“摩柯兜勒”为蒙古语,意为“赞颂”,随之又由古代与现代蒙语语义推理出,“摩柯兜勒”即为蒙古民族对大自然、自己家乡的赞美与颂扬的笳曲的整体。所以,笔者认为,作者对胡笳这一乐器的追寻,也正是其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追溯与探寻,“胡笳”所代表的是丰富的蒙古族音乐文化与内涵,是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深层次、有待挖掘的艺术瑰宝,“追寻胡笳的踪迹”,它所引申的含义正是作者对这些珍贵音乐文化的探究与考证。

二、作曲理论功底的完美展现

民族音乐学类的文章在通过文字记录大量实地调查事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彰显其音乐性,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记录,并将其以乐谱形态呈现于读者,再加以文字的分析后,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直观、具体化的形态模式和参考模板。作者从认知到产生联想,再到资料的搜集、实地走访,最终到结论这一系统的考证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田野”工作的思路(如何将联想具体化)与方法(人物访谈、对乐器形制的分析与介绍等)。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莫老师在做了大量民族音乐学领域研究的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深厚的作曲技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其在“田野”工作中对音乐本体的记录与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文章《托普修尔与萨布尔丁》2中,作者对托普修尔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及其特点的表现也标注的非常详实,并进行了生动且细致的描绘,恍惚间,作为读者的自己如果手中能持有托普修尔这件乐器,按照莫老师所介绍的演奏方法,即可将乐曲弹奏下来。这也使得该文章在托普修尔的演奏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具有了教学与指导意义。另外,书中大量的文章都以西洋记谱法的形式,对长调歌曲、潮尔音乐、拉弦器乐曲,从乐曲结构、调式调性、歌词内容、标题、装饰音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细致的记录,在突出“田野”调查结果的同时,也彰显了作者本人作为音乐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更强调了本书作为音乐学类专著的学术性和音乐性。也为后继者的蒙古族音乐研究提供了具体化的、音乐形态方面的参考资料。

三、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凸显

作者在多年的蒙古族音乐纪行中始终怀揣着对民间艺人的崇敬之心,对遭到破坏和流失的音乐资料满怀惋惜之情,在这样的情感充斥下完成了该著作中的文章。首先,我们能够看到,作者从80年代起先后多次深入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对任何有关蒙古族音乐艺术的事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记录和整理,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正是作者作为一位音乐工作者特别是蒙古族音乐工作者所应彰显出的气质和精神,满怀着对本民族音乐艺术无比的热爱之情,将其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也才可能挖掘和发现其中的哪怕及其细微的奥妙,这也正是作者取得最终收获的原动力。再次,在对民间艺人的采访过程中,作者又始终以一种关怀与尊重的态度进行采访工作,体现出了特有的人文气息。作者又非常注重与调查对象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也是田野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

笔者认为,在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调查工作中,研究者始终与受访者(民间艺人等)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以及沟通之上的障碍,这就很可能对调查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因此,能够走进受访者的内心世界,并让受访者也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相互信任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作者通过问答形式的文字记录在书中有丰富的体现。在对色拉西、铁钢两位老艺人的访谈过程中,通过其所讲述的人生经历,能够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民间艺人所经历的坎坷和生活的困苦,甚至是人生的起伏。通过这些朴实而简短的对话,能够进一步的体验到人性的伟大与苦难带给人的伤痛和折磨,这些耐人深思和寻味的情景,在书中多处得以呈现,给每一位在该领域从事学习和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另一方面,作者对民间艺术或流失、或遭“浩劫”之后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叹息之感、惋惜之情,也在告诫着我们每一位从事音乐学习和工作的人们,要树立对民族艺术的敬畏之心与保护意识。

四、“田野”背后的史料依据

本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作者在诸多文章中,多次以珍贵历史文献资料作为有力的证据进行论证,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追寻胡笳的踪迹”这一本身具有“田野”性质的思路与命题,不仅向读者介绍了蒙古族丰富的音乐存在形式,而且又以一种史学的观点、通过作者的“田野”实践,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实地走访背后所具备的强大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史料的列举与分析,上升到新的理论层面,使“田野”与史料充分的进行比较与融合。例如,在《“冒顿·潮尔”解析》3一文中,通过《御制五体清文鉴》《蒙汉满纹三合一》两部字典中的蒙汉语对照,证明了胡笳便是冒顿潮尔。又在《元代宫廷音乐初探》4一文中,通过《二十四史》中的《元史》所提供的史料,特别是以《礼乐》为主线,对元代宫廷音乐做了初步的探讨。在《“啸”的话题》5一文中,分别以《说文解字注》《白氏六帖事类集》《艺文类聚》《天中记》等珍贵史料,证明了“啸”的结构、音程关系、调式以及其名称的演变和来源。

作者始终认为要充分认识史料的多样性与重要性,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领域去入手,不应仅限于音乐史学等文献资料。比如,通过语言学史料来确定音乐事项的来源及称谓,还是在《“啸”的话题》6一文中,通过《史记》《蒙古秘史》中的“对音汉字”(舍弃汉字字义,仅用字音来拼写异族语言)的方法,论证了“啸”的名称来源以及用汉字拼写不同民族语言的规则与规律。又如《“别石细哩”考》7一文中,作者对“别石细哩”的译名进行考证的过程,充分的体现了作者“设问—推理—以史为证—以实为证—观点(结论)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论证特点。作者对问题研究的遐想、设问,成为了诸多观点形成的初始依据,凸显了其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五、现实意义和启示

“文集”的最后一篇文章,名为《寻证的启示——在“内蒙古民族器乐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8,是对本著作总体思想和方法论的总结。文章中,作者对其从事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的一个观点和一个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不仅是对全书“田野”调查理论方法的提升,亦是作者个人理论体系形成的依据和呈现。

一个观点,即作者称之为“多纳茨”(Doughnuts:炸面圈、甜甜圈)现象。作者认为该现象建立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都导致了人口的流动与变迁,最终也带动了文化的变迁。笔者通过对作者进行采访后得知,作者之所以引用“炸面圈”这一概念,是因其呈现出由原点向四周扩散的形态,就好比人类的起源,是从一个地区展开,在历经自然、社会的种种变化后,最终迁徙到不同地区,形成不同人种和民族,随之也产生了在原有文化基础上新的文化,如追溯其根源,都会有一个“原点”可依据。如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多音乐艺术文化,也同样是由先祖的人口变迁导致的文化变迁所衍生,形成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现象。

一个方法,即纵、横向两种类比。1.横向类比。跨民族的类比和跨国界的类比。如文章《穆库连遐想》9,作者由“穆库连”这一乐器所推理出的民族变迁理论,即达斡尔、阿依努、爱斯基摩人之间的联系,为后人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课题。2.纵向类比,是指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历史、经济、生活方式等改变,通过民族融合、变迁所形成的新形态,如马头琴的形态变迁,制作工艺的改变等等。

在与作者进行沟通以及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后,笔者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在漫长的音乐文化考证过程中,已成为历史的文化现象,仅仅依靠翻查史料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田野”的行走过程中,去观察、类比、发掘、思考和论证出极具说服力的客观依据。

研究与探寻蒙古族历代音乐文化,单靠查阅文献典籍是不行的,唯一的途径便是走近蒙古族人民生存之地,踏着民族先祖的足迹,去亲身体察。同时,在看到“地表文化”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地下文化”,通过挖掘出的古代器皿、乐器乃至服装首饰等等,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实证资料。还有,人的口传性文本,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向民间艺人等“知情人”进行采访,在各种记忆与传说中,必有历史的真谛与值得深思的命题与启示。

注释:

1.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追寻胡笳的踪迹.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38-62.

2.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托普修尔与萨布尔丁.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0-23.

3.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冒顿·潮尔”解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63-66.

4.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元代宫廷音乐初探.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74-93.

5.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啸”的话题.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36-145.

6.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啸”的话题.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36-145.

7.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别石细哩”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58-170.

8.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寻证的启示——在“内蒙古民族器乐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232-238.

9.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蒙古音乐考察纪实文集[C].穆库连遐想.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94-104.

猜你喜欢
踪迹上海音乐学院文集
中国民协在京召开《白胜文集》出版座谈会
为什么独角仙总是爱打架
森林里的“彩色踪迹”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
迎“春”冰心
《郭汉城文集》简介
民国时期西文乐谱文献存佚考略
追寻逝去的抗战踪迹——广西抗战遗址巡礼
跨国、跨时空的交融与借鉴
民主与科学文集